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唐王朝为寒食节注入新的因素
这时的寒食节,已经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任何的伤害,反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友情和欢乐,不需要再禁止,需要的是对其重新解释,使它的起源和现在的节俗能够匹配起来,成为统治者和民众都能接受的节日。胸怀广阔的唐王朝一改以往王朝的禁断做法,接纳了这个节日,并为其找到了新的依据,就是“《礼》标纳火之禁,《语》有钻燧之文,所以燮理寒燠,节宣气候。”
改火是原始先民因为惧怕火精作祟而采取的应对方式,一年一次,改火之日,要灭掉旧火,并用钻木取火的原始方式取得新火。春秋战国时期,又为其注入了去疾病、去兹毒、寿民等内涵。火禁是先民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春天大火星昏见于东方的时候,预示播种季节的到来,播种首先要从烧山焚林开始,在此之前,是不允许烧山焚林的,因而有火禁之制。龙,星,木之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也就是农业的耕作周期要与天(大火星)的运行周期一致。以改火、禁火来解释寒食的来源,表达了顺应自然、顺应天意、去疾救民的美好愿望,这是一种能够被广为接受的思想。
为了传播这一新的理念,唐王朝为寒食节注入了新的习俗,即由政府主持举行盛大的改火仪式,包括禁火、取新火、颁新火三个主要环节。
禁火就是要在寒食期间,全国上下要灭掉旧火,禁火三日,“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官府还要派人查验,“相传火禁不严,则有风雹之变。社长辈至日就人家以鸡翎掠灶灰,鸡羽稍焦卷则罚香纸钱。有疾及老者不能冷食,就介公庙卜乞小火,吉则燃木炭,取不烟;不吉则死不敢用火。或以食暴日中,或埋食器于羊马粪窖中,其严如此。”尽管这是南宋时人的记载,但也可从中想象唐朝禁烟火的情形。
取新火一般在清明日的早晨进行,采用原始的钻燧取火方式取得新火,《辇下岁时记》记录了当时宫中取火的情形,“至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取得新火后,由皇帝颁给大臣们,诗人谢观《清明日赐百官新火赋》中这样描述“桐花始发,赐新火于公卿……出禁署而萤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门。”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
寒食节的核心内涵——对介子推的哀思被转移到对父母的哀思上,唐玄宗下令,将寒食扫墓定为国家礼制,“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
经过政府的重新诠释和大力提倡,寒食节风靡全国,盛极一时,与元日、上元、中和、上巳、中秋、重阳、冬至,并列为唐代八大节日,且在唐人心中占有特殊地位,王冷然有《寒食篇》云:“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假期也由玄宗世的四日,逐渐延长至五日,甚至七日。
六、结语
从古人对寒食节来源的阐释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寒食节的来源问题开始于两汉时期,终两汉魏晋南北朝之世,一直是子推说,到隋唐时期,出现了禁火、改火说,并且占据主流地位,成为定论。这便是当今学界关于寒食节来源这桩学术公案的来源。
对于寒食来源阐释的转变,是寒食节自身发展的结果。唐王朝对于寒食节的重新诠释,既是对寒食节自身发展的顺应,又主动为其注入新的因素。首先,在儒家的经典《礼记》《论语》中为寒食节重新寻找依据;其次,为寒食节注入改火、禁火、颁新火的仪式和习俗;第三,将寒食节对介子推的纪念和哀思转移到对自己祖先的追思上。经典依据和对祖先的哀思是儒家思想治国理念的体现,改火仪式则是宣示皇权代天行事的一种方式。寒食节的重新诠释,成为皇权宣示统治合法性、借儒家思想来整合民间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正是因为此,寒食节才会被统治者大力提倡。
(本文原载于《民俗研究》2017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