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气收天地广——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作者:国家非遗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08 | 点击数:2446
 

 图1 雁南飞(来源:网络)

       节气概说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时间在公历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今年的寒露时间是2017年10月8日(农历丁酉年八月十九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鸿雁排列成队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而贝壳的条纹、颜色与雀鸟相似,以为是雀鸟变成的;此时菊花普遍开放。

图2 坝上秋色(摄影:江晓雯)

      寒露节气是天气转凉的象征,如俗语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南方地区气温持续下降,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也开始飘雪。海南和西南地区此时一般是秋雨连绵,少数年份江淮和江南地区也会出现阴雨,对秋收秋种有一定影响。

      农事农谚

      对于农民来说,寒露是带来丰收喜悦的节气,秋收作物先后成熟。此时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如棉花处于收获集中期,精收细摘是优质的保障。淮北地区陆续进入油菜、蚕豆等作物的适宜播种期,农人须抓紧有利天气播种。正如农谚所说:“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

图3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来源:网络)

      寒露后,雨季结束,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之一。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可能会造成交通阻塞,危害畜牧业生产,需注意减灾、防灾。

      与寒露节气相关的农谚摘录如下:

菊花开,麦出来。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

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捕捞成鱼上市卖,留得小苗莫伤害。

图4 水彩画《菊韵》( 作者:广舆)


      节气习俗

      登高赏菊

      寒露时节,露水增多,而且气温更低。此时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是深秋,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寒露和霜降节气,时值农历九月,人们一直保持着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山区层林尽染,游人登高远眺,心旷神怡。农历九月又称菊月,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登高赏菊成了这个时节的乐事雅事。

      斗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蟋蟀的高潮期。蟋蟀也叫促织,听见蟋蟀叫通常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也就是“促织鸣,懒妇惊”,《诗经·七月》中的“九月授衣”也是这个意思。

图5 斗蟋蟀 (来源:网络)

      秋钓边

      在南方,寒露节气炎热已退,阳光和煦,不仅适宜出游、赏菊,也是钓鱼的好时节。此时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晒不透,鱼会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因此有“秋钓边”的说法。

      饮菊花酒

      寒露节气接近重阳节,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一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也称作“长寿酒”,味道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等功效,饮菊花酒也寄托着人们祛灾祈福的愿望。

      喝寒露茶

      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习惯。寒露前后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叫作“正秋茶”,秋茶中以此茶为最佳。通常说春茶鲜嫩,不经泡,夏茶干涩味苦,秋茶最好,香气高长。秋茶收获上市正值寒露时节,天气凉爽,泥土和空气中的水分少,使得秋茶更加馥郁芳香。

图6 葡萄丰收季(来源:网络)


      节气养生

      寒露时节,饮食养生需在平衡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此时宜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肉类、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少食辛辣,宜吃各种时令水果,包括梨、葡萄、苹果、桃等。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菊黄蟹肥,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凉热交替之时,人们需要随着气温的早晚变化逐渐增添衣服。常说的“春捂秋冻”,是指健康人群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凉有利于提高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7-10-08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黄美龄]寒露:鸿雁南飞,遍地冷露
下一条: ·[韩雷]暧昧的传统节日保护
   相关链接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
·[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
·[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高洁宜]由俗至礼:探析乡村移风易俗中的贺号习俗·[陈爱国]蚕桑习俗中的“蚕花”考释:基于蚕虫“生命力”的视角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李悦]中国的节庆习俗与民族时令戏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洪娟]中古敦煌祈赛习俗观见敦煌与西域之文化关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