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一带一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一带一路

[朱刚]“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作者:朱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3 | 点击数:14118
 

      四、余论:朝向实质性的国际合作

      综上所述,在2003《公约》框架下,联合申报为参与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机制和互动平台。但联合申报并非一蹴而就,而往往会面临更多意想不到的挑战,这是在思考今后的联合申报及其可能性路径的同时,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29]此外,国际合作绝非联合申报这一条路径可走,我们当有更多的选择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思路就是要实现跨体系的国际合作,而且中国政府也一再强调这种合作必须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秉持平等开放、和谐包容的原则,以市场运作实现互利共赢。[30]如果说政治、经济上的跨体系合作可以通过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地缘政治、各国经济增长等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衡量,那么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互鉴乃至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理解,相对而言将面临较大的挑战,这也是国内外专家在评价“一带一路”倡议时达成的若干共识之一。换言之,文化上的和谐、对话,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并非处于从属地位。如果仅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注重从文化和睦、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角度出发加强沿线各国之间的深度交流,那么“五通”和“五路”在未来的发展或许也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在实践层面,利益共同体的概念或目标应该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正如我们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联合申报项目中所观察到的,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上的矛盾导致文化上的合作沦为一纸空谈,其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政治斗争的附庸和牺牲品。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问题必将存有缓和的可能性。只有在利益共同体的意义上建设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解除彼此之间的政治猜忌和经济封锁,与各国人民息息相关的各项事业才有推进的可能性。反过来说,这也将是“一带一路”倡议为欧亚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际合作带来的重要契机。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一样是跨越不同地理区域和民族文化的,我们不能忽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儒家秉持温和的中庸之观念,至少在目前来看不具备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在长期的跨文化传播中形成的比肩之势,这将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之后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31] 笔者并不同意这种非要“比个高低”的看法,毕竟文化间乃至宗教的平等对话才真正有助于沟通和合作。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深入合作与互动交流,不仅是一种站在全人类高度对沿线各国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的尊重和欣赏,也是致力于共同保护人类遗产的切实行动。更为重要的是,在2003《公约》搭建的国际合作机制中,促进文化间对话,提升文化活力,弘扬保护文化多样性,顺应各国民众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就有助于营造美美与共的合作氛围。立足于一些具有前瞻意义的案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阐扬利益共同体意义上的文化包容性,应该能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实施提供有益的话语空间。

      注 释

      ①由于表格字数所限,该表中的申报国名称一律采取了简称形式。部分项目的汉文名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根据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项目英文目录组织翻译的。需要说明的是,负责申报文本技术审核的2003 年《公约》秘书处以短横线连接联合申报的相关国家,并以国名全称的英文首字母排序,表明这些国家的平等与合作,但打头的第一个国家并不都是牵头联合申报的国家,这里我们一仍其旧。

      参考文献:

      [1] 李彤彤“. 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交流研究[D].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1.

      [2] 蒋希蘅,程国强.国内外专家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看法和建议综述[J].中国外资,2014,19(10):30-33.

      [3][31] 张亚光“. 一带一路”: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J].东南学术,2016,(3):10-17.

      [4][5] 汪晖.两洋之间的文明(上)[J].经济导刊,2015,(8):12-21.

      [6] 张亚光“. 一带一路”的历史转换与现实思考[J].经济科学,2015,(3):12-15.

      [7] 宋国友“. 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与中国经济外交新发展[J].国际观察,2015,147,(4):22-34.

      [8] 张亚光“. 一带一路”: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J]. 东南学术,2016,(3):10-17.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 国家发改委网站.http://www.ndrc.gov.cn/gzdt/201503/t20150330_669162.html,2015-03-30 /2017-06-25.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 巴黎:教科文组织,2003,第一章第一条.转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编. 2003 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本文件(2016 年版本)[Z]. 巴黎:教科文组织,2016,5.

      [11] 同上,第一章第二条。

      [12][13] Blake,Janet. UNESCO’s 2003 Convention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Implications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s in “Safeguarding.”In Smith,Laurajane & Natsuko,Akagawa eds. Intangible Heritage[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45-73.

      [14] UNESCO. Aide-Mémoire for Completing a Nomination to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For 2016 and Later Nominations [EB/OL]. https://ich.unesco.org/doc/src/ICH-02-2016_aide-mémoire-EN.doc,para.38. date accessed:2017-06-15.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Z].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编.2003 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本文件(2016 年版本)[Z]. 巴黎:教科文组织,2016,28.

      [16] UNESCO. Mechanism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to Encourage Multinational Nominations (ITH/12/7.COM/14),Documents for the Seventh Sess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7.COM). [EB/OL]. https://ich.unesco.org/doc/src/ITH-12-7.COM-14-EN.doc,date accessed:2017-06-15.

      [17][19] 详见郭翠潇“. 一带一路”国家非遗名录项目数据统计与可视化分析[J].民族文学研究,2017,(5).

      [18] 上述资料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官方网站非物质文化遗产频道的统计数据. UNESCO. Browse the Lis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Register of good safeguarding practices[EB/OL]. https://ich.unesco.org/en/lists?multinational=2&display1=candidature_typeID#tabs,date accessed:2017-06-15.

      [20] 孙超.我们是谁?——塔吉克斯坦的认同政治[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1):21-30.

      [21][28] 李琪“. 冷战”与困境: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关系走向[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1):46-54.

      [22][23][27] Adams,Laura. Ethnicity and the Politics of Heritage in Uzbekistan [J]. Central Asian Survey,2013:32(2),115-133.

      [24] Levin,Theodore. The Hundred Thousand Fools of God:Musical Travels in Central Asia (and Queens,New York)[M].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46.

      [25] Merchant Henson,Tanya H. Constructing Musical Tradition in Uzbek Institutions [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2006,(3249427):218.

      [26] Spinetti,Federico. Open Borders,Tradition and Tajik Popular Music:Questions of Aesthetics,Identity and Political Economy[J]. Ethnomusicology Forum. 2005,14(2):185- 211.

      [29] 有关联合申报的相关讨论,可参考同期专栏文章:朝戈金“.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J].西北民族研究,2017,(3).

      [30]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 国家发改委网站.http://www.ndrc.gov.cn/gzdt/201503/t20150330_669162.html,2015-03-30 /2017-06-25.

本文原载:《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热依汗·卡德尔]“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明互鉴与遗产共享
下一条: ·[郝苏民]“一带一路”视野里的回望与自我担当的心声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