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分析
毕摩仪式音乐的基本职能是宗教职能,宗教仪式为其展示平台,音乐呈现庄严肃穆的风格特征;在音乐本体部分,展示了人类早期音乐与语言共融的特征;除此之外,还蕴含特殊个性特征的“彝族颤音”和“短长”节奏。
(一)音乐基本特征
毕摩仪式音乐的核心部分是经腔的声乐部分,系纯男声(毕摩皆为男性)演唱的歌曲形式,演唱方式有一人唱诵、二人对唱、二人轮唱、一唱众和等演唱形式。有“咏唱式”、“吟唱式”、“诵唱式”和“综合式”四类风格。“咏唱式”有连绵起伏的旋律线条和自由而相对规整的节奏特点。“吟唱式”多有节奏自由的山歌式引腔(善用彝族颤音),主体部分语言特征强于咏唱式,有说中带唱、唱中有说的歌谣式特征,音乐与语言结合紧密,呈水乳交融状态。“诵唱式”是在自然语言声调的基础上略加变化的经韵音调。旋律要素相对单一,节奏特征明显,与自然语言的界限泾渭分明。经腔是古彝语唱词(来源于毕摩经书),唱词内容与仪式内容统一。
在仪式音乐中,神铃和法鼓是仪式中最常用的乐器。它们既是通神的必备法器,又是掌管仪式节奏的乐器,更是一种代表毕摩仪式音声的符号。
(二)音乐本体特征
由于宗教性质,音域一般相对狭窄,几乎在一个八度内行腔,乐句句幅较窄。核心音程为同度、二度、三度和四度音程。旋法以二度级进和大小三度为主,旋律进行平稳,伴有上、下滑音。主要有两种旋律形态,一种为二、三度音程内级进环绕的,语言特征明显的说唱音乐类型,另一种为四度音程内跳进回转的,音乐特征显著的歌谣音乐类型。善用大三+小三、大二+纯四、小三+大二、小三+大二、纯四+大二+纯四的音程组合形式。单一调式居多,偶有调性转变和调性游移的情况,笔者认为与演唱者在演唱时的身体状况和嗓音条件有关。曲体结构与经腔所要表现的内容直接相关。分别有单句式:由一个乐句或是该乐句的重复变化构成的,乐句短的三、五小节,长的十余小节。双句式是由上、下句组成的单乐段,时常前面加引腔,中间镶嵌个性音乐特征的“彝族颤音”等。感叹、呼喊的表现方式频频出现,吟唱式经腔句首几乎都以感叹词+经文(主体部分)的组合模式呈现(本文采集的21段经腔音调中有17段运用该模式)。
(三)个性音乐特征
笔者在彝族毕摩仪式音乐中感受到两个个性音乐特征,一个命名为“彝族颤音”,用“yz~”在谱例中标示。另一个命名为“短长”,是在经腔中大量使用的前短后长的后附点节奏表现形式。
“彝族颤音”是在彝族毕摩仪式演唱中大量出现的装饰音,浊化语音造就浑厚的音色特点,似模仿绵羊的叫声。估计与先民们对动物声音崇拜相关。彝族是游牧民族,绵羊是财富的符号,是荣耀的象征,谁拥有的绵羊多谁就会得到大家的青睐。剪绵羊毛是彝族的节日;彝族人家中绵羊上山都要举行相应的仪式,绵羊的声音都具有非凡的意义。绵羊在毕摩祭祖仪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在仪式中必须用白绵羊,且不能用刀杀死等诸多规矩。
“短长”是在彝族毕摩仪式音乐中频繁出现的节奏表现形式,即后附点音符形式的“短长”节奏,往往与彝族语言中的紧喉音、松喉音、清音和浊音对应。
(四)语言音乐特征
中国传统声乐品种的构成是“腔”和“词”两个部分,其中“腔”里包含音律、旋法、润腔、调式、色彩性乐汇、体式结构等明显的音乐因素,这部分腔调具有明显的音乐成分,用音符记录;“词”调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双重身份,它们既是表达特定语义的文学符号,又是能够表现特定区域风格的音乐符号。作为音乐符号,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对腔的构成具有潜在影响的各种语言因素(隐性符号);另一部分是直接的音乐成分——语言音色(显性符号),“词”中的隐性符号是构成总体音乐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分析音乐特征不容忽视的部分。本文采用彝语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标示语言音色,由此解读语言中的隐性因素对音乐特征的影响。
从发音的角度来看,彝族语音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分别是:
彝语的元音分为松元音和紧元音(包含紧元音和紧喉元音)两类,有5松5紧,松紧两类元音对立,与彝族文化中万物皆有阴阳、公母的概念契合。在辅音之中,使用大量的浊辅音(辅音总量半数以上为浊辅音),在仪式音乐中有相应的表现。从字的角度来说,基础音调只有3个调值,词语配合时,若两个33调连续使用,前一个则临时变为44调。
在彝族毕摩仪式音乐中,音乐与语言紧密结合,最主要的语言音乐特征表现有:
1.音程的高低、节奏的长短分别与语音的清浊、紧松对应。低音—浊音—松弛,高音—清音—紧张的方式形成音高系统中对应;紧音—短音,松音—长音的方式形成节奏系统的对应。下例《拉信》框中的部分即是语言的紧、松对应节奏的短、长。
2.在演唱中强化浊音,大量地使用浊辅音形成浑厚的“泛浊音”音色特征,与仪式庄严肃穆的整体氛围吻合。经腔中的“彝族颤音”中多有表现,如下例:《指路经》
3.音乐中大量的同音反复的音调与语言中大量的33调值对应,尾音下滑与31调值对应,均有可能是原始音乐在语言中的存留。如下例:
(本文原载于《歌海》2012年05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详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