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一带一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一带一路

[谢中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作者:谢中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4 | 点击数:11227
 

      摘    要:“一带一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源远流长,沿线“非遗”为“一带一路”提供文化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沿线“非遗”保护新机遇,两者互利互惠。目前,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联合申报世界非遗、实施非遗的跨国界跨区域传播展演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由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制定“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保护规划,成立区域性的共享非遗保护组织,加大沿线非遗的普查、认定与申报,持续推进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和共享,以“非遗+”策略夯实沿线非遗保护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努力,以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非遗保护的良好互动与共赢。

      关键词:"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交流;互利共赢

     作者简介:谢中元( 1979 — ) ,男,湖北宜昌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先后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的演讲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的战略倡议以来,“一带一路”被作为一种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双边机制、打造区域合作平台的理念构想广泛推行。这个具有高度文化融合特质的人类交流史实,正被广泛用以激励沿线国家建立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近年来学界对“一带一路”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一带一路”建设尤需“文化先行”达成了广泛共识,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坚实支撑。但是,对于“一带一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关联问题还鲜有论及,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一带一路”与“非遗”关系溯源

      我国提出构建的“一带一路”来自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实指起始于中国,连接亚、非、欧洲的古代商贸路线。“丝绸之路”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在《中国》一书中提出,他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 此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 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 线”称为“Seidenstrassen”,也即英文表述的“SilkRoad”,译成汉文即为“丝绸之路”。它最初用于运输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并伴随着草原游牧民族的往返迁徙和近代航海的地理探险形塑而成。从表面上看,这条商路上运送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金属、纸张等都属于物质商品,而深层次上传播的是伴随物质商品的手工制作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无形的东西很大部分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遗代表作”的“中国桑蚕丝织造技艺”为例,它开启“丝绸之路”的时间其实比李希霍芬所提更早。中国在近 5000 年前就开始饲养家蚕和缫丝制绢,《路史·后纪五》云: “黄帝之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绎史》卷五引《黄帝内经》曰:“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考古证明了这些传说并非空传。1926 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一个遗址中出土了距今 4000余年的半个蚕茧;[1]1958 年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了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残绢片、细丝带、丝线等丝织品,[2]其中绢片相当精致,据考与传说的黄帝时代接近。中国的丝织品及其技艺的对外传播到底始于何时? 具体时间已难以考定,但从考古发现可窥一斑。苏联考古学家曾在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斯克自治省冰冻结实的墓葬中发现了“特别精致”的中国丝织品,称“上面的刺绣,是用彩色丝线以链环状的线脚绣成。刺绣主题———凤栖息于树上,凰飞翔于树间的素底间”,并断定其为公元前5世纪的墓葬。[3]据近代德国学者雅各比教授考证,公元前300余年印度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王在位时,一大臣所著《考铁利亚》中有支那产丝及其丝货贩至印度之语,[4]此书写成时间相当于中国战国末期。这意味着,中国丝绸有可能在西周之时已传至西域,并在张骞通西域前的春秋战国之时形成了以丝绸为联结的东西经济文化交流通道。

      陆、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漫长复杂的盛衰交替的历程,形成了世所公认的行经路线。不可否认兴盛期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贯通着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藉此丝路沿线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产生了大范围的交易、交流和互动。中国古代的丝绸、瓷器、茶叶、冶铁、耕作、造纸等商品和技术被广泛传播到国外,甚至产生于我国秦汉时期的独弦琴,还在明代传至越南及东南亚各国。东亚的丝绸纺织与西亚的小麦加工、南亚的制糖技术发生了交流互动,印度、阿拉伯的数学、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传到中国。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云南,佛教音乐、雕刻艺术以及正月十五看花灯、傣族泼水节等传统习俗和节日也在中国发展起来,北京智化寺京音乐等佛教音乐相继被列入我国非遗名录。中亚不少植物品种及其相关风俗也传入中国,比如古代中亚视石榴为多子象征,希腊主管生育的女神也手持石榴,这些都影响到中国人对石榴寓意的认知,以致中国传统剪纸、雕刻等民间艺术中有不少石榴图案。这些流通互动的非遗诉说着丝路沿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美好故事,意味着丝绸之路必定不只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和物质交流网络,更是一条非遗的交流、传播和贸易之路。

      借助古代丝绸之路,亚、非、欧的古老文明得以连接,并形成为从东至西延绵两万余里的血脉相连、精神互通的文化共同体,彰显着沿线人民共有的又具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身份。该文化身份虽离不开族群、领土等自然属性,但更要借助共同的宗教、语言及民俗等非遗而得以塑造。中国的妈祖信俗、木卡姆艺术、南音、粤剧等,以及沿线国家俄罗斯塞梅斯基的文化空间与口头文化、意大利西西里木偶剧、土耳其迈达赫艺术、格鲁吉亚复调演唱、也门萨那歌曲等“人类非遗代表作”,无不萦绕着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它们植根于“一带一路”民众的血脉关联和文化亲缘,堪称“一带一路”文明对话与交流的活态印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邹明华]节日文化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纽带
下一条: ·[朝戈金]“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链接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东主才让]做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