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跨境民族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跨境民族研究

[郝国强]“离散”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省思
  作者:郝国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8 | 点击数:10309
 

[摘要]族群离散作为一种人口迁徙现象,其突出特点是与跨国联系在一起。目前“离散”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对国内外离散研究的梳理之上,理顺其来龙去脉,概括出离散群体具有政治受难、经济交往、跨国移民等三大类型。离散研究的视角向离散与回归、居住国现实境况及跨国网络构建等方面转向。站在学术关怀的角度展望未来,不同类型的离散群体,应放下历史纷争,关注现实问题,与其他族群和合共生,为当代世界提供更多模范跨国关系的样本。

[关键词]族群;离散;省思


  早期农业社会中的人口迁徙普遍被称为移民,他们离开故土,解决的是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与此对应,现代社会中的跨国人口迁徙可以称为离散,他们离开的是故国(母国),解决的是政治压力、生存压力等问题。离散是移民现象在现代民族国家中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不再是简单地解决人口与土地的矛盾问题,还面临着日益普遍的族群认同与居住国认同、离散与回归、离散群体的跨国网络等新问题,因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总之,离散是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中的新人口现象,它与离散政治、多重认同、跨国网络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整套独立的话语体系,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一、离散概念的演变

  “离散(Diaspora)”一词源于《圣经·新约》关于犹太人于纪元前586年被巴比伦人赶出朱迪亚(Judae)和纪元前135年被罗马人驱离耶路撒冷的记述。其词根源自希腊语diaspeiro,原意为“违背神的意愿,必将面临放逐的危险”。直至17世纪,diaspora才逐渐与原先宗教神学相分离。在1659年出版的现代希腊字典中,该词专指希腊人在世界各地的广泛散布。19世纪,首字母大写的离散(Diaspora)一词才在英国、德国以及美国等地广泛使用,用于描述散布各地的犹太人。“二战”后逐渐演化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社会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词,开始被用来分析亚美尼亚人、黑人、海外华人等迁徙族群。

  1931年,历史学家西蒙·杜布诺夫为《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了diaspora词条,将其定义为“一个民族或民族中的一部分与自己的国家与领土相分离,散布至其他民族当中,但却延续着自身的民族文化”,并强调diaspora不应局限于犹太人及其宗教历史。这标志着离散概念开始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视野。紧接着,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等一系列社会历史巨变,带来了全球范围内日益普遍的移民现象,离散研究被拓展到俄罗斯人、古巴人、印度人、菲律宾人、墨西哥人、海外华人等族群。至此,离散研究成为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族群研究、移民研究、政治研究等学科和领域的热点,并受到大众传媒、政府部门等机构的广泛关注。1986年,Gabriel Sheffer提出,离散群体包含三个条件:维护和发展集体认同;内部组织的存在;与母国有实际的接触或象征性的联系。1991年,William Safran认为,离散群体应该具备如下条件:分布在最初的“中心”和至少两个“外围”地方;维持一个对祖国的“集体记忆”或原始神话;相信他们没有完全被居住国所接受;时机成熟最终会返回祖国;致力于维护和恢复国土;根据集体意识与祖国保持密切联系。Michel Bruneau则根据类型学的方法将离散群体划分为商业离散、宗教离散和政治离散三种离散。在此基础之上,Robin Cohen进一步将离散群体划分为四种:劳工型(印度人)、帝国型(英国人)、贸易型(中国、黎巴嫩)、文化离散(加勒比海)。

  由此可见,离散一词的内涵随着历史情境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最早带有宗教色彩的特定描述,到代表一种从祖国流散出去的现象,甚至成为专有名词,指代特定群体。现在离散一般指源自迁徙的少数族群,散布至其他民族当中,但却延续着自身的民族文化。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离散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学者对于离散现象的关注较少,代表性的有“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学者开始关注华人离散社群(Chinese diasporaic communities)及其相关离散族群,主要从族群认同的角度切入探讨离散群体背后的文化重构与族群认同问题。周建新以中尼边境地区达曼人为例探讨了族群离散与认同重构问题,蔡苏龙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华人离散社群问题,郭又新以美国菲律宾裔移民为例解读了现代离散族群的现实境遇以及身份选择,段颖对离散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解析,等等。近年来,李明欢、范可等梳理了离散概念的定义、分化与发展、研究趋势与方向等,并结合海外华人群体及新移民进行了理论阐释,推动了离散理论研究的发展。

  作为一个从国外引入的学术概念,“离散”一词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早期的译名差异较大,如“流布”“散处的地域”“家国之外”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译名逐渐简化,常见者如“大流散”“移民社群”“离散”“流散”“散居”“裔群”“族裔散居”“飞散”等。自1991年香港学者谢剑在国内发表文章首次使用离散(diaspora)概念以来,引起学术界关注,但相关研究还比较少。

  总体而言,国内外离散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继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离散群体面临一些诸如跨国网络、离散与回归等新问题,有必要深化离散研究。本文接下来主要以国外离散研究著作与论文为基础,概括出离散群体的主要类型以及研究者的志趣转向,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周建新]“跨国民族”再认识——与马戎先生商榷
下一条: ·[彭兆荣]论“跨境民族”的边界范畴
   相关链接
·[严曼华]边远人群的记忆书写:论通行叙事的在地转化策略与动力机制·[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
·[王尧]故事核心序列的连缀与发散·[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
·[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的 “出草”习俗之动因与UTUX观念的关联性初步考察
·[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
·[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
·[刘玉颖]从印尼西加省山口洋市的元宵节巡游看印尼华人的族群文化构建·[梁爽]新疆锡伯族的本土化与族群认同
·[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龙圣]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
·[罗瑛]视觉描述与族群边界:历史书写中的景颇族认同考察 ·[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