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认同:民俗学的核心问题
从移民到族裔,既是家庭的再生产,又是文化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身份认同重构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认同是多重的认同,包含对故乡的认同和对迁入地的认同,在不同的时间段也会表现出差异性。在代际之间,他们不同的经验贯穿于家庭、群体、社区再生产过程之中,直至最终形成有历史的传统,这种传统作为认同建构的基础,伴随移民-族裔最终完成其在地化过程。
如艾利奥特·奥林(Elliott Oring)所说,美国族裔不仅仅是残余的移民群体,而且是共同文化传统意义上的任何群体。在美国,族裔身份重构是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简单地以同化理论来解释,会忽略掉移民过程及其经验,也排斥了美国认同之外的多样的认同形态。而文化适应理论则兼顾到移民-族裔与新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亦对多元认同的阶段性表示理解。民俗学者对“什么是美国的民俗”的回应,关系到民俗传统传承背后非常重要的更高层次的美利坚民族认同,由此可见移民民俗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社会实用性。而民俗学者对包括美利坚认同在内的有差异的多层次认同,采取一种文化多元主义的思维,即在过程中去理解多重认同,也努力去书写移民-族裔认同变迁中的生命经验。
琳达·戴格以匈牙利裔美国人为例,探讨其如何在跨文化、工业环境中表达身份认同,与故国同胞、美国人和临近族裔比较,匈牙利裔如何看待自己,认同自己。作为传统身份象征的民俗如何被移民及其后裔继承、发扬和应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都是普遍存在的少数族裔认同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其中民俗被文化精英、民间、学者等各方力量作为十分重要的符号资源加以强调。
认同(感)(identity)是民俗研究的核心,甚至被当做唯一的中心问题。民俗学对移民-族裔认同的研究是不再简单地强调文化接触过程中的同化,而是看到迁移与定居中的互动所造成的相互影响,将曾经作为被同化对象的移民-族裔,从边缘提升为学术研究的中心。移民-族裔的能动性也是民俗学者所十分关注并加以肯定的,如哈勒·格林(Harle P. Glen)研究了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西藏移民的物质文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认为在传统的研究中常将移民描绘成消极的被同化者,但西藏移民的例子证明了移民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建构身份认同和保存文化传统的主体能动性。
在美国这个多民族/族群社会,移民-族裔积极创造出的属于自身的文化认同,常被认为是种族或民族认同,而张举文(Juwen Zhang)通过对华人散居民(Diaspora)的民俗传承与认同问题的研究,却认为群体文化认同是通过“民俗认同”维系的。其实从一些美国民俗学者如奥林、邓迪斯等使用“Folk groups”来代替民族、族群就已表现出民俗学者的这种倾向,即希望民俗成为亚群体之间的“合”的力量。“民俗认同”的提出,也是意图超越种族或民族认同。对民俗生活(Folklife)的研究是理解华裔传统文化认同的一个关键,张举文提出“认同符号”、“第三文化”等概念工具来讨论美国华裔的传统认同问题,为华人-华裔在内的移民-族裔研究提供一条研究的进路与方法论参考。“民俗认同”容纳了东方文明的智慧,强调民俗文化的和而不同,而非族群之间的对抗与分裂,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民俗学研究者在移民-族裔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习焉不察的与污名、偏见、刻板印象、诋毁甚至种族歧视等有关的口头传统,如绰号、辱骂、口音模仿、笑话、谚语等,这也是任何社会尤其是移民社会所常有的。这些以往被忽略的口头传统的背后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群体互动模式的信息。詹森(Wm Hugh Jansen)曾指出,民俗在认同中既是统一我群的力量,又是区别我群与他群的分裂力量,这类代表分裂的命名、俗语、童谣、歌曲和笑话等是重要的认同符号。
无疑,这类让人不快的民俗如方言笑话背后是移民-族裔的体验表达和非正式的社会历史,加强了群体一致和群体间的边界,更深刻体现了“民俗作为共享身份的功能”。许多研究者之所以不谈这类民俗,是以为相关分析可能会引起不快或冒犯别人,甚至增加这类民俗的传播,但邓迪斯指出,不去写触痛别人的论文,民俗学就不可能向前推进。他借鉴精神分析法讨论了对美国的犹太和波兰族裔诋毁的文本,指出偏见、刻板印象等是人类普遍的习性,个人会从与之相关的民俗文本中获取刻板印象,任何人或群体都是潜在的生产者和牺牲品,民俗学家对这类材料进行分析,反而有助于人们受到教育并防范它们。马瑞埃纳·伯恩鲍姆(Mariana D. Birnbaum)也认为民俗学者对这种“恶”的解释能帮助我们去克服它。污名传承、生成或传播的过程是移民民俗传承与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如果从污名切入,对移民社会文化再生产过程的笑话、传说、绰号等民俗的变迁进行深入探析,将其与通常的移民研究互相补充,有助于我们探讨一个污名化的社会如何具备共同体的可能性的问题。
诚如多尔逊所说,一个最吸引人但最少被完成的主题就是移民民俗的理论,许多在故国与新土地之间的文化研究前途无量。美国民俗学对移民-族裔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民俗学在移民研究方面所具备的解释力。民俗学强调的重点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从乡村到城市,从过去到现在,从文本到语境,从俗到民,从故事、传说到个人经验叙事和口述史,关注区域民俗、都市民俗、公共民俗、族裔民俗的转型过程中,移民研究给予了美国民俗学新鲜的刺激,美国民俗学也成为推动移民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上述对研究对象移民-族裔及其移民经验、过程和认同的梳理,笔者在此将美国民俗学的移民研究总结为,依据丰富多样的移民-族裔民俗调查材料,综合借鉴文本分析、民族志方法、心理学、口述史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研究移民阶段、族裔阶段直到完成整合阶段的民众及其民俗传统的领域。民俗学者们从移民-族裔群体的社区生活与口头传统中去发现民众的生命经验,通过对民俗传统的文化再生产的过程的探究,最终努力去回答如何形成一个有差异的认同的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