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杨利慧]民俗生命的循环:神话与神话主义的互动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3 | 点击数:6290
 
  那么,导游词的制作方又是如何加工另一个女娲伏羲造人神话的呢?王艳茹说:
 
  王:老百姓讲的,就不注重(这个)细节,或者是断片儿,就是中间断了。我们就把这些支离破碎的东西接起来,没有往里边儿强加什么东西。这跟那个补天就不一样了,补天我们可能要说个首,说个尾。这个故事他们会说:伏羲和女娲呢,他们是人首蛇身的兄妹两个。但是我们在这个前面儿还说,“在什么什么中记载,女娲和伏羲是人首蛇身的兄妹两个,他们的母亲是上古时期的一个女神叫华胥氏……”。这段儿是我们加的。
  杨:哦,加上这段儿,后边儿再把老百姓讲的加上。
  王:对,接下来就讲“当时只有他们兄妹两个人,女娲怎么怎么抟土造人了”,然后就开始了。
  杨:就衔接上了哈。
  王:对。然后还有一部分是加进去的,就是老百姓认为女娲是生活在天上的,就是说“先有神仙后有人”,女娲创的人。而我们讲的时候不是这样讲的,我们讲的时候就是说:当时发生了一场大洪水,所有的生灵都被荼毒殆尽,只有女娲伏羲两个人幸免于难,于是他们兄妹成婚,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我们是这么讲的。就是这点儿不一样。
  杨:就是不想把她当成是个神是吧?
  王:不愿把她当成神。但是所有的故事之后就开始接了:女娲照着清漳河边自己的影子开始捏泥人,捏泥人捏累了就开始拿着树枝往地上甩,甩出的小泥点以后都变成了真人……这些东西都是根据老百姓的叙述以及书上所说的,凝练了语言之后,弄出来的。
  杨:那是不是咱们就是在民间这几大块儿的基础上,在细部上面衔接它们,开头啊,结尾啊,身子部位的一些细节啊,……稍微让它变得更(王:完整!)完整、更周密一些,都能说得通,是吧?
  王:对[20]
 
  可见,对于女娲伏羲造人神话,制作方采取的挪用和改编策略也大体一致:也是“把这些支离破碎的东西接起来,没有往里边儿强加什么东西”,基本的叙事情节(洪水、兄妹婚、女娲抟土作人)仍是以当地民间口承神话为主体,“都是根据老百姓的叙述以及书上所说的,凝练了语言之后,弄出来的”,只在局部(比如根据书面记载,把伏羲女娲的身份明确为华胥氏之子等)加以适当增改。
 
  娲皇宫景区导游词对女娲补天和造人神话的重述,鲜明地体现了神话主义生产的特点:以建立并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动机,对神话进行挪用和重新建构,神话被从其原本生存的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移入遗产旅游的语境中,作为被展示的客体和被销售的商品,为通常来自社区外部的游客而展现。但是,从上面的访谈资料及其分析可以发现,神话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其结果——导游词对于女娲补天以及伏羲女娲造人神话的挪用、加工和重述过程——并未与原有的神话传统相脱离,而是直接来源于社区内部百姓口述的神话,并以此为改编的基础和主体;制作方的加工往往只在“细部上的衔接”,例如添加“合适”的开头、结尾以及一些连接性的细节,交代主人公的身份和来历,以便让叙事在整体上变得“更完整、更周密”。另外,重构的内容还包括了语言的凝练以及主题思想的“升华”。可以说,在这一个案中,制作方的工作只像是加入的些许粘合剂和催化剂,而整个产品的主体依然是社区内部的神话传统。
 
  由此可见,尽管旅游产业中不断制造神话主义现象,但是,神话主义并非是异质性的、与神话传统格格不入的,而是往往来源于社区内部的神话传统,甚至以此为构成的根基乃至于主体,二者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无法截然区分开来。
 
 
  三、导游与游客的互动
 
  神话主义的生产和传播离不开其实践主体。对景区导游以及游客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对我们深入认识神话与神话主义之间的循环模式至关重要。所谓“第一”和“第二”生命的直线进化观,正是在这里显出了简单和僵化。
 
  笔者以前曾撰文指出过,导游在工作中往往并不是简单地背诵和照搬导游词,而是会根据游客的需要以及具体的讲述情境,不断调整叙事内容和表演策略,从而使其叙事表演保持流动的活力。[21]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实际上导游的工作过程往往并不是一方单纯地讲、一方被动地听,而是导游与游客彼此互动。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民间口承的神话及其各种异文会进一步传递给导游;另一方面,反过来,被旅游产业挪用和加工过的神话主义,也会重新传播给游客,从而回流进入社区,并且存在向更广大的范围流播的潜力。
 
  先说第一个方面。导游在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天南海北来的游客,这些游客也会把自己了解或者改编的神话讲给导游听,从而丰富导游的语料库;导游在工作中,有时也会将从游客那里听来的神话故事,再转述给其他的游客听。比如导游小郝说:
 
