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社会与民俗学——“全球本土化”时代的到来
现代社会处于人口、物品、资金、信息跨越国境不断流动的全球化时代。我们身边的生活饮食,例如麦当劳的汉堡与星巴克的咖啡,在世界的各大城市随处可见,而其价格也成为消费物价的国际指标。虽然这些餐厅的基本菜单都差不多,但是像日本的照烧汉堡一样,他们也会依据所处地区的不同喜好分别调味。和食已经登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无形文化遗产。全世界都在食用日本寿司,可是日本人吃鱼的习惯却与渔业资源保护的观念发生冲突,并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经济政治问题。最具有地方性的发酵与酿造食品,跨越地域得到人们的喜爱。而地方的乡土料理也成为观光资源的一部分。在日本山形县户泽村,由于韩国新娘嫁入本地,她们带来的泡菜成为当地特产广受好评。
民俗学以民间“传承”(非文字资料)为研究对象。而传承可以看做是“传”,即民俗文化的“横向”(空间)传播与“承”,即“纵向”(时间)继承的结合。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急速推动着“知识”的全球化,传播可以瞬间跨越地域。与此相对的是,两代人之间的纵向继承却逐渐萎缩。一些反向的继承现象不断出现,比如父亲向儿子学习电脑技术,母亲向女儿学习时尚搭配。曾经作为传承场的家、村以及地域共同体虽然发挥过作用,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与高龄少子化的影响,地域社会的文化传承规模正在逐步缩小。
过去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按照地方(Local)→国家(National)→世界(Global)的顺序逐渐扩大范围的。这在学术上分别对应着民俗学,历史学和人类学。但时至今日,我们应以更全局的眼光俯瞰世界。笔者认为,有必要采用总体性(wholistic)把握各地区普通人生活的研究视角,即尊重各地区居民的独特性、固有价值观以及多样性,承认其相对性的同时将之发展为具有普遍价值的“世界常民”。
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1922年由涩泽敬三创立,在渔业制度史、民具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成果。神奈川大学21世纪COE项目,是以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为据点,于2003年向日本文部省申请获批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为“人类文化研究中非文字资料的体系化”(2003-2008),将未被文字记录的,与人类观念、智慧、行为相关的非文字资料分为三类:(1)图像,(2)身体技法,(3)环境景观,并致力于开发上述三类资料的研究方法。2008年,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将该项目实体化,成立非文字资料研究中心,并继续开展此项课题研究。2009年,设立日本文部省共同研究中心“国际常民文化研究机构”。世界常民学的共同研究内容包括:(1)海域、海民史的综合研究,(2)民具资料的文化资源化,(3)非文字资料(图像,身体技法,景观)的体系化,(4)影像资料的文化资源化,(5)常民文化资料共享系统的开发。2009年围绕捕鲸问题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各国学者从传统捕鲸方法、国际法等各个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
图3 以文化为基准看“世界常民学”
图4 只见町网络生态博物馆
该项目同时整合了生活史的资料,并将生活结构模型化。以福岛县只见町为例,当地居民的生活资料全部整合在“互联网生态博物馆”这一系统中,并面向大众开放。生态博物馆的构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博物馆学家乔治·亨利·里维埃尔(G·H·Rivière1897-1985)提出。当时,法国正处于重新评价地方文化的时期。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型的博物馆,是生态学与博物馆的结合。生态博物馆以当地居民为主体,用可持续性的方法对所在地区的自然、文化、生活样式等进行研究、保存、展示及应用。这也与柳田国男的乡土研究理念相吻合。
互联网生态博物馆有效利用了最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即使没有博物馆的实体也可以将当地的信息保存在海量的电脑存储介质内,并随时发送到全球各地。这些工作有赖于地域研究与信息工程学,文科与理科的学术合作,也是大学与地域社会相互合作,科学知识与生活智慧相互“匹配”的知识创新的契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