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唐宋时期是中国笔记小说大量出现的时期。这一创作形式的出现,大大改进了以往记录历史、生活事件的方式,使所谓“稗官野史”成为正史的补充,也为研究历代风俗的变迁提供了充足的资料。
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创作样式,其特点是兼有散文、随笔、笔谈和小说特征。这一创作样式给写作带来自由发挥的空间。依靠它,作者可以自由地叙述历史上和身边发生的事情,乃至琐事,既有叙事又有议论,可以表达作者的独立思考和观点。读历代笔记小说,对民俗学研究可以获得正史记载以外的,同样具有信史功能的资料。其中的口头民间文学记录,民俗资料的汇集,更是弥足珍贵的文献宝库。笔记小说一般具有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纪、随笔特色,内容十分驳杂。举凡天文地理、典章制度、草木鱼虫、风俗民情、鬼怪神仙、笑谈传奇,逸闻趣事无所不包,内容十分驳杂。治史者可以用野史资料辨证正史阙失,治文者可以利用志人资料领略文坛的时代风气和文学源流嬗变,治民俗者可以考察时代风俗,书写民众生活史。
唐宋笔记小说中,宋代著作可谓蔚为大观,其中不少作品常被民俗学研究者所引用。代表性的作品有《齐东野语》(周密)、《邵氏闻见录》(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邵博)。《老学庵笔记》(陆游)、《云麓漫钞》(赵彦卫)。《鸡肋编》(庄绰)、《东京梦华录》(孟元老)、《梦梁录》(吴自牧)、《梦溪笔谈》(沈括)、《西湖老人繁盛录》、《醉翁谈录》(罗烨)、《岁时广记》(陈元靓)、《都城纪胜》(耐得翁)、《武林旧事》(周密)等。但对宋代风俗记载较为详尽者,首推《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和《岁时广记》等著作。
《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生平事迹不见他书记载。仅能据其自撰的《东京梦华录》序,了解其生平大概。元老号幽兰居士﹐原名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孟昌龄的族人。生于北宋末年﹐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随其父到东京﹐至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北宋覆亡后南逃﹐在东京共生活了二十三年。其在江南数十年间,寂寞失落中也时常暗想当年东京的繁华,在与年轻人谈及东京当时繁华时,年轻人“往往妄生不然”。为了不使谈论东京风俗者失于事实,让后人开卷能睹东京当时之盛况,绍兴十七年,孟元老追忆东京当年繁华,编次成集,於南宋绍兴十七年撰成《东京梦华录》。孟元老卒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以后,终年在六十岁上下,具体时间已不可考。
《东京梦华录》是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公元1102—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凡十卷,约三万言。宋代从建国到宋徽宗后期,社会经济经过一个半世纪的长足发展,进入了空前的繁荣。开封在唐末称汴州,是五代梁、晋、汉、周的都城。北宋统一,仍建都于此,也称为汴京或东京。
《东京梦华录》所记大致包括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以及当时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正如孟元老在自序中记载当年东京的繁胜:“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特别是该书卷二、卷三、卷四记述东京市易的繁华,仅各种行业就有:姜行、纱行、牛行、马行、果子行、鱼行、米行、肉行、南猪行、北猪行、大货行、小货行、布行、邸店、堆垛场、酒楼、食店、茶坊、酒店、客店、瓠羹店、馒头店、面店、煎饼店、瓦子、妓院、杂物铺、药铺、金银铺、彩帛铺、染店、珠子铺、香药铺、靴店等三十多行,这虽不是全部,但也可见东京商业习俗之一斑。
《东京梦华录》在记述各类民俗事象时,不厌其烦,详细铺陈,使东京的宫廷礼仪、商业习俗、饮食习俗、婚丧事宜、节日习俗、百戏杂陈、勾栏伎艺一一呈现,这对宋代都市民俗的研究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东京梦华录》一书自从南宋初年在临安刊行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许多研究者将该书与《清明上河图》视同姐妹之作,认为二者对考察研究北宋城市经济发展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东京梦华录》所开创的以笔记形式描述城市风土人情、掌故名物的写作风格,为宋代另外几部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都市风貌的著作《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等所借鉴,影响深远。
《梦粱录》,吴自牧著,共二十卷。成书于南宋末年,叙述整个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浙江杭州)情况,而尤详于淳至、咸淳之间(公元1241—1274年),其中记录了不少关于民俗和民艺的材料。是一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关于作者,只知是南宋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
《梦粱录》成书于南宋末年,是一部怀旧之作,笔法仿照《东京梦华录》直叙南宋都城临安往日的繁盛。作者在该书《序》中道出写作的缘由:“昔人卧一炊顷,而平生事业扬历皆遍,及觉,则依然故吾,始知其为梦也,因谓之:黄粱梦,矧时异事殊,城池苑囿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畴昔哉。缅怀往事,殆犹梦也,名曰《梦粱录》云,脱有遗阙,识者幸改正之,毋哂。甲戌岁中秋日钱塘吴自牧书。”往事如烟,这就是作者书写时的心情。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