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至2015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支持生态区建设了151个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2016年,通过中央财政安排2390万元,支持18个国家级生态区62个非遗传习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工作,并安排2520万元在生态区增设287个非遗传习点;2017年,继续支持生态区开展整体性保护和普及教育工作。
非遗记录工作也是非遗传承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部在前期调查记录基础上,开展了非遗抢救性记录,并逐渐总结经验,拓展确立了非遗记录工程。
为有效推动抢救性记录工作,自2013年开始,文化部在全国选取50个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试点,并着手组织起草制定相关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全面铺开提供了科学依据。2015年4月,文化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启动300名年满70周岁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逐年分步实施,争取“十三五”时期全面完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支持对839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一批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文化记忆得到记录和保存。
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基础上,文化部将非遗记录工程列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和传承实践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目前,文化部正在研究制定非遗记录工程总体方案,确定非遗记录工程的记录内容、实施步骤、成果形式、绩效评估、可持续机制等。
开拓现代化非遗传播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5年来,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各类国际性重大活动和会议中崭露头角,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各种类型的非遗展览、现场体验展台,时常作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打头阵”的文化活动而备受关注,精彩的非遗演出更是令前来参会的各国代表赞不绝口。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非遗也扮演重要角色。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太极、书法培训受热捧,中国传统年节、民俗活动得到广泛传播。
在国内,每逢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实践成果,营造了全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据统计,5年来全国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32万场次,参与观众5.4亿人次。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已连续10年举办6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已连续8年举办4届,丰富多彩的展示展演、学术研讨和技艺竞赛活动,展现了非遗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广泛开展的非遗进社区活动,提高了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同感、参与感,增强了传承实践的动力。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活动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舆论认为,在这样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传播活动中,很有可能走出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成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有力引领。
近年来,文化部十分重视探索构建常态化、专业化的非遗传播体系。今年8月底,文化部非遗司联合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举办了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播队伍,促进非遗保护多层次、多渠道传播。日前,由文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火热举行。来自近百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媒体代表200余人,分赴贵州、福建、山西、湖北,通过实地采访、亲身体验,深入报道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用多样化传播手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年10月16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