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刘跃进]走进上古神话历史
  作者:刘跃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2 | 点击数:5510
 

      去年秋天参加一场中美双边学术研讨会,一位中方学者提交了一篇讨论《穆天子传》文本性质的论文,洋洋洒洒两万字,其实我用三句话就可以概括:第一,按照现代学者研究,《穆天子传》是一部神话传说著作。第二句话,根据《隋书·经籍志》,《穆天子传》是一部霸史杂录著作。第三句话,根据他的研究,《穆天子传》是一部小说创作。当场,有美国学者尖锐地诘问:这个结论有什么意义?就事论事地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再说,如何认识《穆天子传》文本性质及其文献价值,可能也见仁见智,争论不休。如果就这个话题引申开来,围绕中国早期文献的理解开展讨论,也许还有普遍意义。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一种感觉,研读中国早期文献,倘若从文学、史学等方面纠缠于历史文献的真实问题,通常很难取得学术共识。你说真,我说假,各执一辞,原因何在?拜读《比较神话学在中国》之后,我想,缺少当代神话学的理论透视,恐怕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书名:比较神话学在中国
著者:叶舒宪、谭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书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出版时间:2016-03-01


      一、从口传到抄本文献的诸多争论问题,现代神话学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理论视角

      1.关于早期文献稳定性与矛盾性问题

      如果从殷商文字开始算起,传统文献流传至今已经三千多年。汉代以来,佞古思潮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认为现存早期文献都是老祖宗说的,老祖宗写的,老祖宗传下来的。《庄子·天运篇》中提到的“六经”就是今天看到的经书。宋元以后,怀疑思潮泛起,直至清初,很多资料得到系统的整理。以阎若璩为代表的一批重要学者发现,像《尚书》这样的早期文献,其中有很多记载相互矛盾,有必要进行清理,甚至提出质疑。十九世纪末,疑古思潮甚嚣尘上,与此前的疑古之风遥相呼应。俄国汉学家王西里(V.P.Vasiliev,1818-1900)《中国文学史纲要》(1880年出版,圣彼得堡国立孔子学院2013年中俄文对照出版。全书330页)认为,除《诗经》、《春秋》外,现存先秦典籍多数是汉代产物,甚至更晚。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提出十二种辨伪的方法,也将很多先秦以来流传的典籍列入伪托之作。类似这样的观点,左右学术界将近一个世纪。这些论证无外乎在强调说明,中国早期文献具有极大的变异性。所谓原始文献,是一个没有依托的概念。最近三十多年,地不藏宝,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中国早期文本文献的传承相当复杂,梁启超提出的辨伪方法,大多数站不住脚。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所有的出土文献,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学术史的面貌。即便是甲骨文的出现,也只是证明了司马迁所见史料比较确切。这充分说明,中国早期文献确有其稳定性品质。

      当然,这只是中国早期文献的一种形态,其不确定性、可质疑的因素依然大量存在。譬如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就常常自相矛盾,有些场面的描述更像小说,甚至可以这样说,早期的历史文献,很多像小说。这也容易理解。中国古代早期文献,始于口头传播,经过漫长的流传,最后被写定。在流传过程中,制造者、接受者、传播者、阐释者各不相同,口传文献信息不断累积,不断演变,所产生的文本内容也就颇多差异。到底如何断定这些文献的稳定与矛盾?看待他们的历史意义?《比较神话学在中国》的第七章《神话历史》,就显得尤其重要,它涉及到当代新史学观念、涉及到历史与文学的边界,彼此的交融与渗透。神话与历史之间的流动关系,能使我们面对早期文献时,除了提炼其“稳定—矛盾”的对立关系,还能从权力建构正统话语的神圣化途径,以及政治的现实秩序需要来看待文献文本的形成过程。在“神话中国”的大视野下反思早期文献的神圣与世俗特质,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2.早期文献矛盾性问题的两重因素。

