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陈晋]“惹弥”与“惹撇”:纳人达巴仪式中的时空认知逻辑
  作者:陈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06 | 点击数:5859
 

 摘要: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研究纳人达巴在仪式中的“惹弥”与“惹撇”行为。这是指达巴通过唱诵,在空间上即时开辟出“道路”,用于接送祖先或驱逐恶灵。针对惹弥和惹撇的研究,揭示了纳人独特的时空认知逻辑,即时间与空间相互融合、转化。借助于达巴的知识和实践传统,这一认知逻辑得以传承、固化,并在仪式中被反复激活。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纳人社会、文化独特性的认识。

关键词:时空认知、仪式、纳人、达巴

作者:陈晋,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讲师。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综合楼1403,邮编200092。


  在以往针对纳人(汉称“摩梭”)的研究中,学者多关注亲属制度、社会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特征。本文基于笔者对纳人达巴仪式的调查研究,尝试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入手,推进学界对纳人社会、文化特殊性的认识。该角度具体涉及达巴“惹弥”、“惹撇”仪式行为所反映出的、纳人对空间与时间的认知逻辑。

  纳人是位于中国西南部川滇边境的农耕族群。他们人数约三万,世代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麓(即今天的四川木里、盐源,云南中甸、宁蒗等地)。纳人自称“纳日”(nazi)、“纳汝”(naRu)、“纳亨”(nahing)等,其中“日”、“汝”、“亨”均指“人”。纳人社会为母系,其基本的亲属和经济单位称“尔”(lhe),汉译为“支系”;比支系更大的亲属单位称“斯日”(sizi),汉译作“氏族”。纳人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支。纳人全民信奉藏传佛教,但也至今保留了自己独有的宗教传统。这一传统有时被称作“达巴教”——其名来自“达巴”(daba),即纳人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仪式主持者和占卜者。

  达巴被纳人视为文化的代表者和传承者。传统上,每个纳人氏族都有自己的专属达巴,由其负责氏族内部的仪式活动。成为达巴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过程,通常持续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如何主持仪式,特别是如何在仪式中唱诵[纳语称“绰”(cho)]。对于唱诵的内容,纳语没有统一、特指的名称。笔者在研究中使用“诵词”指代之,对应英语的“chant”、“psalmody”等概念,目的在于强调唱诵不仅是文本意义上的表达,更是达巴仪式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代表了纳人独特的知识传承方式。

  2003年—2013年期间,笔者在四川、云南境内的多个纳人村落进行了多次、前后近二十个月的田野调查,试图理解达巴所代表的独特社会与文化传统。笔者先后与与多名达巴和“半达巴”合作,记录和分析其学习过程和仪式实践。为了获得相对完整的认识,笔者系统地学习了六十余篇达巴诵词。

  “惹弥”与“惹撇”具体是指:达巴在仪式中通过唱诵,即时地在空间上开辟出某种“通道”,供祖先或某些特定精灵通过。笔者认为,其实质是一套精密、复杂的观念和实践体系,该体系准确地反映了纳人的时空认知逻辑。惹弥涉及在仪式中接送祖先,惹撇涉及驱逐恶灵,两者彼此区别又有着内在联系。笔者将结合仪式的背景、过程对之进行描写和分析,并综合比较。

  一、惹弥:为祖先开辟道路

  在以往涉及惹弥的研究中,学者往往视之为纳人传统葬礼的一个步骤,从而忽略了其独特的认知意涵。在纳语中,达巴为祖先开辟道路的做法被称为“惹弥”(jemi)。其中,“惹”(je)指“道路”,“弥”(mi)指“开辟”。不过,“弥”作为纳语常见词根还有着“大的”、“主要的”等意思。在笔者看来,这种字面上的双重含义恰恰揭示了惹弥的核心特征,即其不仅涉及一套单纯的动作、行为,更强调了这套动作、行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如果达巴在面对祖先时时须得开出“大路”或“主路”,那么这种路和纳人平时走的“普通”、“一般”道路有何区别?这种区别有何缘由,又造成何种后果?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来考察纳人有关祖先的观念。

