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专访广东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27 | 点击数:5299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蓝海红,女,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化工作,2005年起,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域,曾参与广东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设及《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广东卷》等集成志书编撰工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2016年,各地根据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点,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很多工作。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16年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蓝海红: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文化部、广东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地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中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具体包括:

  一、申报评审工作有序推进。2016年6月起,省中心组织实施了第五批省级传承人和第三批省级传承基地的申报、评审与认定工作。2017年4月,省文化厅对评审结果予以批准公布,第五批省级传承人共111名,第三批省级传承基地共36家。

  图1 第五批省级传承人评审现场

  二、成功举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系列培训”。2016年,省中心向省委宣传部申报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系列培训”被纳入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1-12月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传承人群培训班两期,分别对我省雕刻类、刺绣类传承人群进行了系统培训。

  

图2 广东省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开班仪式

  三、抢救性记录扎实开展。2016年,省中心完成对潮绣代表性传承人林智成等10位国家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采集视频300余小时、音频250余小时、照片6.4万余张;启动了对梅州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汤明哲等10位国家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同时,组织开展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项目建设,已先后完成对真步堂天文历算代表性传承人蔡伯励等14位省级传承人的口述史采集,并计划逐步建立广东省非遗传承人口述资料库。

  图3 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现场

  四、数字化保护卓有成效。完成国家非遗中心组织实施的第二批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汉剧”“潮剧”3个试点项目的资源上报工作已完成。完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岭南春节习俗》《岭南传统舞蹈(一)》两个系列专题片的采集、制作,启动了《岭南传统舞蹈(二)》《岭南传统手工艺(一)》《广东地方戏剧》3个项目建设。

  五、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2016年6-11月,省中心承办了多场宣传展示和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中国“文化遗产日”广东分会场系列活动,“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第四届中国山东非遗博览会期间以“粤风潮韵”为主题的广东展,以及“两岸四地”客家山歌(东莞·凤岗)邀请赛。9月起,省中心还先后举办了“我是非遗小记者·传承广东工匠精神”活动和“月圆中秋最岭南——首届广东中秋民俗摄影展”等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图4 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广东展区

  六、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6年,由省中心具体承担组织推荐等工作,完成了新一届省级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换届,共聘任委员129人、顾问7人,修订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章程》,制定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顾问职责》。

  图5 2016年省级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新聘专家培训班现场

  七、课题研究及时开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文件精神,省中心组织开展了《广东传统工艺发展路径研究》课题,并被文化部列入“全国文化系统2016年度课题研究与调研要点”重点选题。11月,还主办了“民俗活动传承发展与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专题研讨会。

  八、出版工作体现新思路。2016年6月,省中心策划并出版发行面向大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普及读物《玩转广东非遗,出发!》,着力介绍广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遗内容,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7-08-18 17:27:34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访谈丨整体性保护破解非遗传承难题
下一条: ·探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维度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