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部分成员单位 汪恩民 摄
中新网杭州5月5日电 (涂艺 蒋恒)5月5日正值立夏,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的半山立夏节如约而至。乌米饭的香味,热闹的非遗庙会、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半山居民们通过一系列民俗活动辞春迎夏。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包含着古老的中国智慧。去年11月,“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拱墅区“半山立夏习俗”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联合申报过程,拱墅区也因此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社区。
半山立夏习俗的保护,正站上一个新的起点。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非遗保护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社区参与”。5日,来自全国的10个“二十四节气”代表性传承社区,以及恭王府二十四节气研究保护中心等联盟单位悉数参加了由拱墅区非遗保护中心召开的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共探“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半山立夏节中的‘跑夏’活动就是在继承传统理念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创新。”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学院教授萧放表示,“跑夏”活动号召全民参与健跑活动,提倡以健康的身体迎接夏天的来临,这与老祖宗通过饮食调节身体机能,迎接季节的转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以更具时代感的活动传承和活化非遗项目,“跑夏”活动不是个例,马来西亚华人群体创造出的二十四节令鼓,通过舞与乐的结合,传递着“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内涵;在陕西西安,人们还排演出一系列二十四节气戏剧,将季节与农事的密切联系加以传唱。
萧放认为,成立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的一大重要意义,正是发挥联盟的力量,为不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社区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平台,使其既能在彼此的探索与实践中得到新的灵感,也能避免不同社区间发展理念的同质化,从而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保护品牌。
“丰富传承形式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得更加明确非遗保护的‘起跑点’。”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童芍素则对“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的下一步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今,还有多少人能够完整地说出二十四节气有哪些?如果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了解,那么高呼‘保护’就成了空壳。”
童芍素建议,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对“二十四节气”的来源、相关习俗、文化内涵等进行梳理和传播,让“二十四节气”真正在当代人们的生活里活着、被用着。“一个好的办法,是在恢复原有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增加新民俗,让‘节气’变为‘节日’,这将大大提高人们对‘节气’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童芍素说。(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年05月05日 21:09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