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变化
如今,清明、端午、中秋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已有十年。
在萧放看来,十年间,传统节日复兴的成效显著。“实际上,传统文化复兴中最有成效的就要数传统节日了。”萧放说,“政府和社会层面都非常重视,无论是非遗工程还是中央文明办推出的‘我们的节日’口号,都把传统节日作为复兴传统文化的平台和抓手。媒体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不断增加,让传统节日的形象和内涵更多地为民众所了解。”
据李汉秋的观察,这十年来,各地的清明、端午、中秋节日也过得越来越红火。同时,传统节日活动还被赋予了更宏大的意义。李汉秋曾四次参加分别在上海、台北、奉化、南昌举办的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传统节日成了海峡两岸一种民族文化纽带。此外,现在到了端午节,龙舟竞赛不仅在国内普遍开展,还传播到了国外。中国人邀请外国友人一起包粽子,小小的粽子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载体。”
萧放也感叹,十年来,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节日消费品生产也愈加多样,这形成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期待。
“老百姓觉得传统节日有假期了,能休息了,可以回家看望亲人,可以去社交,传统节日假期成为了社会调节的时间点,成为人们期待的节点,也会逐渐成为人们一种生活习惯。”萧放说,“而要说最根本性的变化,那还是传统节假日的恢复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正面的评价,使传统文化增加了更多传承的机会。”
更让李汉秋欣喜的是,十年来,自己亲身参与和见证了中华传统节日体系大框架的建立。“我国认定的重要传统节日由最初的四个,增加了重阳、七夕和元宵,变成七个。至此,我们已经复建起中华传统节日体系的大框架,并恢复了以天时地气为凭依、与生命节律相呼应、以人伦精神为灵魂的体系特色。”
将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融合
十年间,假日调整让传统节日更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节日的活力仍然没有完全彰显。吃粽子、赏月等传统节日习俗越来越多地被旅游、购物所冲淡,对于城市中的年轻人和孩子来说,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可能比传统节日更有吸引力。
在萧放看来,这是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缺失太久、传统节日习俗被长期抑制导致的结果,也与人们维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仍然不强有关。“比如,到了美国万圣节时,很多中国的幼儿园、小学组织家长买道具过节。现在,我们一方面在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缺少这种意识。”
“所以现在我们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把原来的文化记忆找回来,另一方面还要让这种文化记忆跟当代人们生活、时代精神融合起来。”李汉秋表示。
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显著变化就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
有媒体就尝试推出过“网络中国节”等主题活动。在“网络中国节——端午”活动中,利用网络介绍端午节起源、风俗、文化、诗词、漫画,推出“书说端午”视频节目;在中秋节,则推出“网络秋晚”,融入了古琴弹唱、文学讲述和汉服艺术,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兴趣。
“融入传统节日文化的网络游戏、网络讲座、网购节日消费品等,都是将传统节日融入现代生活很好的方式。”萧放说,“传统节日不应该总是一副单一的面孔,它的严肃性和娱乐性要相辅相成,让人们特别是孩子,对传统节日充满快乐的记忆。”
最近上映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就是以墨西哥亡灵节为灵感创作的,从妙趣横生的墨西哥民间剪纸到激情澎湃的墨西哥音乐,从美轮美奂的亡灵节万寿菊桥到墨西哥特有的无毛犬,精彩的电影让不了解墨西哥的观众也能对这个民族的文化产生共鸣。这或许能为我们复兴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怎样为传统节日的传承提供更多条件和机会,怎样使传统节日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拥有自己的位置,让大家离不开它,怎样让传统节日过得更有味道,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萧放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年12月08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