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验性视野中,即从我们一般称之为“神话”叙事的题材内容中,我们经常读不出人之为人的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相反,我们从一般所谓“神话”叙事的题材内容中读到的,多半是超自然神灵的非道德故事(例如古希腊神话中任意甚至恶意的神衹);但是,如若我们沿着传统的、经典的神话学(关注信仰形式)的独到思路继续走下去(突破经典神话学传统),我们就会发现,一旦使用先验论、现象学演绎、还原的方法,悬置任何叙事(注意:是“任何叙事”)的内容,那么,就只剩下叙事的纯粹交往、交流形式即信仰存在形式了(不是叙事的体裁信仰形式,而是叙事的纯粹交往、交流形式,也就是叙事的信仰存在形式,因为若没有对他者的信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就是不可能的),而这也就是人对自身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存在的最本原、最本真的信仰存在方式。而一旦叙事的主体(人)自由地从自身的信仰存在形式中引导出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的真实性信仰对象,并自由地将这信仰对象补充给信仰存在形式,作为信仰体裁形式并与其他体裁形式相互区分开来的神话叙事就产生了。
以此,所谓“神话”,讲述的就是人对人自身最本原、最本真的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存在的信仰形式和信仰对象的信仰故事(形式优先的“神话”形式-内容双重定义)。也就是说,神话所讲述的其实是人(现象)与人自身(本体)的存在论关系的信仰故事(神与圣、贤都只不过是人自身应然的超越性、神圣性即道德性存在的象征,故称“道德神话”)。而这就是神话的本质。神话的本质,并不必然(而是仅仅或然)地存在于神话叙事体裁的题材内容当中,但却必然地存在于任何叙事体裁的信仰存在形式当中(任何叙事体裁都包含有信仰存在形式即纯粹交往、交流形式),而无论叙事的题材内容如何。叙事的信仰存在形式就是人最本原、最本真也最真实的存在方式或存在条件(动物不会信仰),因而叙事的信仰存在形式本身就已经是人的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存在了;但是,唯当叙事的主体(人)自由地从信仰存在形式中引导出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真实性的信仰对象,并且自由地把这信仰对象的叙事内容补充给叙事的信仰存在形式,神话才最终与其他非信仰即没有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真实性信仰对象的叙事体裁区别开来。
叙事的信仰存在形式(道德形式)与其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真实性信仰对象(道德对象)之间的先验(纯粹)综合即人的信仰性(道德性)既构成了神话的本质,也构成了神话的判断标准。这是一个先验论、现象学形式优先论的判断标准,而不是经验论的内容优先论甚至经验论形式优先论的判断标准。据此标准,我们才得以判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讲述的不同内容的神话,哪些是本原、本真的神话(道德神话),哪些是非本原、非本真的神话(自然神话)。凡是叙事内容符合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信仰形式及信仰对象的神话就是本原、本真的神话(内容和形式相互统一的神话),凡是叙事内容不符合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信仰形式及信仰对象的神话就是非本原、非本真的神话(内容和形式自相矛盾的神话)——仅仅用起源故事作判断标准,无以给出这种先验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据此,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出来的本原神话、本真神话(道德神话),大概只有《尚书·尧典》和《圣经·创世纪》讲述的尧舜禹和上帝的少数故事庶几可许。进而,中国现代神话学学术史上关于“中国神话历史化”假说所假设的,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汉语神话从非本原、非本真的自然神话向本原的、本真的道德神话的转换,而不是什么神话消亡的历史罪证,其在中国神话史乃至世界神话史上都意义重大。
在经验性认识中,非本原、非本真的自然神话可能在时间上先于本原、本真的道德神话,但时间上的“先”并不就是神话本质的证明条件,而仅仅是本原、本真的道德神话的“史前”形态。本原、本真的道德神话尽管在时间上可能晚于自然神话,但逻辑上却必然是自然神话的前提条件(以此,神话才是任何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第一叙事”),因为,只有(自我统一的)道德神话才先验综合地实践了人与人自身存在的信仰关系,而信仰关系正是人也能够据以讲述(自我矛盾的)自然神话的存在论基础。进而神话所讲述的人与人自身存在的信仰关系,也就是神话学者能够通过神话学参与到人最本原、最本真的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真实性存在方式、存在条件的重新理解、重新建构的当下、现实实践途径。经验论的神话学和先验论现象学的神话学都能够通过神话学(前者已接近故事学)介入人们当下、现实的日常生活,但介入的方法(神话作为方法)有所不同:杨利慧更多地从内容优先论的角度,在当下、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考察古典神话的叙事内容和功能形式的变化;而我则尝试从形式优先论的角度,在日常叙事的信仰体裁中发现本原、本真的现代神话。借此,神话学者或许能够与广大民众一起,重温人自身的道德性、超越性、神圣性的真实性存在,而这正是实践神话学的根本目的。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5期;注释及参考文献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