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喻学才]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祖饯风俗
  作者:喻学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7 | 点击数:10853
 

      三 中国古代旅游神之祭祀

      在中国古代,打仗和祭祀是国家的大事。人们出行,也是要祭祀的。“将行者,有祖道。一曰祀行,言祭祀道路之神以祈也。”“祖道”就是祭祀道路之神。“祀行”和祖道意思一样。这种祭祀道路之神的目的很明确,希望能祈福避灾。

      古代的行神或祖神祭祀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軷”(ba)。《诗经》毛注认为:“軷,谓祭道路之神。軷本山行之名。道路有阻险,故封土为山象。伏牲其上。天子用犬,诸侯羊,卿大夫酒脯。既祭处者于是饯之,饮于其侧。礼毕,乘车轹之而去,喻无险难也。”軷是古人出门之前祭祀道路之神的一种仪式的名称。軷最初是山行为祈祷平安而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后来成为所有出行之前的一种通用仪式。名称仍沿用軷不变。具体的做法是:在平地上堆土为小山的形状,将有关祭祀物品放在小土堆上。祭祀完毕后,送行者和被送者就可以吃掉这些食品。这些用于祭祀道路之神的食品,按照送行人和被送行人的身份级别而各有不同:天子出行时放在小土堆上的是一只犬,诸侯出行时则是一只羊,卿大夫出行只需在上面放点酒和干肉即可。吃完喝完后,就驾车碾过小土堆,比喻前途没有难得倒他们的艰难险阻。这就是我国朋友离别设宴践行这一文化传统的由来。

      《汉书》注的讲法有些差别,《汉书》载:黄帝之子纍祖,好远游,而死于道。故后人祭以为行神。今案凡祭皆祭其神而以人鬼配。如社稷则祭土谷之神而以后土弃配。然则軷祭则祭道路之神或以累祖配也。 按照《汉书》颜师古注的讲法,黄帝的儿子累祖和共工的儿子修都是人,不是神。祭祀行神或道路之神时,他们只是选来配祭行神或道路之神的古代人物而已。

      南朝学者崔灵恩云:“宫内之軷,祭古之行神;城外之軷,祭山川与道路之神。”若然,则行神的祭祀还有宫内祭祀和城外祭祀的区别。宫内之軷的祭祀场地规制是:“行,在庙门外之西为軷:壤厚二寸,广五尺,轮四尺。”估计行神祭祀,只有国家有大动作,如出门远征,或派人出去祭祀名山大川,或国将不保,带有告别意味的时候,才会举办这样的仪式。《周礼》的注释者之所以不讲“宫内之軷”的具体祭祀细节,当属蒙后省略的原因,因为在随后对“城外之軷”的介绍中就十分的详细了,甚至连祭祀完毕大家就在祭祀场所旁边饮酒吃肉是为饯别,这样的细节都讲到了。

      軷,属于周礼五种祭祀制度之一。简称“五祀”。宋儒朱熹师生之间也曾讨论过《周礼》中的五祀制度:“叔器问五祀祭行之义,曰:‘行,堂涂也。古人无廊屋,只于堂阶下取两条路。五祀虽分四时祭,然出则独祭行。及出门,又有一祭。作两小山于门前,烹狗置之山上。祭毕,却就山边吃却。推车从两山间过,盖取跋履山川之义’”。朱熹师生不知何据,说要堆两座小土山。

      祖神和行神,古人认为其实是一回事。祭祀模式是:“北面设主于軷上。既祭,彻之。更陈鼎爼,而迎尸。盖祖道本祭行神,当亦有迎尸之礼。祖在城门外,行在庙门外之西。礼虽不同,其神一也。”需要说明的是,清人惠士奇提到了“宫内之軷”的祭祀程序。首先是筑坛即“壤厚二寸,广五尺,轮四尺”。其次是在坛之北面设置木主。“木主之状:四方,穿中央以达四方。天子长尺二寸,诸侯长尺,皆刻谥于其背”。“迎尸”是古代祭祀礼仪中的环节。如以巫代神,接受礼拜。“木主”,就是上面写有被祭祀者名讳的玉版或木版。祭祀完毕,即开始饯别程序“更陈鼎爼”,也就是重新布置杯盘碗筷,还要装模作样去迎接一个由活人装扮的祖神(古人称这种有替代性意味的人叫“尸”)如果说前面的祭祀是犒劳祖神,则后面的酒席就是饯别行者。軷又名“祖”。《聘礼》及《诗》云“出祖”是也,又名“道”。《曾子问》云“道而出”是也。所谓“出祖”,就是出行之前祭祀祖神或曰道路之神。所谓“道而出”者,就是祖祭道神而后出行的意思。在清代官方典章制度中,凡出师、出使等与旅行有关的大事,朝廷都会“遣祭道路之神,而所过名山大川,咸遣官致祭如礼。”一般出行“前期三日遣官各一人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太岁,如常仪”。届日遣官致祭道路之神于天安门外。当然还有祭祀炮神等仪式。清代康熙皇帝征讨噶尔丹凯旋回京时遣官致祭道路之神,祭坛就选在天安门前。 所遣祭祀官为副都御史席密图。其《祭道路之神文》曰:“惟神翊卫周庐,肃清跸路。师中助顺,塞外宣威。朕兹亲莅边方,扫除狡寇。惟神黙佑,利导前驱。特遣专官,虔申禋祀。尚飨!”与之相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道路之神祭祀程序则简单许多。在古希腊,人们为了表示对雅努斯的敬意,会在他的雕像前焚香,会用花环和新采来的月桂枝装饰他的雕像。在古罗马时期,无论是对神格高级的大旅游神如赫尔墨斯和墨丘利,还是对家庭供奉的小旅游神拉瑞斯,基本都是向神祷告并用花环装饰他们的神像。只有对灶神才会专门配置饭碗,经常举行类似中国家庭祭祀供饭式的仪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陈恩维]“走百病”民俗的渊源与流变
下一条: ·[陈来]殷商的祭祀宗教与西周的天命信仰
   相关链接
·[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
·[文忠祥]“赋魅”自然:昆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问题思考·[孟令玉]乡土变迁下的家族发展
·[刘天佐]从“四时历”到“四时主”再到“天老爷”:“四时主”信仰与祭祀传统的演变·[江晨怡]以“保”为家:明清以来台州松门卫城的信仰空间研究
·[徐永安 杜高琴]十堰市东岳古台民间祭祀盛衰记(调查报告)·[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刘晨]帝王亲祀后土考辨·[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李一]薄下的祭祀圈:基于鲁中草庙寺进香礼簿的个案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
·[吴裕成]朱衣神述略·[赖婷]神圣与凡俗:福州猴神信仰的多元面向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
·[张洁]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的再造·[扎西卓玛]中国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探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