  杨:像关于女娲的这些信仰啊、神话啊,别的游客讲给你听的,你会把它用在自己的工作里面吗?
  郝:会呀,就像前两天。我一直讲的是捏泥人的故事,捏完以后甩泥点嘛。前两天在讲的过程中,有个游客告给我说——那个游客比较胖,跟我开玩笑说了(这么)一个:“导游啊,在甩的过程当中我是甩出来的那个比较大的泥点儿。”(杨笑)所以,有时候我讲到区分人的过程当中,我也会讲到这个:人长得矮了就是小泥点儿。
  杨:哦,也会把这个用起来。
  郝:其实,在给游客讲的过程当中,游客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他会告给你,然后我会把这个加到自己的讲解过程中去。[22]
 
  可见,尽管有写定的导游词底本做基础,但是导游的知识来源依然是开放而非僵化的,她们会在工作中积极汲取其他游客传播或改编的神话,并及时将其中有趣和“应景”的部分,重新回馈、传播到更广大范围的游客中去。
 
  再说另一个方面。旅游产业制造的神话主义会导致神话传播的终结以及神话的腐化吗?笔者的田野研究表明:其实并不一定,因为此间往往存在着动态的循环往复过程——导游通过讲解,会将神话主义(以社区内部的神话传统为基础和主体)传播给游客,而游客听完导游的讲述以后,也可能把它再讲给其他人听,从而促成了神话从社区到旅游产业、再从旅游产业回流进社区(包括原来的社区以及更广大范围的社区)的循环。这一流动过程在笔者对娲皇宫景区的田野研究中得到了诸多印证,比如2016年4月23日笔者偶遇的一次导游与游客的互动事件,便鲜明地证实了这一点。[23]
 
  当天上午,我带着两名研究生,请娲皇宫景区内的资深导游、目前从事景区管理工作的冯蔚芳,为我们做些讲解。我们沿着上山的路边走边聊。一路上小冯陆续讲述了伏羲女娲兄妹婚、女娲造人、补天等神话。下面是她讲述的造人神话的一部分:
 
  还有更有意思的说法,说女娲刚开始捏泥人,捏出来泥人都是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嘛。但是遇上连阴天了,没有办法晒干。她就拿到山洞里边儿,烤起火,让火去熏它。刚开始掌握不住火候儿呀,火候儿大了,烤出来都成黑的啦!所以黑种人是这么来的。
 
  杨:(哈哈大笑)
  冯:那赶紧把火候调小一些吧。(结果)火候儿又太小了,力度又不够,所以就是白人。嘿,像我们这黄种人,就是火候儿正好的,所以我们说黄种人是最漂亮的人种,哈哈。
  小冯的讲述十分生动亲切,毫无生搬硬套导游词的感觉,手势也大方自然。当天山上的游客并不多,所以很快我便注意到,小冯的讲述吸引了跟随父母和弟弟一道上山游玩的一名小学生,他一直在旁边跟着我们,很专心地聆听小冯的讲解,当小冯讲到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由来时,他也随着我们一起笑起来。随后他一直跟着我们上山,我也借机对他进行了访谈。
  杨:(你知道)女娲造人和补天是怎么讲的?你是从你的小学课本上学来的,是吧?
  小学生:我们没有讲过补天,我们讲的是造人。
  杨:那里头是怎么讲的,你还记得吗?
  小学生:嗯,……我记得不太清了,就记得后面。
  杨:那后面是怎么讲的呢?
  小学生:就是说在河边拿水(泥)造泥人,就跟你(向小冯)讲的一样。
  杨:姐姐讲的怎么去烧这个(泥人),你没有听过,是吧?
  小学生:没有听过。
  杨:能记得刚才姐姐讲的是什么吗?
  小学生:讲的是她(女娲)捏好了泥人,在阳光下晒干,然后有一天阴天,(她)就搬到山洞里用火烧,将泥人烧干,就是想把它烧干,结果火太小了,烧不干。然后就把火弄大,将它(泥人)扔进去,将它烫黑了。
  冯、杨以及研究生等:(哈哈大笑)
  杨:那黑了以后就怎么样呢?
  小学生:就变成黑人儿了。(在场的听众又大笑)
  杨:那其他的人儿呢?
  小学生:其他的人儿是白的。
  杨:哈哈,你看他的记性真的是很好(小学生的妈妈也微笑着,带着小儿子在旁边听着采访)……你回家讲给弟弟听吗?……
  小学生的弟弟:哥哥说的我都记到脑子里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张岩 祝鹏程]青岛德式下水道:一则谣言背后的中西想象
下一条: ·[游红霞]民族节日的公共化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之心]浅析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流变过程及成因·[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
·[石力]都市怪谈中的神话:关于神话的第N种猜想·[吕树明]蚩尤神话的跨文体演绎与重构实践
·[卢秋彤]当代神话与“神圣性”研究该走向何方·[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
·[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刘蓓]精神人文主义视野下旅游景区中的神话主义
·[林玲]炎帝神话的族源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