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的礼生还在丧礼中设置《奠酒词》。在第一场客奠结束后,有的礼生还会加入《奠酒词》环节,并以花鼓戏曲调伴奏。唱完以后礼生要求参加奠酒的亲属给钱表示孝心,钱有多有少,随亲属之意,一般十块、二十块。此后每场客奠结束后王礼生都会唱《奠酒词》,伴奏的花鼓戏音调每场不同,有《哀调》、《神调》、《西乐和调》、《木马调》等。奠酒词内容则大同小异,哀悼亡者,并为后人祈福求财。家奠结束后也有奠酒仪式,让子、孙等给钱,但省去了奠酒词。加入奠酒的环节,使得仪式持续时间更长,也更有参与性和观赏性,但依此做的礼生并不多。一来在祭奠礼上礼生演唱花鼓戏,又要收取孝心钱,显得不够庄重,二来花鼓戏也不是所有礼生都能演唱的。
尽管这种插在家奠、堂奠每一节后面的《奠酒词》在现在湘乡的丧礼实践中并不普遍,但也是一种礼生仪式的重要环节。而很多地方丧礼中都有唱《奠酒词》的习俗。现在湘乡丧礼实践中,首先,《奠酒词》哀悼亡者的功能与宗旨是与礼生礼仪活动一致的。其次,乐队虽然与礼生已经分离,但《奠酒词》的曲调跟花鼓戏一致,中乐队完全能够演奏。第三,《奠酒词》的出现也是一种对传统丧礼习俗的回应。虽然目前尚未见湘乡丧礼文献中有《奠酒词》的记载,但根据各地资料,可以推知过去《奠酒词》应该是祭奠礼的一部分,插在不同仪节的奠酒环节后,或者在整个仪节完成后单独完成。
四、知识实践与礼仪传承
“礼”是中国文化秩序之核心,是整合规范社会政治秩序的黏合剂,是行为规范,“包括仪式、庆典、仪态、或一般行为举止。这些行为在家庭之内、人类社会之内、以至超乎自然的神圣领域之内,形成人神互动角色的网络,将人类与神灵连结起来。”在儒家理论中,礼是安排国家秩序和创造稳定阶层社会的手段。仪式是促进秩序和防止混乱的工具。传统丧礼仪式记忆的演化与文本书写有关,但根本上还是依靠社会的演化,随着社会的需求,文字记载被不断地付诸于生活实践,社会发展又导致新的书写形式的出现。
所有知识,特别是有关同一对象的一般性知识,都以某种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本性。而所有知识也是由这个社会及其特有的结构共同决定的。丧礼知识目的在于构建社会,但要将“礼”运用于复杂、庞大的社会,则需要有效的手段,比如提倡一套标准化的丧礼仪式过程和丧服制度,因此《仪礼》、《家礼》、日用类书、民间礼书的丧礼记述总是强调“动作”,即具体的操作。仪式除了表现贵贱、亲疏、性别、长幼之别,也借由动作进行有关孝道的教化。透过动作来教导信仰。仪式模式化的动作,“彰显了原则和行为的知识之间的关连。在遵循这些原则和行为之下,帮助学习者将这种关连变为习惯。他们所代表的是付诸行动的原则。”在丧礼知识传统的指导下,中国丧礼仪式自古以来形成一套基本的程序与动作,构成丧礼的基本结构,并深刻地体现“中国人”的行为、思维模式。一直以来丧礼知识传统推动的是正确行动,而不是正确信仰。丧礼知识传统而得以实现的标准化的仪式,创造、维系着一个一统的中国文化,民众按照认可的仪式程序,投入文化整合的进程,所谓“中国人”可以说是仪式标准化过程下的产物。仪式构成一种“文化黏合剂”,整合庞大、复杂、多元的社会,并强调标准化的仪式在维系中国文化上的中心角色。国家、官员、地方精英都在推动文化一统,努力维系、推广一个标准化的仪式结构。而这种努力之所以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阶层和地域背景不同的中国人,都能接受和容忍这类依据礼仪知识传统而构建的同质化(homogenization)的安排。
丧礼知识传统以其操作性的特征深入民众生活,在指导民间礼仪实践的同时,又不断地自我构建。丧礼知识在服务于社会理想构建的同时,更重要地在于不断地构建着民俗生活。丧礼知识的实践体现着极大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中国各地的丧礼细节大不相同,但仪式的整体结构却是大致相同的。而这就是中国方式的文化标准化精髓所在,高度包涵的一统结构中允许高度的差异。
礼仪的制定渗透着制礼者的社会理想,承继着历史的传统,而这种知识传统在民俗实践中则变得复杂、浑融。生活如一池活水,亦清亦浊,难辨义理、缘由,但却用包容的智慧践行着自身的逻辑。在湘乡丧礼实践中,礼生“喊礼”既可“谋生”,也在“谋生”之外。他们通过仪式活动获得报酬,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丧礼仪式的兴起,“喊礼”的复兴,恰恰是民众生活的一种选择。礼生对自己职业大多很认同,也有很强的自觉性,与孝家互相尊重、理解,保持一种从日常生活延伸到仪式中的情感互动。当地民众对这种仪式更是持有一种包容、公允、豁达、自然的态度。丧礼是对亡者和生者的一个“交代”,维持社会网络并充分表达情感。
“死亡”无疑是人生的、宗族的、家族的一场重大危机。但丧礼则是要将危机化解,并贯彻“孝”的伦理规范,维护社会秩序。丧礼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构建社会秩序,但并非仅为一种工具性的表达,而是通过精美的设置传达对人的爱与尊重。“儒家提倡道德修养与自律,最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灵慰藉。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人性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怀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理念与实践贯穿整个人类生活的始终。”
(注释参见原文,原文发表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张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