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龙晓添]丧礼知识传统的当代民俗实践
——以湖南湘乡礼生“喊礼”为例
  作者:龙晓添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10 | 点击数:13349
 

本期新青年:龙晓添,女,湖南长沙人,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      

推介语:该文是将民俗研究与当代民俗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成果,是人生礼仪当代适应的前沿思考。 


  传统丧礼不仅受古代普遍存在的灵魂不灭观念影响,贯穿着生者对死者的真诚哀伤与思念,也深深地渗透着儒家孝道思想和家族伦理观念。我国历来有很多有关丧礼的文献,儒家经籍、国家法典、文人礼书、日用类书、地方史志、家谱、民间礼书中都有丰富的丧礼的记载。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丧礼文本知识传统。而从礼仪文本的制定,到礼仪实践,礼仪知识成为重要的传承载体和对象。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丧礼仪式过程、服制等皆越来越简略,但由儒家规范性礼仪文本《仪礼》所奠定的丧礼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丧服制度、仪节程序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丧礼传统。“礼,履也”,通过丧礼的践行别亲疏、分贵贱,其巩固宗族(家族)社会地位、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目的和社会功能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丧礼知识传统实际上是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中央与地方、书写与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丧礼由古至今“慎终追远”的基本原则是没有改变的,表达对亡者的哀悼,对祖先的追思,对神明的敬畏,巩固宗族势力,维护、协调社区功能。丧礼的具体内容,虽然为适应社会变迁,一直化繁为简,但核心部分、基本框架依然得以传承。丧礼知识传统,不仅有宝贵的历史价值,也为理解当代的丧礼提供了重要参考。
 
  丧礼知识系统既是民众践行丧礼的指导,也是对其的记述传承,然而要获得完整的丧礼知识传统,还需要“生活”的素材。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殡葬制度的不断革新,当代“丧礼”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呈现很大的差异。然而现在还有一些地区有专门的传承这些知识的人,当地民众也在生活实践中保留了丰富的丧礼知识。本文尝试通过礼仪专家的丧礼实践,去理解当代地方民俗生活中的丧礼。
 
  一、丧礼“知识”
 
  知识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丧礼知识从表层看,仅仅是跟丧葬仪式相关联的一些基本的信息,比如仪式的过程、使用的礼器、亲属圈等,但作为传承的礼俗生活的一个部分的丧礼知识,绝不仅仅是这些表层的信息,而是在这些信息表达之上的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观念、行为规范。“丧礼知识”既是儒者制定的社会理想,社会制度,也是日常生活的现实构建。鉴于本文所论述的“丧礼知识”既有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又运用于当代实践;既受制于制度、观念、意识形态等,又实实在在地出现的民众的生活实践中,于是尝试借用知识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论作为指导,探讨丧礼知识,将丧礼知识放在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与西方理论进行对话。如前所述丧礼知识既包括一些很具体的内容,也是社会结构、制度的重要体现;有深深的历史烙印又存在于当下的日常生活之中,为这样的对话提供了可能。
 
  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看来群体生活的整体性,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性—时间性,都是各种理想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实现过程的结果。指出,全部知识、思维形式、直观形式和认识形式的社会学本性,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从社会学角度看来,人们获得知识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形式”,都始终受到社会结构的共同制约。虽然具体历史和某种精神性文化的结构发展路径不同,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来,某些合乎传统习惯的阶段却已规定好。即使那些“具有历史性的”因素,即个别的、不重复出现的因素,也无法摆脱这些阶段的领域。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和托马斯·卢克曼(Thomas Luckmann)在综合吸收涂尔干和韦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具有“客观的事实性以及主观意义的双元性质”。现象学社会学对生活世界主观面向的研究,拓展了知识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内涵,促成“知识”与“社会”在主观领域的统一,即“现实感”(sense of reality)。而通过认识、阐释生活世界中的自己、他人,形成有意义的知识。而从此角度理解的社会,即具有客观意义,通过传播和传递,“真实”被接受。而知识社会学就是要通过探讨“日常知识”的形塑,来解释主体认识和各种知识体系构建社会“现实”的“真实”过程。
 
  “地方”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概念,地方文化的形成既受整体文化脉络的影响,又有自身的生成逻辑,独具特色。地方的丧礼知识既受整个丧礼知识传统的影响,是其反映,同时也深受地方文化的渗透。格尔茨提出的“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挖掘了人类学“文化的解释”的优势,即“脉络化”(contextualization),指出任何文化和知识都是不可能脱离“脉络”(context)而存在的。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地方性知识主要有文本性存在、制度性存在和生命性存在三种形态,但归根结底,是一种过程性存在。从历时性角度看,地方性知识从来都是人们社会性地构建起来的,其背后,隐藏着多元的文化权力格局和资源分配体系。从其概念和对象看地方性知识是现代性的产物,但形态上却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文化,其在于维系当地民族人群的历史记忆。而历史记忆是构建族群认同的有效方式,因为其既有历史延续性,又拥有被阐释的历史意义。它也是人类学的工作范式,即以过去的“真实”构建当下的“事实”。通过历史记忆可以探讨过去的“事实”,更能洞悉当下对“过去事实”的理解。地方性知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当地文化与历史的构建过程,是一种对历史记忆的本土阐释。而文本书写对历史叙述而言有重要意义,使得更多的文化意义得以解释,文化传承得以可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廖元新]非遗语境下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实践
下一条: ·[周全明]回望田野忆故人
   相关链接
·[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吴卓远]浅析丧礼与生死观的表达
·[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张怀群]乡村振兴时期大型民俗实践(活动)主体及动力现状调查·[吕树明]后土冥神与传统丧礼
·[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
·[张举文]民俗研究视域下的身体与性别民俗实践·[张磊]村落公共性再生产中的知识权力机制
·[杨慧玲]疫情下的民俗与权力实践·[黎中正]返魅:疫情下的身体民俗实践与生活世界回归
·[龙晓添 萧放]“热闹”的白喜事: 复合的仪式过渡与身体表述·[王京]在实际调研中认知民俗学的实践意义
·[罗安平]葆育地方感:美国阿帕拉契亚的民俗实践·[李俞霏 梁惠娥]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
·[龙晓添]当代民间礼俗秩序与日常生活——以湖南湘乡丧礼为例·邹振东:流传千年的可能不是陋习
·[彭牧]医生、主观性与中医知识传统·[任甜甜]试论皖北界沟村丧礼习俗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