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清明的始迁祖墓祭具有唐宋遗风。温州人从清明前三天开始扫墓,把扫墓称作“上墓”, 基本传承唐代编入五礼的“寒食上墓”传统。但唐代“拜扫无过骨肉亲”,只“上父母丘垄”而 已。到了宋代,朱熹制定了“四代之祭”的规制,而在墓祭上放宽到开基祖的祭祀。朱熹的门人 杨复问他:“而今士庶亦有始基之祖,只祭四代,四代以上则可不祭否?”朱熹回答:“若是始基之 祖,想亦只存得墓祭。”他于淳熙三年(1176)春二月由福建回徽州,遍祭先祖八代墓地。温州清明 的始迁祖墓祭,在称谓、时间和对象上,也与唐宋习俗一脉相承。
温州清明的始迁祖祭与温州的移民文化紧密相关。温州是一个移民社会,唐宋元明清不同时 期有不同的移民群体定居温州,在自然灾害、社会动乱、人多地少等现实问题中形成多元的移民 共同体认同方式。温州的清明始迁祖祭有支房祭、开基祖祭、联宗祭、社群祭等多种形式,这些 形式都是根据当地人认同需要而举行的祭祀仪式。一般情况下,唐末五代定居下来的几万人口的 单姓自然村会分别举行支房祭;宋元定居下来的几千人口的姓氏会举行开基祖祭;在 20 世纪 90 年代编撰区域姓氏通志活动的驱动下,姓氏联宗墓祭再度兴起;有共同迁徙背景和生活背景的社 群,虽然姓氏杂乱,但也举行社群祭。
始迁祖崇拜是温州移民文化的标志性产物。始迁祖崇拜满足群体认同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是移民在地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晚期移民群体更快地融入早期移民群体,迅速、有效地达成社会的交流和融合。温州的唐宋移民主要来自福建,是温州河乡平原的主要垦殖群体。河乡平原土地肥沃、生齿繁盛、宗族文化发达,人们以姓氏甄别和迁徙溯源追认一位年代相对久远、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内同姓氏人物为始迁祖,通过辈分次第和迁徙源流梳理各村落、各房族的血缘或拟血缘关系,在群体交往中实现村落联合。村落联合以始迁祖的轮值祭拜为组织形式,形成人员、 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合作和交流。在温州鳌江南岸的河乡平原生活着60万人口,林氏人口约8万,有53个宗祠。他们每年清明节轮值祭祀最早迁入该地区的五代始祖林嶷,每次规模达万人。
温州的抗倭卫所移民主要来自江淮和宁绍地区,属地缘关系,非血缘关系,往往以社群共同祭祀的形式出现。明代温州设3卫9所11处巡检司,营、寨、关、堡、堠遍布,清代沿之,现在基本上都成为温州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和市镇。明代卫所文化建设较地方优势,国祭、赐祭、野 祭杂糅,形成卫所群体独特的清明始迁祖墓祭仪式。市镇的祭祀仪式又衍化出一年一度的大型农 副产品交易会——俗称“会市”。《明实录》和弘治《温州府志》中记载,洪武八年(1375)七月初 二日夜,飓风大作,潮高三丈,沿江淹没,房屋一空。男女死者二干余人。防御倭寇官军船只,千户、百户军人漂流没溺。明太祖朱元璋撰写《御祭温州千百户文》,差吏部主事罗寔等官至郡 设祭,形成“国祭”传统。明代在抗倭战争中付出生命的军官、义兵、平民等都得到朝廷的嘉奖, 立祠、建墓,从而形成“赐祭”仪轨和习俗。此外,明、清、民国时期,卫所商品经济繁荣、水 路交通发达,商旅、民工、水手客死溺亡者众,公益义冢较多,义冢祭祀也成为民众自发的“野 祭”传统。金乡卫的英烈墓祭和义冢祭,宁村所的汤和祭,永昌堡的义兵王德、王沛祭,蒲城所 的平民陈厚英祭都是代表性英烈祭祀活动,完全按照共同的迁徙背景和生活背景的地缘关系形成 祭祀,没有血缘特征。
始迁祖祭是温州清明时节全民性的墓地祭祀活动,宋代就有记载,至今延绵不绝,尤以苍南县、平阳县为盛。清明朝山是温州墓祭的一道文化景观。温州民居大量聚集江港河乡,而墓地则择址丘陵山岙,扫墓的往还里程在一日之间。古代的温州人习惯雇花船出祭。清康熙《永嘉县志·风俗》中记载:“清明插柳扫墓,乘舡鼓乐而饮。”现在的温州人仍然习惯以游行的方式,或船、或车、或步行,排出旗队、乐队、马队、牲队、花队等,几百上千人声势浩大地行进在朝山的路上。它的朝山游行,在群体认同和文化展示上,在村际交往和群体娱乐上,都有很强的目的性。
本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22日,第B06版:区域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