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徐新建]人类学方法:采风、观察?还是生命内省?
  作者:徐新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10 | 点击数:9527
 

   内容提要:从对田野考察的回顾和分析入手,阐述了人类学方法论问题。围绕采风、访谈及参与观察和生命内省等不同方法、路径的比较展开,讨论了作为知识、思想和方法的人类学异同。指出在具体的方法上,观察、理解、描述是有限的,如果不能超越这些局限,就不能真正地了解世界,也就不能真正地了解生命。所以人类学的目标不是追求自封的、客观的科学主义真理,而是对包括研究者自身在内的生命感知与自觉。

  关键词:人类学、方法论、观察、生命内省、采风、访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11&ZD104)
 
  作者简介:徐新建(1955-),男,贵州贵阳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成都610064)。

 
  本文源于一次专题讲演,题目是对人类学学科定位的思考,重点在于把方法论问题放到人类学的核心位置来加以讨论。需要说明的是,这原本是一个命题式作文,副标题指向具体的方法类型,关注“采风、访谈”的局限及“参与观察”与“生命内省”的可能。笔者并置了人类学方法论的一些关键词,以作为讨论的进入点。
 
  一、基本问题
 
  第一个是关键所在,即人类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由此提出三个可以讨论的点:第一,为什么需要人类学方法?第二,什么是人类学方法?第三,方法和方法论的区别及联系。
 
  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或者说有很多答案。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古今中外,相互不同,就连不用这些学术话语的人,被我们当成研究对象的那些原住民可能也有他们的解释。除非他不在场,不用我们这种方式来表达。所以,有很多种类的回答,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只得自己去找自己觉得最有效的回答。任何回答一旦出现就是对既有回答的一种对话。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终极性的真理。从终极真理的角度来讨论人类学方法,我认为本身就是一种谬误。
 
  (一)为什么需要人类学的方法?
 
  为什么需要人类学的方法?这是一个既大又基本的问题,但从实践来看却又绕不过去。现在的学术研究,本科以上的学位论文,从开题报告到最终论述都会涉及你的方法。在我的经验中,感觉大部分人都是胡乱写的。他们基本上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要交代你用的什么方法。从这些被迫的、去填空的表达当中,我们看见的是混乱。一些模仿者会找前辈学长的成果来抄,人类学领域里抄的最多的是田野民族志,其中即指向我们所说的田野方法。很多人说用文献的方法,但是没有问这些方法怎么样去落实,其实他们基本上也是不考虑的。可见,对方法或方法论的训练,在当前的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形成必修的核心和基础,这是一个普遍问题。
 
  同时,我们又在表面上使用这样的范式来增长我们的知识,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说,一个历史学专业的人,或者人类学专业的人,他要去做研究,当别人问他要用什么方法的时候,往往无言以对,或顾左右而言他。另外我们会看到如今的大部分课题评审,以及制度化的知识生产也差不多都格式化了。你的研究中必须有一个环节说明方法论,但在作为整体的学术生产机制里,方法及方法论又是缺失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重要的环节缺失?依我之见,问题就出在我们对方法和方法论的理解不够到位。
 
  再举一个例子,最近有几个文学人类学专业的同学开题,其中一位做的题目是《民国初期的族群认同》。他在方法上提到要用“田野考察”,所以我就问:“民国初期已经过去了,你如何去做田野?”他说:“我要去找那些从民国时期活过来的人做口述史的访谈”。严格说来这是一种取巧的回答,不过却也涉及对田野及其方法的新界定。最近以来,口述史在学界渐已成为时尚话题。最要追问的是,历史能否通过口述还原?历史在何种意义上可以成为田野对象?口述史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有多少真实成分?就一般经验来看,口述史难以避免的一大局限在于,讲述者们每每偏向于美化自己,弱化旁人。于是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口述里便不一样。比如一组关于1980年代中央高层商议“恢复高考”会议的口述重现,就出现了不同的当事人凸显不同之场景的情形。有一个人很细心,把相互的追述放在一起比较,结果暴露了矛盾和差异,同时也就展示对那段历史的不同观点及记忆①。那么历史能否及如何通过后人的自述、调查、追问来还原?“历史田野”在什么意义上能够成立?这是方法论要讨论的问题。
 
 
  有关方法论的讨论各学科都有很多,比如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讨论两种文化的互动关系,考察A与B之间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属于实证性研究。这种实证性的研究通常能得出不少结论,但是若仔细推敲即会发现许多结论其实是靠不住的。因为要证明两件事物之间的真实影响,需要建立严格的验证机制,并且这样的机制还须是可以反证,可以证伪的。你说某个读者受到某本译著的深刻影响,如只是简单推测是容易做到的,但要确证却很难。因为所谓阅读影响,在性质上属于精神和心理范畴,你如何去测试出来?在何种程度上做到量化?例如一个人在某一天看了一本书、听了一个故事后,突然人生观改变了。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你怎么证明呢?实际上现在流行的很多描述性成果是不能证实的,有的甚至是道听途说的。这就告诉我们为什么需要讨论方法。方法和方法论是现代学术的逻辑起点。当然,这是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意义上的逻辑,它排斥了主观的创造及人为建构。
 
  进一步看,这还不是说人们可以不关心你的方法是否成立,你的整个推论是不是可靠,而是你的整本书或是整个研究都可能因方法失当而被颠覆。这是问题的第一层面,追问方法论的为什么。
 
  (二)什么是人类学的方法?
 
  接下来的问题更复杂。在通常情况下,被讨论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没加修饰语,意味着关注一般的亦即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方法论。什么是一般的方法论?其有没有进一步分类的可能?比如按照如今西方的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来分行不行?如果可以,那这种分类与方法论能否同构?就是说有没有自然科学的方法、社会科学的方法及人文学科的方法?如果有,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如果这样的界定可以成立,那有关人类学方法的归类就出现了。因为,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人类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抑或是人文学科?无论你选何样的解答,每一种界定都会影响到你对人类学方法的理解和建构。
 
  另外,即便我们已经知晓有必要选取某种立场去理解和建构的时候,如何具体地去寻找和创造一种人类学的特有方法同样很难。因为我们不知道建造者所指的人类学是什么?所以,我在此是要采用连环的追问去还原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方法和方法论
 
  方法和方法论既有联系,也有不同。一般来讲,方法是具体的技术、方式、操作手段,一种考察的或研究的路径。但在这些表层现象的后面,还有一个总体性的基础,我们把它称为“方法论”。方法论通常被视为哲学领域的范畴,跟本质论、价值论等一起,共同构成思想和学术的几大柱子。在马克思主义体系里,方法论还是一种世界观。补充一下,我们今天在用汉语来讲,但却绕不过以汉语为媒介的外语、西学包围和互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萨林斯]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文化和人性
下一条: ·[赵树冈]革命、传统与现代性:西方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向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