      从客观上说,早期的历史,口耳相传。历史的主干为经,比较粗略;后人的阐释为传,注重细节。经与传,逐渐合流,便形成历史。司马迁就是根据这些经与传,勾画出中国三千年发展的历史。

      从主观上说,任何历史都是人来书写的。有了人,便有不同的思想。对于同一历史材料,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处理。平民历史学家写历史是一种写法,官方历史学家又是另外一种写法。不论是谁,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于史料就有不同的取舍,甚至是有意的遮蔽。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文化不高的刘邦、相貌一般的朱元璋,都被历史学家描绘成龙颜“隆准而龙颜”、“姿貌雄杰,奇骨贯顶”。至于他们的劣迹,则略而不记。秦汉对于历史著述、诸子百家的控制非常严密,像《史记》这样还算比较公允的史书,东汉初年的汉明帝诏问班固,批评司马迁“微文刺讥”,东汉末年的王允也视《史记》为“谤书”,禁止其流传。蔡邕在江南看到王充《论衡》记载很多战国后期的历史故事,叹为异书。说明到了东汉后期,战国后期乃至楚汉相争的故事已经鲜有流传。

      站在今天的立场推想,从战国末年列国的分分合合,到楚汉八年的血腥纷争,这里该多少动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故事!可惜,只有一部被刘邦认可的陆贾的《楚汉春秋》残存于世,而精华部分已被《史记》收录,其他不计其数的历史文献已经烟消云散,以致后世没有产生一部类似于《三国演义》那样的历史小说,描绘楚汉纷争,这真是一段历史的遗憾。显然,这是统治集团有意控制的结果。魏晋以后,当权者对于民间的掌控已力不从心,所以才会有三国故事逐渐流传开来,箭垛式的人物越来越丰满,多以三国故事为背景的讲唱文学逐渐成熟,最终酝酿出《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小说登上文坛,历史与小说从此分道扬镳。历史似乎从此脱离小说,俨然以公正、真实相标榜,但在实际的历史叙述中,如前所述,由于立场的不同,对于材料的取舍便大不同,结论可能大相径庭。甚至在同一叙述者的著作中,也会常常有前后矛盾的记载。历史著述中的这些有意无意的错误,可以说随处可见。无意的错误可以理解,由于闻见有限,根据一些主观意测充实历史文本,可能与史实相违背,而有意的错误更是不在少数。《比较神话学在中国》中“神话历史”的提出其实在提醒我们,古典立场的“史”与现代的“历史”观念根本不同,无论希罗多德、塔西陀还是司马迁、班固,其采取的都不是现代“求真”的兰克派史学立场。立足于古典,一切记录都是特定记录者立场的反映,没有所谓纯粹的真实的“史实”。比如以神话学眼光介入到历代帝王本纪,便可以发现其寻求政权合法性的叙事动机。这就为神话学介入史学提供契机,神话学理论是理解历史记忆、走向历史深处的一条有效途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潘鲁生]饶宗颐学术思想对民间文艺研究的启示
下一条: ·[康丽]民间文艺学经典研究范式的当代适用性思考
   相关链接
·[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申赋渔]诸神的谱系·[赵洪娟]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学研究模式探原
·[高志明]寻访德昂族口传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闵艳芸]中国上古神话 我们的文化基因
·[朱凌飞 胡为佳]从“文本”到“本文”的田野阐释·[徐俊六]景颇族口传史诗“目瑙斋瓦”吟唱初探
·[王倩]作为图像的神话·[屈永仙]傣族口头传统文类及其传承者
·[李一如]口传史诗的历史叙事嬗变及史学价值 ·[井口淳子]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
·[李恒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存续与传承·[央吉卓玛]取法民间:口传史诗的搜集、整理及抄写
·[郭建勋]口传、记忆与书写:对民间信仰流变过程的又一解释·[杰克·古迪]口传、书写和文化社会
·[徐刚]先秦时代的口传与学术传承·[朝戈金]“多长算是长”:论史诗的长度问题
·[苏永前]国上古神话体系重建:方法与反思·蒙古族音乐口传性研究获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银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