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王娟]化生·乞巧·相连爱——七夕节史话
  作者:王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28 | 点击数:4614
 

      七夕节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根据古籍中的记载,七夕节最早见于汉代,唐代日渐繁荣,宋代进入鼎盛时期。明清时期,七夕虽然依然广泛流传,但是从内容上看,远不如之前的丰富多彩,许多节日习俗如搭建“乞巧楼”、“乞巧棚”,“种谷板”、供奉“磨喝乐”等几乎消失殆尽。当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的情人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七夕节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人们甚至将七夕看作是中国的“情人节”。那么,从历史的角度看,七夕节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流变过程呢?

      相连爱:七夕节,早在汉代就已经初具形态了,汉代七夕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相连爱,如《西京杂记》中有戚夫人“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的记载。可见在当时,七月七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日子。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带有祝愿夫妻恩爱,爱情圆满的因素。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也记有“杨妃私誓”的传说,说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避暑骊山宫。七夕夜半,妃独侍上,凭肩密语,相誓愿世世为夫妇。故白乐天《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如果一定要说古代的七夕节带有些许“情人节”意涵的话,那这两处记载便是最有力的材料支撑。

      弄化生:唐代及其以后,有七夕弄化生的习俗。据《渊鉴类函》引唐《岁时纪事》云:“七夕,俗以蜡作婴儿,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生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于西域,谓之摩睺罗。”唐诗曰“水拍银盘弄化生”。可见到了唐代,相连爱之外,以求子为目的的弄化生,即将蜡制的莲花娃娃浮于水中,逐渐成为节日的主要内容之一。钱钟书认为,化生一词在唐代使用很普遍,最初并非专指七夕节的“蜡制婴儿”,早期的化生不仅可以是孩子玩的“戏具”娃娃,而且还可以指称寺庙里的女神塑像,但是后来,化生成为七夕求子的代称。唐代弄化生的习俗与佛教有关。例如,《法苑珠林》引《杂宝藏经》讲述过一个“鹿女生莲”的故事,说的是山林中有一只雌鹿,感神而孕,生下一位女子,脚似鹿,迹有莲花。后女子嫁为王妇,产下“千叶莲华,叶叶有一小儿”。此千叶莲华,顺水而下,与唐代七夕节的弄化生习俗,即将蜡制的莲花娃娃放置在水上,随水而来的习俗基本吻合。故事中的鹿母即“摩耶夫人是也”,其在轮回过程中曾经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因此,弄化生带有“佛送子”的寓意,与中国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相一致,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审美需求。弄化生的习俗在清代依然存在,如“熔锡倾水中,有鸟兽花草形为得巧,有婴儿形者为宜男之祥,亦以蜡作婴儿,盆中浴之,谓之弄化生”。无论如何,唐代及其以后的弄化生都与求子有关。

      磨喝乐,又名摩罗、摩睺罗孩儿、摩喉孩兒、摩猴罗、魔合罗、摩诃罗巧神等等。购买和供奉磨喝乐是宋代七夕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磨喝乐,实际上就是一种泥塑的娃娃,或者说泥孩儿,具体形象为莲花、荷叶童子造型。磨喝乐与唐代的弄化生关系密切,或者可以说是唐代弄化生的变体和延续。有人将磨喝乐的称谓和来源归于佛教,认为磨喝乐,疑为佛教中的罗睺罗,即释迦牟尼独子的译音,如清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之余》中就有“佛氏娶妻曰耶输佗,生子摩侯罗,岀家十二年,归与妻子复完聚”的说法。唐代的蜡作婴儿到了宋代一变而为泥孩儿磨喝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到了宋代,随着七夕节的日渐普遍和繁荣,简单的蜡作婴儿已经不能满足更多人们节日期间对磨喝乐的使用、收藏、馈赠和审美需求了。因此,才出现了泥孩,造型更加多样,装饰更加精致,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从唐代七夕的弄化生到宋代七夕的磨喝乐,一直到后来流传各地拴娃娃的习俗,以及广泛流传的泥人手工制作,七夕用以馈送,都有天仙送子之祥。如今民间常见的莲花娃娃、鱼穿莲、莲(连)年有鱼、莲(连生贵子)等年画、刺绣、泥塑玩具等,相信都是宋代磨喝乐的变体和延续。

      乞巧:七夕乞巧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就有了穿针乞巧、蛛网乞巧等习俗。到了宋代,乞巧内容日渐丰富,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活动,如搭建乞巧楼:“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穿针乞巧:“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饾饤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宋周密《武林旧事》);种生乞巧:“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宋吴自牧《梦粱录》)。

      从历史的角度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活态的,会随着文化的交流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以适应人们的不同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一成不变的节日,也不存在标准的节日内容,一旦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传统节日也会相应随之而变,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也就体现在这里。

本文原载:《中国艺术报》2017年8月25日 6版 非遗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高有鹏]从大地到天空——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主题
下一条: ·[党玉占 周洪林]七夕佳节 情满方寸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
·[李丙传 梁家胜]非遗视域下中国农民画文化实践的多民族性出口·[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
·[高晓芳]流域文化生态视域下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实践路向探赜·[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成丽竹]地方文化生活到国家文化资本:大理白族三道茶的文化构建·[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黄景春]黄帝神话的在地化生产及其文化产业开发·[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
·[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韦布花]文化生存与困境:水族端节嬗变的自我抉择之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