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覃琮]布努瑶密洛陀史诗的活态传承与文化自觉
  作者:覃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16 | 点击数:8233
 

      五 结语

      长期以来,布努瑶居住在信息闭塞、封闭偏僻的石山地区,又长期处于土司制下,过着刀耕火种的半定居、半迁徙的游耕生活,人们起居方式较简单,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乏味,传唱和讲述密洛陀不仅是布努瑶的精神慰籍,也是瑶民们平时忙里偷闲时的消遣娱乐方式及饭后的谈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教育的推行,外来主流文化的冲击,生活态度的改变,现代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不断冲击密洛陀史诗的文化生态环境,致使史诗的传承氛围由盛转衰,史诗与布努瑶人的关系发生了始料未及的变化,最终导致了史诗传承过程中的裂变和价值认同的复杂化。史诗在不同代际之间的情感传递也变得越来越淡薄。

      庆幸的是,在密洛陀史诗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传承制度发生裂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以蓝永红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文化自觉的布努瑶学者,为史诗的保护和传承呐喊呼吁。虽然蓝永红不能像其父辈那样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系统地学唱密洛陀,又因为是体制内的“国家干部”,他也失去了做巫公的资格。但是,由于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巫公世家,听着父亲的古歌长大,后来结识蓝正录,使他获得了思想认识上的飞跃,长达14年的《密洛陀古歌》搜集翻译和整理,让蓝永红真正体会到了“密洛陀是布努瑶的根,是布努瑶的精神支柱”的内涵。失火事件让蓝永红反思了本民族文化在快速变迁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存续和价值所在,传承密洛陀的落寞经历又让蓝永红自觉地担负起了史诗传承的责任。与密洛陀史诗的其他传承人相比,特殊的个人经历使蓝永红通晓史诗的宗教语言,熟悉史诗唱、讲的各种场合及其程序、仪式和其他规定。事实上,蓝永红是今天桂西北三个瑶族自治县唯一一个没有参加大还愿,不是“布西”却能完整了解密洛陀内容、能用宗教语唱全唱完密洛陀的人。他长年累月行走在各个瑶乡村寨,不仅掌握巫公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技艺水平,能够准确判断密洛陀古歌在布努瑶聚居地的存续和传承状况,而且目睹了布努瑶传统文化急剧衰败的残酷现实,这使他对本民族文化的当代走向和命运走向有着最切身的体会,从而对于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一些关于开发密洛陀文化的举措保持了自己的坚定立场。

      密洛陀史诗的现代遭遇不是个案,而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史诗活态传承在当下的普遍存续状况。鉴于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根源在于史诗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学者们关于拯救史诗的建言也基本地放在保护或建构文化生态环境上。然而,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建构乃至重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政、经”的通力合作,甚至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深居桂西北红水河都阳山脉千山万弄的布努瑶,是最晚近被外界认知的一个瑶族支系。相比南岭和大瑶山盘瑶等支系研究的热力不减,至今仍是瑶学研究的处女地。从笔者近两年的调查来看,很少有学者能够进入布努瑶聚居地做田野工作,更没有发现其他学者对布努瑶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对某些议题或某些问题的持续关注。布努瑶的研究,几十年来主要靠布努瑶的地方学者或文化工作人员来苦苦支撑。因此,在这片几乎曾被世人遗忘的角落,只有蓝永红等少数布努瑶地方学者孤独地为保护史诗和本民族文化做着拯救的努力,距离形成官方支持、民间自觉、学术活跃,甚至文化公司和商业积极介入并形成合力的发展态势恐怕还有很长的路。

      从人类历史发展和坚守文化多样性的立场来看,一个族群文化的消亡就是这个族群凝聚力的消散和自我个性的丧失。作为布努瑶的精神家园,密洛陀史诗在当代的保护、传承及其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甚至决定布努瑶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我。面对着现代化的摧枯拉朽和现代生活的诱惑,坚定要“走出大山”的布努瑶新一代,在不断改变生计方式和追求现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中,能否真正守护布努瑶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把史诗“完整地原原本本地传唱下去”,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巴莫曲布嫫.南方史诗传统与中国史诗学建设———钟敬文先生访谈录节选[J].民族艺术,2002,(4).

     [2]李德虎.黔西北民族民间文学活态传承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3]蒙有义.密洛陀[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尹虎彬.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三十年[J].中国研究生学院学报,2009,(3).

     [5]朝戈金.国际史诗学若干热点问题评析[A]./走向新范式的中国民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6]高荷红.“书写型”传承人研究[J].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4.

     [7]蓝怀昌,蓝书京,蒙通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

     [8]张声震主编.密洛陀古歌(上)[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9]秦红增,韦茂繁.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0]汪立珍.史诗传承与生态环境———赫哲族街津口村“伊玛堪”的传承与生态环境[J].民族艺林,2013,(4).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韦杨波]“刘三姐歌谣”考辨——兼谈作为非遗的“刘三姐歌谣”的保护与传承
下一条: ·[陈岗龙]《娜仁格日勒的故事》和《琵琶记》比较研究
   相关链接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常国毅 马知遥]数字时代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审思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艳 罗钰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视频平台的活态传承与破圈传播·[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
·[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
·[李牧]民俗的表演性:表演理论、活态传承与公共文化实践·[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
·[崔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孙发成]传统工艺活态保护中的“身体”价值与“活态”空间
·中国与澳大利亚少数民族及原住民文学”学术研讨会在贵州举行·推动曲艺活态传承的有力举措
·活态传承京剧舞台脸谱艺术·[戚晓萍]论民歌“花儿”在松鸣岩区域的活态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