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俗场是否可以“恢复”“再生”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传统民间文学演述民俗场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民间文学作品的活态传承、传承人的养成,又离不开民俗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民俗场的“恢复”“再生”方面作些努力呢?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在某些领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首先,最为 理想的方 法是,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尽量恢复民俗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一些庙会、传统仪式、歌会陆续得以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为民间文学作品提供了演述的场所,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上文所述的赞神歌,在吴语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因为它与民间信仰活动关系密切,1949年后列入封建迷信被禁止。虽然民间仍然有少数人悄悄进行,如渔民们届时会将渔船停靠在偏僻的水域,在船上举行祭祀演唱活动,但毕竟规模小、参与人数少,更重要的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下,信众群体自身也认为这是迷信活动,长此以往,赞神歌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伴随着民间信仰的恢复,赞神歌的演唱才逐渐从“地下”走向“地上”,在庙会活动中公开演唱。直到被认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赞神歌的演唱才步入了正常轨道。这些年来,许多地方的赞神歌演唱活动相当活跃,如笔者在莲泗荡刘王庙庙会调查时发现,每年参与的赞神歌歌班达十几班,分别在庙宇的东西厢房、庙外水面的船上以及租借庙外的农家演唱。由此可见,只要民间文学演述的民俗场能够恢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间文学就可以传承。
其次,有些民俗场不可能再恢复,但可以采 用“移植”的方法,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间文学演述民俗场。如旧时在江苏吴江县的垂虹桥上每年都有赛歌会,著名歌手赵永明在《山歌勿唱忘记多》中唱道:“山歌勿唱忘记多/搜搜索索还有十万八千九淘箩/吭嗨吭嗨扛到吴江东门格座垂虹桥浪去唱/压坍仔格桥墩塞满东太湖。”在当地老年歌手中相传有这样的说法:如果要想唱山歌成 名,必须到垂虹桥上唱歌。可见垂虹桥当年影响之大。又如,位于浙江嘉善县陶庄乡的夏墓荡,水域面积3500多亩,水面开阔,每年夏天的夜晚,四面八方的乡民都会划着船来到这里乘凉,然后开始唱山歌,以对歌的形式为主,谁接唱最多谁赢。歌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时至今日,这些民俗场已不可能再恢复,但这种赛歌、对歌的形式,可以引入民众生活以及新的民俗活动中。目前,各地都十分 重视恢复 传统的民俗节日、庙会等,但总体内容不够丰富,充分运用当地的民间文学资源,哪怕是采用“借用”“组合”的形式,都可以充实民俗活动的内涵,同时也可以促进民间文学的传承。如上海市杨浦区南码头街道将旧时的码头号子排成节目,在社区组织的夏季纳凉等活动中表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再次,利用文化场所“再生”民间文学演述民俗场。目前,各地都在大力加强群众文化场所的建设,如在街道社区设立文体中心,在乡村建设文化礼堂等。讲故事、唱山歌、说书等民间文学演述活动可以进驻这些场所,一方面,丰富群众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民间文学的活态传承。例如,“上海故事 汇”在 这 方 面 已 经 取 得 了 良 好 的 效 果。2012年,“上海故事汇”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策划创办,群艺馆为“上海故事汇”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民间文艺家协会提供故事作品和故事员。截至2017年1月1日,已举办了128期。创办初期,每双周日下午1点30分在上海群艺馆三楼报告厅举行,能容纳150人左右。因为深受听众喜爱,自 2013 年起,又分别开设了虹桥故事汇”“枫林故事汇”“川沙故事汇”“山阳故事汇”“曹路故事汇”等五个分会场。“上海故事汇”经典的开场方式是主持人结合时事进行脱口秀,引入开场白及中间串词,3~4位故事员上台讲演历史传奇、传统故事、都市传说或新故事,全场讲演使用沪语。除了台上故事员讲故事,同时也鼓励台下的听众上台演讲。当“上海故事汇”举办至第 100 场时,《解放日报》有如下的报道:“‘上海故事汇近日在市群艺馆迎来第100场。3年半时间,众多名家来到故事汇,讲演300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观众累计达2万多人次。……一开张就大受欢迎,几乎场场爆满。”目前,“上海故事汇”已坚持了近5年,每个场次听众有增无减。可见,即使是在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讲故事仍然有听众,仍然受民众的喜爱。因此,在社区文体中心、乡村文化礼堂中引入民间文学演述内容,应该说是具有广阔前景的。
最后,客观地评价民俗表演。目前,在一些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游客,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包括民间文学作品的演述。如在绍兴、周庄的游船上,船工会唱民歌,并收取一些费用。事实上,这种民俗“表演”客观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也可以培养新的传承 人,不失为一 种新的民 俗场类 型。目前的问题是缺乏引导和指导,表演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能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培训,使之真正了解当地的民歌,掌握民歌的演唱技巧,并鼓励他们与游客互动,其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对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中民俗场问题的初步探讨。民间文学类非遗的活态传承,离不开其演述的民俗场。这 种民俗场在 历 史上是自 发形成的,今天也有可能自发形成,但从保护传承的迫切性角度考虑,各级文化部门应该着力培养新的民俗场,让民间文学在民俗场的演述中获得生命力。
(注释与参考文献请参见原文)
本文原载:《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