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结语
长期以来,布努瑶居住在信息闭塞、封闭偏僻的石山地区,又长期处于土司制下,过着刀耕火种的半定居、半迁徙的游耕生活,人们起居方式较简单,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乏味,传唱和讲述密洛陀不仅是布努瑶的精神慰籍,也是瑶民们平时忙里偷闲时的消遣娱乐方式及饭后的谈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教育的推行,外来主流文化的冲击,生活态度的改变,现代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不断冲击密洛陀史诗的文化生态环境,致使史诗的传承氛围由盛转衰,史诗与布努瑶人的关系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变化,最终导致了史诗传承过程中的裂变和价值认同的复杂化。史诗在不同代际之间的情感传递也变得越来越淡薄。
庆幸的是,在密洛陀史诗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传承制度发生裂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以蓝永红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文化自觉的布努瑶学者,为史诗的保护和传承呐喊呼吁。虽然蓝永红不能像其父辈那样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系统地学唱密洛陀,又因为是体制内的“国家干部”,他也失去了做巫公的资格。但是,由于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巫公世家,听着父亲的古歌长大,后来结识蓝正录,使他获得了思想认识上的飞跃,长达14年的《密洛陀古歌》搜集翻译和整理,让蓝永红真正体会到了“密洛陀是布努瑶的根,是布努瑶的精神支柱”的内涵。失火事件让蓝永红反思了本民族文化在快速变迁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存续和价值所在,传承密洛陀的落寞经历又让蓝永红自觉地担负起了史诗传承的责任。与密洛陀史诗的其他传承人相比,特殊的个人经历使蓝永红通晓史诗的宗教语言,熟悉史诗唱、讲的各种场合及其程序、仪式和其他规定。事实上,蓝永红是今天桂西北三个瑶族自治县唯一一个没有参加大还愿,不是“布西”却能完整了解密洛陀内容、能用宗教语唱全唱完密洛陀的人。他长年累月行走在各个瑶乡村寨,不仅掌握巫公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技艺水平,能够准确判断密洛陀古歌在布努瑶聚居地的存续和传承状况,而且目睹了布努瑶传统文化急剧衰败的残酷现实,这使他对本民族文化的当代走向和命运走向有着最切身的体会,从而对于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一些关于开发密洛陀文化的举措保持了自己的坚定立场。
密洛陀史诗的现代遭遇不是个案,而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史诗活态传承在当下的普遍存续状况。鉴于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根源在于史诗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学者们关于拯救史诗的建言也基本地放在保护或建构文化生态环境上。然而,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建构乃至重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政、经”的通力合作,甚至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深居桂西北红水河都阳山脉千山万弄的布努瑶,是最晚近被外界认知的一个瑶族支系。相比南岭和大瑶山盘瑶等支系研究的热力不减,至今仍是瑶学研究的处女地。从笔者近两年的调查来看,很少有学者能够进入布努瑶聚居地做田野工作,更没有发现其他学者对布努瑶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对某些议题或某些问题的持续关注。布努瑶的研究,几十年来主要靠布努瑶的地方学者或文化工作人员来苦苦支撑。因此,在这片几乎曾被世人遗忘的角落,只有蓝永红等少数布努瑶地方学者孤独地为保护史诗和本民族文化做着拯救的努力,距离形成官方支持、民间自觉、学术活跃,甚至文化公司和商业积极介入并形成合力的发展态势恐怕还有很长的路。
从人类历史发展和坚守文化多样性的立场来看,一个族群文化的消亡就是这个族群凝聚力的消散和自我个性的丧失。作为布努瑶的精神家园,密洛陀史诗在当代的保护、传承及其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甚至决定布努瑶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我。面对着现代化的摧枯拉朽和现代生活的诱惑,坚定要“走出大山”的布努瑶新一代,在不断改变生计方式和追求现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中,能否真正守护布努瑶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把史诗“完整地原原本本地传唱下去”,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巴莫曲布嫫.南方史诗传统与中国史诗学建设———钟敬文先生访谈录节选[J].民族艺术,2002,(4).
[2]李德虎.黔西北民族民间文学活态传承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3]蒙有义.密洛陀[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尹虎彬.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三十年[J].中国研究生学院学报,2009,(3).
[5]朝戈金.国际史诗学若干热点问题评析[A]./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6]高荷红.“书写型”传承人研究[J].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4.
[7]蓝怀昌,蓝书京,蒙通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
[8]张声震主编.密洛陀古歌(上)[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9]秦红增,韦茂繁.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0]汪立珍.史诗传承与生态环境———赫哲族街津口村“伊玛堪”的传承与生态环境[J].民族艺林,2013,(4).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