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赵宗福]学理性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实践——《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序
  作者:赵宗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01 | 点击数:4955
 

      会后,我们和郝苏民、马自祥、曹强等先生小聚,席间润平很少说话,我怕冷落他,就转移话题,问他的研究业绩,他才说围绕岷县文史,涉猎较宽,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还出版过一本关于岷县佛教史方面的著作,我问书名,他报了出来。我大吃一惊,难道曹先生力荐的那本专著就是他的成果,但又觉得似乎不太可能。回家找出书一看,果然是润平的佳作,不禁肃然起敬。但为交往慎重起见,我又电话咨询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叶涛教授,问他是否知道甘肃岷县有个叫张润平的人,叶教授说当然知道,是一位有学问有能力有热情的学者,全国各地学术会议经常邀请他。北京的著名学者如此评价一个基层的学者,当然不会是随便瞎说的。当时我想,别说是一个县上的学者,既是省城工作的绝大部分地方学者,也很难在像中国社科出版社这样权威的学术出版社出版专著,因为一般来说,学术规范和原创性就做不到,更何况还得到多个知名学者的高度赞誉。由此,我对岷县文化人才更是倍加推崇。

      这也再次验证了我一直坚持的一个学术状态判断:大地方与小地方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整体学术队伍而言,前者肯定显优势,而就个体而言就未必了。大地方和发达地方的学者占尽各种优越条件,有成就有地位是自然的,故而不必仗势恃才、盛气凌人;小地方和落后地方的学者只要谨严刻苦,做出成绩也不是没有可能,故而也不必英雄气短、妄自菲薄。今读《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同样证明了这样的事实。此著就是一部由岷县学者做出来的很有资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得力之作。

     首先,这是对花儿歌手系统深入地开展专题式调查的成果,富有资料价值。多少年来尽管各种花儿选本乃至于“全集”、“大全”之类屡屡花样翻新,但大多是从前人和他人的资料本和选集中重新编排,很少见到深入系统田野调查后形成的全新成果。而尤其是对活生生的花儿歌手,除了个别歌手外,更是没有人做过系统的调查访谈,一些介绍基本抄自州县基层部门的传承人申报材料,非常简略。可喜的是,岷县学者率先对全县花儿歌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访谈。从2013年开始,以润平为组长的专题调查组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摸底233人,笔录采访146人,摄像采访114人,录音9000多分钟,录像16盘960分钟,照相3900多张,采录花儿歌词近4000首。正是这样的田野第一手资料基础上,才形成了这部分量厚重的实录。何须多言,这些调查数据就足以说明这本书的资料是新的,不是从别人的书文中辗转抄来的,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花儿传承世界,具有独特的资料价值,绝不同于那些重复翻版的东西。

      其次,规范科学的访谈、记录和整理,富有科学价值。我国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历史悠久,但现代意义的科学访谈记录整理肇始于五四时期的北大《歌谣周刊》运动。之后顾颉刚先生对吴歌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堪称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经典,而张亚雄先生对花儿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则是花儿学术史上的范本。新中国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民间文艺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和民间文学的科学记录整理、民俗学田野方法的科学训练,出现了不少的民间文艺记录整理本,但非科班出身的学者大多还不自觉地延续着“采风”的方式,所以一些成果在科学性和可用性上大打折扣。让人惊喜的是,岷县花儿歌手的访谈、记录和花儿曲谱的记录整理都很规范,不仅完整地记录了访谈的全部内容,而且保持了歌手表述和演唱的原始面貌,在内容上没有拔高政治、形式上没有修改成“普通话”和“学生腔”,保持了民间文化的原生态。同时对花儿歌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注明访谈的地点、时间和访谈人;而对139首代表性花儿曲谱的记录保持了细微的演唱个性,并注明演唱地点、演唱者和记录者,还记录了相应的歌词,对方言俗词都做了简明准确的注解。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较好地再现了岷县花儿传承的多元生活场景,同时也成为了促进洮岷花儿传承的科学方式之一。

      再次,严谨扎实的调查、记录、整理和学理性的编排,都体现了岷县学者不俗的学术眼光。如何处理与使用相关资料,貌似简单,实际上反映着一个学者或研究共同体是否具备一定的学理素养和科学水平。本书虽然完全是调查实录,甚至连篇调查报告都没有,但不论是花儿歌手访谈,还是花儿演唱曲谱,都显示出了良好的记录整理原则和内在清晰的文化逻辑,这无疑是得益于润平等学者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思考。几位作者就发表过多篇研究花儿和非遗文化的论文,如润平的《城镇化背景下花儿的保护与传承》、《花儿与诗经之比较》、《甘肃省岷县锁龙乡月露滩青苗会民俗事项考察》、《试析古羌族与汉民族的源流》等,我曾得读其论花儿的文章,不是经常见到的那种东抄西剽、套话废话堆砌起来的东西,不仅有新意,而且是学理性的表述,是有干货的学术论文。正是如此的学理素养做基础,才保证了调查实录扎实科学的可贵品质。

      总之,我觉得这部调查实录不仅厚重,而且科学,是岷县文广局以前所未有的魄力,精心组织专家调查组实实在在地调查记录整理出来的,具有很高的学术资料价值、文化传承保护价值,堪称是多年来少见的力作,为学理性保护传承花儿做出了示范。因此我由衷地表示赞赏和推荐,并做此序。

2016年4月28日于湟滨

作者为原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俗学会会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俗学博士、教授。

本文原载:《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编委会编:《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陶立璠]“非遗”保护语境下的宝卷研究 ——以《鹦哥宝卷》为例
下一条: ·[黄涛]作为民俗现象的民间语言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