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一带一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一带一路

[谢中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作者:谢中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4 | 点击数:12585
 

      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与非遗的关系源远流长,“一带一路”建设也与沿线非遗保护互惠互助、互为支持。目前沿线非遗保护已经启动,并积累了较为扎实的实践经验,但仍存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现实困境。特别是在我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存在官方热民间冷、国内热国外冷的境况。在这种背景下推动“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保护,以非遗反哺“一带一路”发展,唯有秉承“平等、互利、共赢”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营构自下而上、内外联应、共同参与的局面,通过系统、可行的实践方略,方能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非遗保护的良好互动中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M]/ /李光谟.李济与清华.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47.

      [2]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0,(2) .

      [3][苏]C. N. 鲁金科. 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J]. 潘孟陶,译. 考古学报,1957,(2) .

      [4] 张星烺.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第六册) [G]. 北京: 中华书局,1979 ∶ 9.

      [5][意]玛丽亚·切亚拉·赞尼尼,[荷]吉姆·托马斯·威廉姆·斯图曼. “一带一路”倡议: 致力于打造文化认同的一项宏伟社会工程[J].计奕,译.欧洲研究,2015,(6) .

      [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 吴壑人,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6.

      [7]范周.“一带一路”的文化遗产价值体现与保护利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 .

      [8] 宋俊华.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非遗保护机制创新[J].文化遗产,2016,( 4) .

      [9] 李华成.“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选择与优化[J].青海社会科学,2016,(3) .

      [10]张劲盛.长歌一曲向天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J].世界遗产,2016,(7) .

      [11]程殿梅. 俄罗斯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J]. 民俗研究,2015,(1) .

      [12]国季. 解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透视中国在国际层面履约现状[J]. 文化月刊,2011,(7) .

      [13][印尼]高拉·曼卡卡利达迪普. 保护印度尼西亚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系统、保护计划、相关活动及其所出现的问题[J]. 白羲,译. 民间文化论坛,2012,(4) .

      [14]高轩,冯泽华. 中国与东南亚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制度构建机遇[J].东南亚研究,2015(4) .

      [15]高轩. “一带一路”战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侨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构建[J].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7) .

      [16][美]拉里·A. 萨默瓦,理查德·E. 波特. 跨文化传播[M]. 周琪,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2.

      [17]李希光. “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与丝绸之路文化复兴[J].当代传播,2015,(6).

      [18]葛剑雄. 存在与影响: 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J]. 思想战线,2016,(5).

本文原载:《理论导刊》2017年第7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邹明华]节日文化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纽带
下一条: ·[朝戈金]“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链接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程瑶]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界定
·[陈佳慧 陈泽童 王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性别平等实践·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
·[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
·[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