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国传统工艺服装设计展服饰秀(摄影:陈曦)
根深而枝叶茂。2017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如果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算起,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过17个年头。17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年纪。这一年的非遗事业也恰如一位芳华少年,沐浴在党的十九大开启的新时代阳光下,在美好的年纪遇见了美丽的风景。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开启了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篇章。回望2017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良好社会氛围下,有许多精彩瞬间和重要事件值得重温、回味和品评。
分类保护取得突破 振兴计划次第展开
非遗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实现分类研究、精细管理一直是推进科学保护的目标和方向。在国务院公布的4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涉及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传统工艺类项目共有300余项;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的表演艺术类项目共590余项。2017年,文化部以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和覆盖面最广的表演艺术类项目为切入点,探索实施分类保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7年3月,在研究、试点近两年的基础上,由文化部牵头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出台。业界对《计划》的制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顺应社会发展、呼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计划,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贯彻实施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推动政策落实,文化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分工方案》,明确了21个部(委、办、局)和4个全国性协会、联合会的职能分工和任务要求。
在《计划》的指导下,传统工艺的振兴工作次第展开。截至目前,29个省区市已启动地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制定工作,其中贵州、天津、内蒙古等10个地区已正式出台省级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工作也有序开展。2017年,文化部支持设立的传统工艺工作站已达到10个,新增了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中央美院驻浙江东阳、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等6个工作站。这些工作站积极开展研习、培训和交流活动,有效拓宽了民族地区手工艺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动当地扩大了传承队伍,提高了传承活力。
图2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展演走进四川成都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摄影:陈曦)
2017年,文化部将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振兴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通过活动指导、剧目调集、资金补贴、传播推广等方式,支持各地开展了一系列会演活动,提高了表演类项目的展示度,增加了实践频次,维护和拓展了表演类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2000多场大中型展示展演活动精彩纷呈,其中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增添了“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活动”,来自全国的40支演出队伍和13个国家的16支演出队伍,把579场演出送进成都326个社区;7月,山西省长治市“传统戏剧、曲艺驻场演出”活动正式启动,青海省“首届全省民间藏戏会演”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拉开帷幕;8月,吉林省“2017全省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与观众见面;10月,河南省安阳市举办“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11月,安徽省“第五届戏曲大舞台暨非遗戏曲展演活动”鸣锣开唱……
风格不同、流派各异的传统戏剧、曲艺等精彩演出在神州大地轮番上演。作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项目的一些稀有剧种登上了区域会演的大舞台,增加了剧团和传承人的自信,促进了其创作、演出、复排传统剧目和收徒传艺的积极性,也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传统戏剧培养了更多的爱好者。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01-10 【本文责编:姜舒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