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林继富]记录民俗学:民俗学研究范式创新的基础
  作者:林继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27 | 点击数:7103
 

 摘   要:中国民俗学学科经过无数学人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方法论体系,其中记录民俗学成为民俗学学科理论创新、服务社会具有革命性质的方法论,成为民俗学研究范式创新变革的基础。记录民俗学的科学性来源于民俗记录的地方感、生活感、关系感、秩序感和整体感。

键词:记录民俗学;研究范式;生活性;整体感

作者简介:林继富,湖北麻城人,民俗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学科组组长,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民族学院),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族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百年来,无数学人为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西方民俗学与中国社会的有效对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俗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在众多的中国民俗学研究方法之中,记录的民俗学成为民俗学学科范式创新的基础,成为推动民俗学学科理论创新、服务社会具有革命性质的方法论。

  一、记录民俗学的重要性

  “民俗是一个民众文化事象,对它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考察,它的资料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这就关系到民俗志的问题,我把它叫做记录的民俗学。”[1]45钟敬文先生曾经高度评价了顾颉刚等学者对妙峰山庙会记录民俗学行动和成果:“十年前的一个春天,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几位青年学者,做了一件惊人的学术事情,那就是顾颉刚、孙伏园、容希白,容元胎、庄严诸先生的妙峰山香会调查。妙峰山的香会,是北方一个巨大的民众宗教活动。那参加人数的众多、团体组识的严密以及宗教的、艺术的种种行为的表现,都是值得各方专门学者注意的事。但是它一向被冷落着。这种巨大的民众的活动,除了受鄙薄之外,恐怕不曾更牵动过读书人们的心。可是,时代毕竟到来了。这几位‘书呆子’,竟假充了朝山的香客,深入圣地去了。他们用科学智慧之光,给我们显示了那一角被黑暗蒙着的民众的行动和心理。虽然他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最理想的境地。但是我们谁能否认它是件破天荒的工作,而且是件启发未来的工作。”[2]

  记录民俗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尤其是乡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性的保存、保护成为重要途径。

  中国民俗丰富不言而喻,近年来中国出版了不少记录民俗学著作,全国性的、地方性的、民族性的和专题性的,等等。但是,这些记录民俗著作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与中国传承的民俗相比均相差甚远,钟敬文先生曾经无不感叹地说:

  60年前那位曾在中国工作过的美国学者詹姆森,他那句带有感叹意味的话:“中国是民俗学者的乐园”,就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实际情形来看,它不但不算夸张,而显然有些不足之感。10多年来,我们对各地民俗资料的记录和出版,的确尽了巨大的力量,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如果把己经取得的成就,去跟客观铺天盖地、无处不存在的民俗现象相比,就会感到彼此差距之大。这种差距,即使不是鸿毛与泰山之比,至少也是侏儒与巨人之比。[1]45

  记录民俗学尽管在民俗学结构体系中处于民俗资料记录的地位,但是并不意味着记录民俗学就只是记录。我以为记录民俗学需要方法论指导,并且有明确的理论诉求和社会功能,刘铁梁认为:“所谓民俗志不单是为别人的研究提供资料,它自身还是一种复杂研究过程和认识表达方式。由于它是直接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现实中的民俗进行实地研究的结果,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民俗志的研究和撰写首先代表了民俗学学科的根本特征,甚至是关系着学理能否向前发展的基本的研究方式。”[3]从这个意义上说,记录民俗学是充满着研究者问题意识和学术追求的多样化过程,记录民俗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学术价值。

  (一)记录民众生活

  中国先前各类型体式的记录民俗学著作,留下了各个时代的民俗生活,尽管不尽如人意。在传统社会,民众基本没有读书识字的权利和机会,无法直接享用它们,所以,文献民俗志的功能,主要是反映了识字阶层的回忆、抒怀和劝谏。[4]46传统记录的民俗学多事文人、史官的立场和写作风格,几乎看不到民俗主体的生活样态,“他们观察民俗是从人们生活的需要上去看的,他们谈论对民俗知识的运用,是为了建设和巩固上层阶级的社会制度,讲究的是一种民俗对一种政治制度的发展好不好;他们是从这一标准来区别良风和陋俗的”[5]。这些记录的民俗不仅“描述和评价民俗事象传达出文人记录者的见识、心态、情感和理想寄托”,而且“使民俗成为一种广见闻、正人心、美风俗的学问”[4]46。

  较为系统地记录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民俗生活现状的民俗著作也较少,更谈不上系统记录这个时段民俗的实际存在。可以说,40年来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乡村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这就带来了中国民俗的剧烈变化,传统民俗难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面临着变异、断裂,甚至消失的境况。比如,过年“吃团年饭”除了在家里,还去宾馆、饭店,大年三十“守岁”因为春节晚会变得更加多元,“拜年”的方式更趋多样化,现代通讯手段的兴起和传统熟人社会结构的瓦解,电话拜年、电子邮件拜年、短信、微信拜年等越来越普遍。春节并非一味地守在热炕头,而是可以全家出游,穿新衣、吃荤腥不再是一年到头的期盼。这些民俗的变化体现了我们处在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时期,多样化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有条不紊地改变着我们的民俗生活、编制着民众的生活空间。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记录,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方式记录民俗传统,以此保留民俗变迁的轨迹及其民俗生活世界的真实图景。

  (二)守护精神家园

  中国各地庙会、节日庆典,各种类型的民间文艺展演、生活习俗的惯制等,寄寓着民众丰富的精神财富;吃年饭、包粽子、唱大戏、舞龙灯深藏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这些世世代代传承的民俗,汇聚成民族生存的血脉,成为深植于泥土中的民族的根和魂。然而,现代化的浪潮对传统社会和民俗传统发起了强烈的冲击,一个又一个的民俗传承人相继离世,一批又一批的传统民俗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一些有识之士想出各种办法挽救民俗传统,希望守护好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家园,希望从家园里寻找到适合今人生存发展的营养。然而,数不胜数的民俗事象越来越脱离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生存、生活状态中被抽取出来,成为一种戏剧化、仪式化、观赏性的文化商品,日渐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失去民俗存在的生活意义、文化价值。

  进入21世纪,保护民俗传统、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呼声越来越响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文化国策,在这个时候,加强记录民俗学的建设,从生活的角度记录民俗,从田野中感受和体悟民俗。不仅是传承、延续祖先的民俗传统,而且成为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小林忠雄]作为“另一种生活技术论”的民俗学
下一条: ·[安德明]民俗学何以朝向当下
   相关链接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刘丽丽 陈刚]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学“术”问题
·[田小旭]耳治与目治:民间故事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季中扬]论民间艺术美学的三个核心范畴
·[康丽]民间文艺学经典研究范式的当代适用性思考·[陈泳超]“写本”与传说研究范式的变换
·[路璐]我国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研究范式与复兴路径·[刘垚 沈东]回顾与反思:中国都市民俗学研究述评
·[黄清喜]论口述史的民俗学研究范式·[杨杰宏]民俗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南方史诗类型研究
·[康丽]民间文艺学经典研究范式的当代适用性思考·中国民俗学走向何方?
·“民俗学:学科属性与研究范式”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杨利慧]语境的效度与限度
·手工民俗产品市场难觅 专家建议回归生活性保护·[杨利慧]语境的效度与限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