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
  作者: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7 | 点击数:12019
 

  二、学术传统与代际传承

  中国史诗学的学术梯队培养,与民文所的学科建设同步推进。仁钦道尔吉、降边嘉措、郎樱、杨恩洪等老一辈学者,倾注毕生心血,开创了中国史诗学较为系统的学术格局。朝戈金、尹虎彬、斯钦孟和、巴莫曲布嫫、黄中祥、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斯钦巴图、诺布旺丹等中青年学者很好地接续了这一学术传统,并在理论和方法论建设上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

  随后更多的青年学者加盟少数民族史诗研究队伍,为本学科的发展增加了活力,中国史诗的类型学研究、传播学研究、传承人研究及文本研究和田野研究都取得了相应的进展。在年轻一代的史诗学者中,乌·纳钦的格斯尔史诗文本与多级程式分解、李连荣的格萨尔史诗学术史书写、高荷红的满族说部传承研究、黄群的西方古典诗学和史诗理论疏证、朱刚的传统歌会与交流诗学研究、杨杰宏的东巴史诗研究、姚慧的蒙藏史诗音乐研究、李斯颖的壮族史诗布洛陀研究、屈永仙的傣族史诗和故事诗研究、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的柯尔克孜族史诗传承研究、吐孙阿依吐拉克的维吾尔族达斯坦叙事传统研究,玉兰的蒙古族格斯尔程式化研究,以及郭翠潇的口头传统数字化建档和元数据标准研究,也构成了本学科学术传统的代际传承力量。

  从20世纪下半叶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现”到“中国史诗学”的学科创设,再到21世纪初史诗研究范式的转换,当代中国史诗研究的新格局已经出现,相关著述蔚为大观,其中的核心作者群大多来自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史诗学”重点学科。[1]这里应当特别述及的是,一批以民族文字出版的研究著作在国内外相继面世,例如《杰出玛纳斯奇居素普·玛玛依》(吉尔吉斯文,托汗·依萨克、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合著)、《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哈萨克文,黄中祥)、《藏族神话与史诗》(藏文,诺布旺丹)、《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蒙古西里尔文,朝戈金著,姜迎春译,白嘎力赛罕、孟和巴雅尔校译),还有《“格斯尔之乡”新格斯尔奇艺人——敖干巴特尔演唱的〈阿齐图·莫日根·格斯尔可汗〉史诗文本及研究》(蒙古文,纳钦)、《色拉西第一次演唱〈格斯尔·博格达传〉蟒古思故事文本整理与注释》(蒙古文,纳钦)等。这批“回到母语”的著述值得格外重视。

  三、面向世界的中国史诗学

  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为一些周边国家史诗学科建设和史诗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积极致力于促进国际史诗学领域的多边合作和学术交流创造了空间。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本学科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库、日本神奈川大学非文字资料研究中心、越南科学院、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先后与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匈牙利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蒙古学和佛学研究所、日本千叶大学文学部欧亚文化科、俄罗斯科学院卡尔梅克历史文化研究所分别就定期开展人员交流、资料复制、合作研究等事宜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截至目前,面向东西方国家的多边合作已取得积极成效,由此也奠定了本学科在国际史诗学和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

  为召集全球范围内不同学科及研究领域的学者共同研讨当前史诗研究中的前沿问题,民文所继举办两届“国际史诗工作站”之后,创办了长线发展的口头传统研究跨学科专业集训项目“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系列讲习班”(简称“IEL讲习班”)。2009年至2014年在北京相继举办了六届,课程主题涵盖“理论、方法论和学术史”“文化多样性及研究范式的转换”“口头文类与跨文类”“创编记忆和传播”“文本与语境”“传承人与社区”“田野研究和数字化建档”“口头传统与IT技术和互联网”以及“史诗传承的多样性与跨学科研究”等诸多研究领域,且涉及中外古今数十种语言传统的个案研究,汇集了超过60所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在学位教育、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预期效果。①

  与此同时,定期举办国际史诗研究系列论坛的计划通过“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学)”得以实现,并已连续举办四届,依次为“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2011)、“史诗研究国际峰会:朝向多样性、创造性及可持续性”(2012)、“现代社会中的史诗传统”(2014)和“口头传统数字化”(2015),先后邀请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名学者与会,讨论范围涉及亚太、西欧、中东欧、中亚、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中国多民族的数十种从古至今的史诗传统。作为国际史诗学术交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2012年11月召开的“史诗研究国际峰会”上,来自近30个国家的76名学者共同倡议成立“国际史诗研究学会”,朝戈金当选首任会长。该学会在中国的成立,不仅代表着国际同行对中国史诗学术的期许,也促使我们为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对话采取进一步的后续行动。

  值得述及的是,朝戈金和巴莫曲布嫫长期以来深度参与了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框架下为解决该领域的学术史、关键概念、政策制定、保护理念、话语系统、国内外工作路径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国际经验和实践方略,还主持或参与过国内“格萨(斯)尔史诗传统”“玛纳斯”“赫哲族伊玛堪”等遗产项目的申遗工作,同时对已经列入《公约》名录的史诗类非遗项目进行了跟踪和建档。

  结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中国史诗学到口头诗学,本学科已然带动民文所成为国内口头传统研究的学术重地,影响也已及于国外。2016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登峰战略”,民文所的“中国史诗学”作为“优势学科建设”获得立项资助,研究力量从几年前的院级重点学科12人扩展为18人,平均年龄43.6岁,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2人。“中国史诗学”作为优势学科的再次出发,令学统得以承继,令学科发展得以获得更多制度性保障。

  在今后学科发展规划中,我们计划实施一系列重点研究计划,包括传承人的跟踪调查与田野研究;特定史诗传统的长线研究;重点史诗文本的搜集、整理、翻译等;跟踪西方史诗理论的前沿成果,编译经典性史诗学理论读本;追踪民俗学和口头诗学的理论方法论研究;积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史诗传统存续力的对策性研究,同时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三大史诗、南北方诸民族跨境史诗传统的调查研究。诚然,学科建设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学科力量分布不均等问题。但我们坚持在调整中发展,承续传统、突出优长、整顿队伍、明确方向,形成与相邻学科的跨学科合作,从而使得史诗学学科今后的步履更为稳健。

  注释/参考文献:

  ①第七届“IEL讲习班”将于2017年11月在京举办,围绕“图像与叙事”开展专业集训和主题研讨。

  [1]郭翠潇.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文献的实证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16,34(06):120-132.  

(本文刊于《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系当期特稿,发表版有删节)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旭]论“民间笑话圈”
下一条: ·[曹成竹]跨语境的“接合剂”:歌谣的文化政治审美功能探析
   相关链接
·[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张举文]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
·[尹虎彬]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
·“三大史诗”保护成果公布 搜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CCTV-13 新闻直播间,2018年5月26日)·[巴莫曲布嫫]遗产化进程中的活形态史诗传统:表述的张力
·[丹珍草]《格萨尔》史诗的当代传承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李连荣]百年“格萨尔学”的发展历程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一带一路”与口头史诗的流布和传播·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增订本)》
·[李粉华]亚瑟·哈图与《玛纳斯》史诗的英译·[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玛纳斯》的当代传承与史诗演述传统的发展走向
·朝戈金:“中国史诗学”开栏语·冯文开:《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动画电视剧《英雄江格尔》:民族史诗迈入影像时代的新尝试·博科娃:在世界诗歌日的致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