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与传统节日同行这十年
  作者:记者 张文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11 | 点击数:3193
 

  截至今年12月,我国现行的节假日方案已经走过整整十年。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宣布从2008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五一劳动节从放假3天减为1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假期。这标志着我国从现代政治性节日体系走向与中华传统节日体系并存。

  十年间,新的节假日方案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传统节日的彰显又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节日变革背后是思想转变

  节日体系改变的背后,是人们文化思想的转变。

  在2007年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作出修改的五年之前,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了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略。这在人文学家、中国民协原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看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涉及到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文化自信的问题。”李汉秋解释说,“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没有自信的,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是旧风俗、旧文化,要加以批判。民国时期,已经有取消传统节日的举措。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制定了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那时放假的传统节日只有春节一个,独木难成林,传统节日体系在制度层面被废置。”

  李汉秋感到,推动传统节日体系复兴的时机到了。

  2003年3月,在新任有关领导人与七位高级专家座谈时,李汉秋发言,认为传统节日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应当得到重视。2004年和2005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连续在全国政协提案中建议,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要放假,但并未被中央职能部门采纳。

  但从2005年起,风向开始转变。中央五部委出台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同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不要冷落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断增加。

  2006年,李汉秋的提案开始得到肯定的答复。到了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修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大传统节日放假。李汉秋也由此被媒体称为“传统节日放假的推手”。

  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看来,传统节日放假调整还与外力推动有关。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我国加入这一公约。而就在这一年,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引起了社会上对传统节日传承问题的重视。

  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位列其中。

  “传统节日开始逐渐摆脱负面形象,被认为是我们要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萧放介绍说,“当然,还有一个隐藏的大背景,那就是当时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从物质匮乏走向宽裕,产生了休闲消费的需求。传统节日放假,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民族生活的时间表

  中国人总喜欢用“像过节一样”来形容那些美好的日子。中华传统节日是人们祈愿的生活状态,具有特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的岁时年节体系萌芽于先秦时期,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隋唐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又有重大发展,近百年受到冲击,但民间乡土社会一直坚持着,延续至今。”李汉秋介绍说。

  在李汉秋看来,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很好地体现在传统节日体系中。“传统节日循天时、重人伦,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家国情怀。”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这在传统节日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春节是冬闲,人们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清明迎接春天,提醒着农民要春耕了,人们在万物生机勃发的时候,感谢大自然和祖先赐予我们生命;人们在端午迎接夏天;中秋则是丰收的季节,瓜果收成,稻谷飘香,月满人圆。

  民族生活的时间表除了循天时之外,传统节日的另一大特点是重人伦。“清明时节祭祀祖先,我们不仅祭祀家族祖先,也纪念民族祖先和先贤先烈;端午节,我们感怀屈原的爱国精神;中秋节不仅是家庭的团圆,还有民族和国家的团圆,全球华人都在过节。可见,传统节日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李汉秋说。

  在萧放看来,作为一种特殊的时间制度,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机会。“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但当你进入传统节日的仪式中去时,就回归到了传统之中。我们用传统节日来进行历史观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展示、欣赏和享受。”萧放说,“这看起来是回归家庭,回归历史,实际上更是为了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此外,传统节日还有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包括励志功能、社会聚合功能、生产和消费功能、社会精神调剂功能等。比如,春节人们要回家,家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所在。春节回家要祭祖、亲人团聚、邻里走动、亲戚来往,这就是基层社会一个很好的关系强化过程,也成为人们未来一年的精神动力。”萧放说。

  在李汉秋看来,人的精神是要有体系的,有一个体系,精神才有归依,才有坐标,人才明白自己在这个坐标中间处在什么位置,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归宿。“节日体系是民族生活的重要时间表,让政府管理好时间,让公民安排好生活,才能让中华节日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李汉秋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年12月08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刘晓峰]重阳节在日本
下一条: ·[侯仰军]唤醒鄂伦春传统节日——玛印节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