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李国江]庙祭民俗在现代新兴庙会中的再现
——以北京莲花池庙会五显财神信仰为例
  作者:李国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22 | 点击数:5416
 

  《北京名胜古籍辞典》在介绍五显财神庙时,指出解放前香火的盛况在解放初期尚可见到。可见,在解放初期,五显财神信仰及祭祀民俗依然在民众中间传承。笔者在2012年正月初二对莲花池庙会五显财神信仰活动的田野调查中,抄录了关于“莲花池畔五显财神庙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庙会停办”的记述。

  综合上述资料的记述可知,五显财神信仰伴随着五显财神庙会的举办,在其兴起之后的较长历史时期内曾相当繁盛,曾是老北京民众享用的一项典型的民俗事项。历史上五显财神信仰有其固定的空间、固定的时间和具体的信仰活动,民众依托五显财神庙会,尤其是在正月初二对五显财神上香祭祀。随着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五显财神信仰的冲击,民众在五显财神庙这一固定实体空间内对五显财神信仰的庙祭活动也随之消失了。

二、再现的五显财神信仰

  为了再现自明代即已存在的五显财神信仰的特色,北京丰台区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莲花池庙会组委会在学者的学术支持下,从信仰空间、信仰时间、信仰活动等方面创造条件再现昔日五显财神信仰的景况。据田野调查,第十届莲花池庙会(2010年)专辟了五显财神信仰活动专区,五显财神信仰在现代春节庙会上得以首次再现。随后又对活动专区进行了专门整修,筑起院墙,建起南、北、西三座“山门”,并分别在各“山门”上方挂着书有“五显财神”的匾额。经“山门”进入“庙”内,是由民间艺人打造的塑有五显财神像的五显财神影壁墙,从而营造并再现了五显财神信仰的实体空间。历史上的五显财神庙已经消失,但是在莲花池庙会空间内重新营造信仰的实体空间以来,这一北京地区历史悠久的民俗信仰活动又得以再现,近年春节期间,都有民众络绎不绝地来祭拜五显财神。

  在信仰时间上,依照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二在莲花池庙会期间举办“五显财神祭祀”仪式。由于历史上五显财神庙会会期只有一天,因此信仰活动也在一天之内结束。与此不同的是,现代莲花池庙会中的五显财神信仰活动自正月初二开始一直持续到庙会结束。信仰活动和历史习俗相比,没有上香和借元宝的活动,再现的活动仿照传统习俗活动,主要包括拜五显财神、摸元宝、投金蟾、打金钱眼、走财路等祈福活动。

  就信仰活动而言,与财神相关的各项祈福活动分布在“庙”内的不同方位。靠近西门的是“投金蟾”和“打金钱眼”民俗活动区,在“庙”内正中央由南向北依次排开的是“走财路、摸元宝和拜五显财神”活动区。每年的祭拜五显财神活动都以“五显财神祭祀”仪式开始。2012年的祭祀仪式,莲花池庙会主办方特意邀请广宁寺居士到五显财神祈福区主持祭祀仪式。祭祀仪式开始后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围观,居士首先在五显财神塑像前摆好供桌、供品,然后经过焚香、诵经、跪拜等一系列仪式,最后向财神祈求降幅于民众,并将供品分与围观的民众。整个仪式持续可将近一个小时。仪式结束后,民众可以自由地进行祭拜祈福活动。新年伊始,民众在五显财神活动专区纷纷通过不同的祈福形式来祈福。在五显财神塑像前祈福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他们向五显财神像跪拜叩首,然后向功德箱内投入数量不等的钱币。在跪拜叩首祈福的人流中,包括不同年龄段的人。成人独自行事,少年和儿童则是在大人的陪伴下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去做,他们多半还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但是他们凭着些许的兴趣参与其中,在某种程度上就受到该习俗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形成一定的记忆,这在不自觉中传承了财神信仰的民俗文化。

  五显财神庙内的其他祈福活动也吸引着大批民众,有的甚至出现了排长队的现象。人们谨慎地按照要求去做,生怕出半点差错,影响祈福的灵验度。他们恭敬虔诚地对待每一个环节,顺利成功地完成祈福活动对他们来讲意味着一种吉兆。人们逛庙会是带着休闲娱乐的意味,但是人们一旦参与五显财神庙内的祭拜祈福活动,祈福求吉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便成为他们主要诉求。

  田野调查发现,尽管信仰空间已不再是传统的信仰空间,但从参与信仰活动的民众数量来看,民众对财神信仰有潜在需求。只要满足了这一需求条件,不管是在真正的庙宇内,还是在重新构建的信仰空间中,民众就会重拾这些需求,从而使得记忆中的传统信仰习俗以新的形式再现。

三、有关五显财神信仰失而再现的思考

  通过历史的回溯和现状的描述,我们对有关五显财神信仰再现现象的思考如下:

  首先,五显财神信仰虽然都是在庙会空间中进行的,但是在与庙会的关系上却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历史上的五显财神信仰是当时庙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庙会是因信仰而出现的。民众对五显财神的信仰是当时庙会的主要活动,占据主角地位,其他商业性、娱乐性活动则依此而生,处于附属地位。但是,再现的五显财神信仰却是依托庙会而出现的,庙会是其再现的基础。庙会的活动丰富多彩,五显财神信仰只是其中之一,并不占主要或突出的地位,相对于当前庙会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活动而言,信仰活动甚至可以说是处于附属地位。因此,五显财神信仰与庙会的关系在失而再现后已今非昔比。

  其次,在信仰活动时间上,历史上的五显财神信仰是一年定期两次,且以正月初二为盛。正月初二的信仰活动只有一天。再现的五显财神信仰一年只有一次,信仰活动则持续四五天。从年度次数上看信仰活动的时间少了,但是从总体上看信仰活动时间比原来还要多。不可否认活动时间多,有利于强化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向民众宣传传统文化,但是也应考虑信仰活动在现代庙会中的角色作用因时间增多所产生的客观影响。

  再次,五显财神信仰的失而再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行政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五显财神信仰的失而再现,一方面表现在民俗文化依托政府的行政策略。在新时期,主要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仰意识形态领域渐显自由,这在客观上为信仰民俗文化的复兴创造了较宽松的环境。法国思想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曾指出文化资本存在三种形式:具体的状态、客观的状态和体制的状态[12]。从文化资本存在形式的角度来看,五显财神信仰在现代庙会的再现,是文化资本体制化状态的体现。五显财神信仰的体制化状态或其在现代庙会得以再现,政府的行政认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赋予了五显财神信仰在现代庙会中以正当和合法的身份存在的资格。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利用民俗文化的行政策略,这主要指政府的文化资源开发策略。政府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活跃和繁荣地方社会文化,服务社会建设。

  最后,从上文描述中可以看出,相比于历史上的信仰活动,再现的五显财神信仰活动更趋新颖和丰富,将信仰活动寓于娱乐之中,信仰活动的娱乐成分和娱乐性明显增强,更加符合当今民众的春节文化需求。

  总之,五显财神信仰再现,是在产生这一民间传统的社区之内,在新的语境中对传统习俗的仿照性展演。这类在现代新兴庙会中再现的庙祭民俗,从其传承性质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民间传统文化加以展现或应用的一项实践活动。

(本文原载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5月第3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赵世瑜]“天运”纪年的利用及其本相
下一条: ·[王彦龙]乡民艺术的历史记忆与宗教呈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