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吴晓东]一个将回到民间的史诗文本 ——陈兴华《亚鲁王》译本与仪式的关系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14 | 点击数:5523
 

      摘   要:目前很多活态史诗译本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提供史诗各部分演唱的具体语境,读者很难知道他所读到的每一章节是在怎样一个仪式环节中演唱的,这些章节与仪式是什么关系,其功能是什么。本文将陈兴华《亚鲁王》译本的所有章节置于具体的仪式环节中,让读者对史诗《亚鲁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

      关键词:亚鲁王; 苗族史诗; 仪式

      作者简介:吴晓东,男,原籍湖南凤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长


      从2012年到2015年,陈兴华花了四年时间,根据自己的所学,翻译整理出了一个《亚鲁王》译本。陈兴华是史诗《亚鲁王》国家级传承人,他的译本是一个艺人译本,艺人自己翻译整理的译本目前鲜有出现,有其独特的价值。应余未人老师的邀请,我曾就这个译本的出世、内容等问题,专程到贵州紫云对陈兴华做过三天的访谈。

      以前我们看到的史诗文本,几乎都是由非艺人的学者或相关人员来完成的。翻译整理人都会带着自己的学术主张来从事这项工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在早期,还没有录音工具的时候,人们是靠笔逐字逐句地记录艺人的演唱。有了录音工具之后,有的会先录下某个艺人的演唱,然后翻译整理;有的会录下多个艺人的多次演唱,然后再综合翻译整理。同样是录音,也会有差别,有的是在实际发生的仪式中录音,有的是在录音棚或宾馆等非仪式语境中录音。不同的做法背后都有其不同的学术主张或目的,有的希望能原原本本呈现某一次演唱的状况,有的希望能呈现一个完整的,逻辑上通顺合理的文本。所有这些,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艺人自己进行翻译整理,自然又有其自己的出发点。陈兴华说,他的这个译本最初目的是为了传承,也就是说,这个译本是要回到民间的,徒弟通过这个译本来帮助记忆,最后要在仪式中运用。我在访谈陈兴华的几天里,几次遇到他的徒弟从河南、宁夏等外地打长途电话来询问译本中的某些句子该怎么唱。他的徒弟大多在外地打工,身边带着他这个只有汉文意译的译本初稿,以及相应的苗语录音。在看到陈兴华接他徒弟给他打来的电话之后,我相信他的这个译本正在起着传承的作用,虽然译本尚未出版。

      文本要回到民间,而不是为了向世人展示史诗的长度或别的什么,那么文本就会与其生存语境紧紧相连。换言之,《亚鲁王》是在麻山地区的丧葬仪式中演唱的,文本也就应该与当地的丧葬仪式结合在一起,这样,徒弟才知道在某一仪式环节该怎么唱。

      这首先表现在文本章节的顺序与仪式顺序的一致性。我在看了陈兴华的译本初稿以及详细询问了每一部分在仪式中的哪一环节演唱之后,发现他多少受到“史诗”“亚鲁王”等词的影响,译本章节顺序有了少部分的颠倒,与仪式顺序不完全吻合,为此我建议他按仪式中的正常顺序纠正过来。在按仪式顺序排列之后,其译本应该更有利于传承,徒弟们能更好地与葬礼这一现实语境结合起来学习。

      其次表现在文本与仪式的“完整”性。麻山一带的苗族丧葬程序大体一致,东郎头脑里都有一个大致类似的框架,他们会根据这个框架来进行演唱。不过,麻山地区苗族丧葬各地也有一些小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演唱丧葬歌的时候内容也会有所差异。仪式最大的差异是砍马,有的地方丧葬要砍马,有的地方不砍马。比如,在四大寨乡所有丧葬都要砍马,在宗地乡视情况而论,死得好的(善终)不需要砍马,死得不好的(凶死)就要砍马,猴场镇除了猴场村之外,其他村寨丧葬基本都不砍马。宗地乡虽然砍马不如四大寨那样普遍,但宗地一旦砍马,则有牵马去各村报丧的仪式环节,而四大寨没有。另外,有的地方砍马,有的地方砍牛。这些差异都会影响到丧葬歌的内容。如果没有砍马仪式环节,自然就不会演唱与之相应的《亚鲁王领头砍马祭祖》,也不会演唱《亚鲁王率先开砍树为桩》,因为砍树是用来做砍马桩的。陈兴华的这个文本,对应的是麻山整个地区的丧葬演唱,换言之,这个译本所对应的,是比较全面的仪式环节。

      在麻山地区,丧葬唱词的传承与实际演唱都有其特殊性,每次丧葬中的演唱,几乎都要分工合作。师傅在教授徒弟的时候,一开始也是在脱离实际演唱语境的情况下进行的,徒弟在背熟了所传的词句之后,慢慢在葬礼中实践,刚开始可能只是唱某一小段,慢慢的再多唱一点。以前东郎数量比较多,在丧葬的演唱中又需要轮流合作,所以有的东郎可能永远也不需要学习完整的唱词,而始终只负责演唱其中的某一部分,所以,某个艺人的某次演唱,很可能是不完整的。另外,陈兴华说,东郎会根据每次丧葬仪式中的具体情况来安排自己的演唱,比如说,演唱必须在规定的发丧时间之前唱完,时间紧的时候,就会只演唱主要的枝干。陈兴华的这个译本并不是根据自己在某次丧葬仪式的实际演唱翻译整理的,而是根据自己头脑中所储备的内容翻译整理的。陈兴华在学艺期间曾经拜过三次师,先后跟随三位师傅学习,而且其中一位师傅还不同姓,在某些内容上会与本姓师傅有所差别,那么,可以说,陈兴华所能唱的内容,实际上是他师傅们所能唱内容的综合。他的这个写本,试图把所学到的所有内容都呈现出来,在某种程度上说,他的这个译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综合本”,结合以上的实际情况看,这种综合自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合理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毛巧晖]1949-1966年童话的多向度重构
下一条: ·[李斯颖]壮族“麽咟宿”仪式中的史诗演述及其文化辨析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
·[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
·[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
·[房晓燕]婚礼仪式情境下的阶序性亲属关系研究·[陈阳]闽南农村近 50 年丧葬仪式的“变”与“不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