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声音是与特定社会文化语境和民众群体紧密相连的地方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声景和与此声景相联系的听觉社区进行民族志的经验描述和呈现,是了解该地区在特定时空中形成的地方性知识系统和文化象征体系的重要且有效途径。研究听觉民俗/听觉遗产,即是希望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内,将声响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线索和考察对象,探讨声音在建构民众群体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时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探究声音如何深刻影响着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实践活动和情感表达,以及声景系统如何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被不断传承和改变的反思性过程。
关键词:听觉遗产;声音;听觉民俗研究;听觉社区
作者简介:李牧(1984-),男,广东梅县人,生于广西柳州,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民俗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江苏南京,210000)
一、民俗学研究中被遗忘的听觉维度
王安石有《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是北宋时期世人庆祝农历新年的场景,其中主要涉及三项年俗:燃爆竹、饮屠苏酒以及贴年符。这三种民俗事项分别对应了感官中的听觉、味觉以及视觉。在过往的民俗学研究中,学者们多关注可视的文本、器物和具有动感的仪式,以及可尝的食品和药物。除个别案例外,对于听觉维度的思考仅停留于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视域下的民歌及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乐声,或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观照下具有乐感的史诗及其他叙事作品。如爆竹声一类的声响往往被看作是中心事件的背景或者微不足道的细节,其学术价值和文化独立性尚未引起民俗学者的注意。
然而,在人们的日常实践与节庆生活中,声响有其特殊的文化功能以及独立的存在意义。以爆竹声为例,从功能上说,在除夕夜燃放爆竹最初或是因为古时人们相信竹节或者鞭炮燃烧时发出的声响具有驱除邪魔的效力。后来,因其迸发出的奇妙声响,燃放爆竹被广泛运用到华夏民族的各类重要仪式活动中。在此,日常生活实践中声音存在的重要功能性价值可谓清晰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一些学者及其他社会人士的推动下,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除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和防治空气污染外,更为重要的目的是减少城市的噪音污染,尤其是在夜间时分的噪音。在支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中,某些人士虽然认识到燃放鞭炮与年俗传统的重要关系,但仍认为人们对于新年的理解和认识应当有所转变,以适应新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空间,因此,在他们看来,代表传统信仰的爆竹声应从现代生活环境中去除。不过,与政府及其政策支持者意见相左的是,出于抒发新年来临的喜悦及对幸福生活和生意兴旺的向往等各种愿望,许多民众仍然甘冒可能受到处罚的危险,在新年期间、婚丧嫁娶或者店铺开业等不同场合燃放烟花爆竹。可见,反对禁燃之声强调爆竹这种极具爆发力的传统声响是礼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一些禁燃规定执行较为严格的地区,依托现代科技,数字化的爆竹声逐渐流行,以代替硝烟弥漫的真实爆破声响。在这里,可以看到的不仅是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上,官方、部分社会精英与民众之间的分歧,对于本文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彰显了作为非“乐音”形式存在的声音现象,或者说声响,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及其社会价值和功能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传承与转变。民俗学者田兆元指出:“年俗历来分视觉和听觉。视觉中的年俗有春联,有披红挂绿的色彩等等。听觉中的年俗,是指过年的声音,鞭炮是其中标志性的声响。假如我们把这种声音去掉的话,过年的气氛就会大打折扣。”这一认识再次指明了传统声响在民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但是,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学界多集中讨论民俗文化中的视觉部分,而缺乏对于诸如鞭炮声等一般性声响的关注,这便是本文呼吁开展听觉民俗/听觉遗产研究的重要动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