【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门田岳久]叙述自我——关于民俗学的“自反性”
  作者:[日]门田岳久   译者:中村贵 程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12 | 点击数:8640
 

  三、自我叙述与经验

  以往的民俗学者注重搜集村落与社会组织共有的地方知识。他们虚构“传承者”人物形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这些知识的信息源头。这种定位缺乏对他者生命的想象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民俗学的定位转向到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研究。在学科的转向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访谈对象的自我叙述是至关重要的研究素材。

  (一)生活史研究的开展

  讲述自己,用日文术语表示就是“自己言及(即自我叙述)”。自我叙述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存在于任何一个时代。而将普通人的自我叙述当做研究对象却是近期的事情。社会学者中野卓的生活史(life history)研究没有关注那些历史人物或者政客,而是将普通人的自我叙述(口述)作为研究对象。比如,他在《口述的生活史》中描述过居住在冈山县仓敷市水岛地区一位名叫松代的老年女性的生活史(中野1977)。作者逐字逐句地描述了松代青年时期的家族关系、爱情,以及她在朝鲜半岛经历的苦难,也描述了她遭遇苦难时的神秘体验以及后期信仰稻荷神与大师讲的经历。文章的叙事按照松代的生命历程以及她自己关注的事情展开。通过松代的叙述,读者不仅能了解她个人的生命过程,也能通过她的眼睛了解当时的社会。

  生活史研究原本是社会学的一部分,关注没有受到宏观社会系统影响下的普通民众。生活史研究关注个人,主要通过个人的叙述来观察他或她的主观世界,并通过个人的视角了解当时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史研究与现象学社会学、世相史以及社会学的关注点极为相似,与民俗学研究也十分接近。实际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民俗学界已经受到了中野卓的影响,并提出生活史(life history)研究的必要性。然而,在当时的民俗学界,生活史研究并不是多数,仅限于民间故事研究中的“民间故事家”等特定领域(小池1987)。虽然生活史成功地塑造了民间故事家成为“传承者”的人物形象,但最终并没有被纳入到整个民俗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与民俗学不同,社会学中的生活史研究,通过人物的叙述描绘个人的生活经验,从而展现“生活故事(life story)”。这种生活故事研究与生活史研究的区别在于它不仅关注声音、表达的口头性(orality),也关注个人讲述的叙事性(narrative)。这里的叙事性指个人口头叙述的故事里包含情节(plot)的特性。叙述生活经验就是通过排列多件生活事件使叙事富有意义的行为。换言之,叙述生活经验不是单单罗列事实,而是通过叙述排列事件,通过赋予事件意义建构“事实”。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那个前往圣地巡礼的京都女性的叙述。当问及她“为什么来斋场御狱”时,她回答年轻时必须按时回家、自己因为早婚没有时间玩耍、现在孩子已经长大所以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照顾他们。这位女性访谈对象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展现自己正在“做回一个原先没法实现的自我”。而她叙述的这个自我形象很好地掩饰住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家人的愧疚。

  生活史、生活故事研究将个人的经验叙述当作学术研究对象,这在以往的民俗学界是很少见的。社会学者樱井厚曾经写过一篇民俗学方向的论文,认为民俗学不仅要关注村落、集团共有的“规范性叙述”,而且要收集分析个体的“经验性叙述”(樱井2007)。确实如樱井所言,民俗学不重视个体的主观性经验,只关注关于“民俗”形成的叙述。这种研究取向,忽略了个体经验的多样性。

  (二)发展中的自媒体

  个人的生活体验并不一定完全通过口述展示。比如日记,虽然是一种文字形式的记录,但也可以算是展示作者思想与感受的自媒体。日记中关于日常生活的记录,也可以视为把握当时社会状况的社会史资料。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与口述研究同样都是通过个体观察社会的研究工具。

  日本民俗学界也有学者研究过日记(山本2010)。而德国民俗学尤其重视对日记的分析。德国民俗学本来就有口承文艺研究的传统,近年来在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故事讲述人的各类口述(聊天、闲话以及传闻等),并称之为“日常叙述”。日常叙述的研究对象不是传记中的伟人,而是“普通人”的自我表象。日记分析是此类研究的延续。德国各市各州的公共部门会将个人的日记归档。市民可以在城镇的档案馆里阅览这些日记。如同民俗博物馆里陈列的民具,我们通过日记了解“大家的历史”,甚至可以看到自己。

  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媒体。而写给他者看的称为生活日志(lifelog),大部分属于网络媒体。比如博客、SNS(社交网络)就十分兴盛。由于此类生活日志的文字记录没有归档保存,经常被用户删除,因此并没有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过,当我们书写自己,并希望了解自我叙述的意义时,生活日志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现在,日本有不少学者关注生活日志(山守2012)。

  这些能够实现自我叙述的媒体与系统,包裹着现代社会的我们。叙述自我、表现自我的行为也不再是非日常的事件。我们不论喜欢与否,都在不自觉地叙述着自己。比如大学生找工作时需要在简历里介绍自己并进行自我评价。这段介绍会回顾自己的家庭环境、学习经历、课外活动以及人际关系等等。大学生们需要从自己的经历中分析出自己的性格特征,看看自己是否适合求职企业。

  然而,他们在分析自己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偏差。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求职者应该先具备某方面的经验,然后才说自己适合,或者想去某家公司。可现实情况是,他们为了能进某家公司,会预先塑造一个适合该公司的形象,然后按此形象从自己的生活史中提取需要的经历,最后形成自我形象。如果自己想进国际贸易公司的话,就会提取自己小时候跟家人出国旅游、或者出国留学的经历,塑造一个“国际经验丰富的”自我形象。他们认为这个塑造出的“自我”就是自己本身,如果面试失败,或者公司认为他们并不合适的话,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的分析不够”。换言之,我们通过对自我的叙述产生出了“自我”本身。

  这样的例子不仅限于就职活动。我们通过叙述自我,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我们通过回顾自己的生活史,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并调整自己的位置与生存方式。可以说,自我叙述与自我表象涉及的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迫使每个个体明确“自我认同”的社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万建中]现代民间文学体裁学术史建构的可能高度与方略
下一条: ·[高丙中]民俗学的中国机遇:根基与前景
   相关链接
·[刘赛祎]论民间说唱的“集体性”·[劳里·航柯]作为表演的卡勒瓦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