  (一)、纳人的祖先观念

  “祖先”[纳语称“伊”(Zi)]是纳人世界观中的一类重要范畴(category)。他们被认为永恒地居住于一个叫做“司布阿纳瓦”(sibuanawa)的地方。根据达巴的描述,司布阿纳瓦位于遥远的北方,在今四川省甘孜州境内的“贡嘎”(gongga)雪山中。更准确地说,祖先们依照不同的氏族,分别居住在贡嘎雪山的不同山洞里。这一地点距离今天的纳人居住区(川、滇交界)有着几百公里以上的距离。

  以上信仰自然意味着,纳人的祖先及其后代之间是有着地理上的分隔的。而如何确立这种分隔,则构成了举行纳人传统葬礼的关键。因为在葬礼最后,达巴必须指引着死者的灵魂,促使其离开所在支系,继而离开所在的村庄,然后将其送上一条特定的道路,终点即是司布阿纳瓦。在那里,死者——或者更精确地说,死者的灵魂[纳语称“枉西”(wanghli)]——得以和所属氏族的祖先们会合。在纳人看来,这一分离过程极其重要,因为它确保了生者和死者世界之间的区别:在不同的世界中,有着不同的运行秩序。一个在纳人地区流传广泛的传说证实了这一观念:

  “在很久很久以前,死者的灵魂不会离开他们所在的居所,而是和生者继续生活在一起。这就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如果人们总是看到死去的亲人,那么他们会一天到晚地哭泣、哀痛,而不是去劳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天神筑(dhu)决定了死者必须和生者分开。”

  除了能保证生者世界的继续有效运行,亡魂在达巴的引领之下前往司布阿纳瓦,也是为了让自己获得祖先的身份。要知道,纳人认为死去的人[纳语称“杜”(du)]并不会自动变成祖先,除非其灵魂跨越了上述的漫长距离,并且最终到达司布阿纳瓦;后者正式标志着死者进入其所属支系的谱系[纳语称“查”(cha)],从此得以享受后人世世代代的供养。——例如,在某些定期举行的仪式中,达巴会反复呼唤祖先的名字,并为其奉上丰厚的供品。反过来说,纳人口中遭遇了“不好的死亡”的人[纳语称“式杜”(shidu)]——如夭折的孩子、自杀者等等——则无法完成上述过程,因为达巴不会为之举行葬礼。这些亡魂不得不游荡在天地中,并最终成为威胁人类的“恶灵”[纳语称“次”(tsi)”]。

  祖先的身份让死者有了进入支系谱系、从而享受后代供奉的权利;有趣的是,这种权利却是通过他和所在支系之间的一次“决定性分离”——即葬礼——所取得的。如果分离不发生,死者将遭受永恒的饥饿和贫穷。对此的担心构成纳人永恒的关注点之一。此外,既然生者和死者因地理距离而隔开,那么祖先在接受后人的供奉时则不得不再次前往支系,并与之发生互动。事实上,这种互动构成了许多达巴仪式的重要内容。

  (二)、惹弥的路线及方法

  无论是葬礼上的分离,还是后续的供奉祖先仪式,达巴都需要借助上文提及的“惹弥”,也就是开辟道路,来完成空间上的跨越。通过惹弥,他能够指导祖先们正确、有效地穿行于崇山峻岭、来回于支系所在地和司布阿纳瓦之间。从表面上看,这种行为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指引路线”过程,表现为达巴唱诵出一系列固定、按秩序排列的地名,供祖先一一跨越。惹弥有两种顺序:如果是为了前往司布阿纳瓦或“上去”,达巴从支系所在地一直念到终点;如果是为了呼唤祖先前来或“下来”,则从司布阿纳瓦念到支系所在地。这种“上/下”对立的空间观念与纳人文化中的分类法有关,即以“上”代表尊贵、重要、洁净,“下”则反之。由此,上述细节也反映出纳人宇宙观中祖先与后人、神与人类等范畴之间的重要次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刘菲菲]妈祖信仰仪式的节庆展演和民俗变异
下一条: ·[朱靖江]二郎神崇拜与祆教“七圣刀”遗存比较研究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
·[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
·[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
·[房晓燕]婚礼仪式情境下的阶序性亲属关系研究·[陈阳]闽南农村近 50 年丧葬仪式的“变”与“不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