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2017非遗保护工作: 踏着时代的节拍阔步前进
  作者:记者 王学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13 | 点击数:5716
 

  研培计划果实累累  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日益受到传承人群的欢迎,日渐显现提高传承能力、扩大传承人群的多重效应。这一年,研培计划参与高校从原来的57所提升至78所,全年共举办研培班196期。贵州、江苏、浙江、山东等13个省区市启动省级研培工作,截至目前,全国研培计划总覆盖传承人群已达4.8万人次。

  这一年,传承发展传统工艺以“用”字引领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从6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到11月在上海举办的研培计划年度经验交流会,每一次的研培成果展都让观众眼前一亮。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刘红生说:“研培计划让年青一代的传承人跳出通过工艺堆叠而进行的所谓创新,以一种新的视角去思考如何制作出耐得住推敲、经得起使用、适用于当代生活的非遗作品。”

  研培工作的开展更加强调业务指导和规范化管理。2017年,文化部建立了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库,启用了研培计划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在线申报、审核、统计和管理。此外,文化部还审慎探索了非遗其他门类的研培工作,委托中国戏曲学院和江苏、山西、吉林、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专业艺术院校举办8期传统戏剧研培试点;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民俗类项目研讨班;与商务部、江苏省文化厅合作开展了老字号非遗项目研培试点。这些工作有效扩大了研培计划的覆盖门类和参与范围,为分类探索传承人群培养途径积累了经验。

  在过去的一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记录工程、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2017年,黔东南、客家(梅州)等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对热贡、羌族、象山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行了第三方评估,新认定了客家(闽西)、说唱(宝丰)、藏族(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各地推进生态区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衔接、整合的趋势,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2017年,文化部安排专项资金对26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对2015年支持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开展了通查验收。此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文化扶贫作用彰显  深度“对话”促成共赢

  近年来,非遗保护在助力文化扶贫工作中彰显了突出的作用和成绩,在2017年体现得尤为显著。各项重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着力对中西部贫困地区予以倾斜,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提高当地人民文明素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图3贵州黔东南州丹寨县宁杭蜡染技艺传习所蜡画制作现场(摄影:王学思)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01-10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甘南藏区提速“非遗”保护工作
下一条: ·文化的力量——传统工艺工作站综述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