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旅游神”即与交通、道路、出行相关的神祇。在中国,有“行神”“道神”“路神”“道路之神”等叫法。为了表述方便,统一称“旅游神”。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中国以及其它地区均产生过旅游之神,并且形成了祭祀这些神祇的仪式、制度、风俗和文化。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其衍生出的祖饯习俗在完整性、普遍性、等级制、规范性和延续性等方面均具有独特性。
关键词:旅游神;祭祀;崇拜;风俗;祖饯
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各地都有过神话时代。自从人类直立行走以来,行路、外出总是必须的。在神话时代,人类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约而同都创造出了交通之神、道路之神、行神等跟人们出行相关的神祇,并形成了祭祀这些神祇的仪式、制度、风俗和文化。中国自古以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凡有出师、出使、出行、出游等事项,均有祭拜相关神祇的惯例(当然,在祭祀的规格、仪轨上,帝王与百姓有异)或者从事相关的饯行仪式和活动。直到今天,中国民间还有为亲朋出行“饯行”、为亲朋回归“接风”的习俗,其源盖出于此。古希腊的道路之神或曰旅游之神名“雅努斯”(Janus),古罗马时代的道路之神名“赫尔莫斯”(Hermes)。中国古代神话系统中的道路之神则有“累祖”和“修”两位。本文所论“旅游神”即指与交通、道路、出行相关的神祇。
应该说明的是,“旅游”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信史时代的小众旅游阶段和我们当下正在经历的大众旅游阶段所拥有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有“失其本居而寄他方”的特点。但不同点在于,小众旅游时代的旅游是旅游主体直接跟旅游客体打交道。也就是说,旅游者要想问奇于名山大川,只有自己解决沿途所需交通食宿等问题,没有专门的中介机构为之服务。而在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在打交道过程中,旅游介体的作用则十分突出。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这种多媒体又逐渐取代传统的旅游介体,即所谓“线上”取代“线下”。
一 中国古代的旅游神
东汉学者崔实的《四民月令》云:“祖,道神也。黄帝之子好远游,死道路。故祀以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祖者,徂也。”黄帝和共工都是中国历史传说时代的人物。
黄帝(前2717-前2599),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 “人文初祖”,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因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的伟绩而被载入史册。共工是黄帝后裔,曾因争帝与颛顼相战,“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若论辈分,累祖应该是修的曾祖父辈。颜师古云:“祖者,送行之祭。昔黄帝之子累祖好远游而死于道,故后人祭之以为行神。”按照崔灵恩的讲法以及颜师古的注释,则修和累祖两人虽均被祭祀为神,但还是略有区别的:修被祭祀为道路之神,而累祖则被祭祀为行神。后世旅行者祭祀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旅行顺利,但道路之神侧重自然环境方面,而行神则更侧重旅行者方面。
二 古希腊罗马的旅游神
和古希腊的道路之神雅努斯不同,我国古代的累祖也好,修也好,人们怀念他们,祭祀他们,赋予他们的职责很单一,即为人们外出旅行赐福免灾。而雅努斯则不同,他除了每天负责开、关天门,担当门神的角色外,还有旅游神的使命,即保护旅行者的安全并护佑军队,关注士兵的出征。雅努斯还是一个开始之神,因为年月日都是他创造的,所以世间百姓凡属要做一件事,在开端之前,都要找他祈祷。赫尔墨斯是宙斯(Zeus)与阿特拉斯(Atlas)之女迈亚(Maia)的儿子,身穿长衣和披衫,头戴帽子(有时是带翅的盔形帽),足登飞行鞋,手持盘蛇的短杖,可以使人昏睡或从梦中醒来。他是畜牧之神、旅者之神、偷盗之神、贸易之神,发明了七弦琴、钻木取火等。赫尔墨斯是古罗马神话中的旅游神,举凡畜牧、旅行、偷盗、贸易、战争、音乐等,他都要管。《荷马诗颂》里描述他是一个“变化多端、圆滑机灵的盗贼,他带给人梦境,是夜的守望者,门外的小偷,在长生不老的众神里最先展示善意的人”。因为他行走如飞,所以成为在奥林匹斯山担任宙斯和诸神之间传令的使者,为诸神传送消息并完成宙斯交给他的各种任务。墨丘利(Mercurius)在罗马神话中是朱庇特(Jupiter)与女神迈亚(Maia)所生的儿子,担任诸神的使者和传译,又是司畜牧、商业、交通旅游和体育运动的神,还是小偷们所崇拜的神。他是朱庇特最忠实的信使,为朱庇特传送消息,并完成朱庇特交给他的各种任务。他行走敏捷,精力充沛,多才多艺。他的原型就是“赫尔墨斯”。在古罗马,每个家庭还有类似中国灶神的小神———拉瑞斯(Laris)。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