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原址上重建老庙诉求背后复振的“龙地”传说
(一)“地景”下的芦镇“龙地”传说
“地理景观”(landscape)一词出现于16世纪,它最初是画家所使用的称呼风景画的技术性字眼,很快成为地理学和建筑学中的词汇,现在已走向了跨学科化。人类学对环境的关怀总是围绕着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来谈的,在这样的脉络下,地景往往被看作是一种当地人对所处环境的特殊的“凝视”,它是人类有意义的各种活动的结果,所呈现出主体(在地的)信仰和价值观念,是当地人自己对他们环境所作出的诠释。因此,人类学对地景的关心和研究,一是“人藉由地景来殖民自然”;二是探讨“地景如何承载资讯”。
风水作为地景的“里象”,是华人地景不可忽视甚至是最重要的成因、法则、观念与叙说。风水作为一种宇宙观、秩序观,所提供的意识形态对于减缓竞争中的社会差异有所影响,从而巩固了社区的存在。在现实操作层面,风水无论作为一种观念(一般人头脑中的),还是一项技术(风水师的叙说与表演或作法),必须透过物质才呈现出来,这个物质,即地景,如阴宅和阳宅之空间分布及建筑形式表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设计等等。风水观念通过地景的因素解释了一系列的文化问题及社会问题,并创造与之相应的社会秩序。
在芦镇人朴素的风水观念中,芦镇是一块“风水宝地”,老庙是“龙穴”所在地。这些观念,起源于一个在芦镇代代相传的“龙地”传说:
很久以前,在大明山武鸣和上林县境交界处的深山老林里,住着一公一母两条巨龙,神通广大,一直是当地的保护神,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两条巨龙从大明山深渊腾空而起,腾云驾雾,四处找新家。它们先在大明山找了好多地方,但是都不满意,于是,它们只好飞出了大明山,朝宾县方向飞过来。当它们飞到芦镇上空时,看到这里有一大块平坦土地,只有南部有高山,两条巨龙就决定下到地面来实地考察。龙公在前,龙母在后,从南山山间下来,但见芦镇山青水秀,地势开阔,林木茂盛,土地肥沃,十分高兴。当两条龙游走到今天的老庙正中央时,龙王就回过头来对龙母说:“这真是个好地方,我们就在这里安新家吧!”于是两条巨龙就在芦镇住了下来,世代庇护芦镇。因为芦镇有龙在这里安家,所以当地人就认为芦镇是“龙地”。这两条龙中,因为龙公是回过头来说话的,芦镇(宾县)人也把这条龙公叫“回头龙”。
老庙的地理方位,既是传说中龙公回头对龙母说话的地方,也是后来两条龙在芦镇的居所,即“龙穴”。老庙仅剩的佛祖寺门前大房柱盘着的两条青龙,就是传说中从大明山来到这里的“龙公龙母”,左边高一点回过头来张望的就是“回头龙”,右边低一点仰望的就是“龙母”。此外,两条巨龙是从南山半山腰顺山而下,到围村后就潜入到地表下面到达芦镇老庙的,所经过之地遂形成了一条小溪,老芦镇的人都说,这条小溪就是龙溪,是龙的化身。至今,不少芦镇人仍然相信,芦镇能从一个杂草丛生的小坡地,发展成为清末广西四大名镇,就是因为芦镇是块“龙地”,有龙的庇护,能聚人气,故人丁兴旺,海纳百川。
正因为老庙是“龙穴”所在地,它在舞炮龙活动中就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每年正月十一的舞炮龙,总是“龙凭庙势、庙助龙威,沿街登户,吞尘吐玉,赐福送丁,闹得全城人流如潮,炮声震地,锣鼓喧天,通宵达旦,热闹之极。年长月久,人沾其光,户享其福,镇获美名,县得扬声,积淀了内涵独特、内容丰富的炮龙文化”。舞炮龙的秘密,炮龙文化的精华,几乎全部蕴藏在老庙里面。
(二)作为“龙穴”之地的老庙是芦镇唯一仅存的庙宇
从清末新政开始,中国的庙宇已经成为有组织破坏的目标,接受过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新精英们对民间宗教采取了敌对行动。根据民国版宾县志的记载,清末民初,宾县“各乡庙宇多至80余所”,众神林立,香火旺盛。但是,“民国以还,破除迷信,捣毁偶像,各处庙宇除拆毁外,所存者均改为公所、学校,无复当年香火之盛矣”。而那些僧徒、和尚和尼姑以及道教徒们,自“破除迷信”后,“此辈遂已绝迹”。同全国一样,宾县的寺庙也经历了一个迅速没落的过程。
据“两会”负责人的调查,老庙以前的主体建筑,包括佛祖寺、三皇庙和观音庵三个部分,连成一体,为砖木结构,庙前还有炮龙开光坛、观光台、钟鼓楼,占地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是个拥有宫、庙、楼、坛四合一的建筑结构。家住芦镇老街的许多老人都说,解放前,芦镇经济条件好,地方乡绅或富商都很支持各种庙会活动,所以香火一直很旺,是芦镇及周边村民的祭祀和娱乐中心。但是,大约在1942年左右,老庙前的戏台(即重建前的熟食摊和猪肉行两栋浮铺)就开始用作芦镇五小校址。1948年秋天,芦镇搞市政建设,为打通靖安和中兴两街道,三皇庙被拆除。50年代中后期,老庙的庙会组织被取缔,老庙无人管理,导致佛祖寺和观音庵的殿堂被拆,里面的神像毁坏严重,门前的六根大理石柱倒塌。大约从60年代起,老庙开始被地方政府征用,先是观音庵被改为供销社仓库,尔后,殿外用于膜拜的广场和相临的钟鼓楼被用作农贸市场。从80年代起,整个老庙被纳入了芦镇中和农贸市场建设规划,熟食摊和猪肉行分别在膜拜广场和钟鼓楼的旧址上建立起来,观音庵被市场服务中心挤占,作办公室之用,结果是市场越建越大,老庙则一步一步地被占挤,最后只剩下了一栋不足100平米的破相瓦房——佛祖寺。不过,宾县人仍喜欢把它叫“老庙”。
尽管老庙昔日的辉煌和它如今破败不堪的现状不免让人嘘唏不已,但芦镇人却在伤感的同时,认为老庙能保得住佛祖寺,已是不幸中的万幸。据统计,整个宾县的所有庙宇,在“文革”结束后,仅仅有6座庙宇的建筑没有遭到彻底性毁坏,在县城则只有老庙一座。对于这一“奇迹”,“两会”的不少人还把这种幸运归结为龙公龙母的庇护,并认为正是有了佛祖寺的存在,重建就有了群众基础和现实依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