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陶立璠]比较民俗学的话题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15 | 点击数:7139
 

  中国和日本在春节习俗上的差异远不止此。除时间上的差异之外、更大的差异是在节日的内容上。也就是说,当初日本在采用中国历法时、采取了全盘吸收的做法。但对年中行事内容的选择又是日本式的,并没有按照中国人的过节方式作节日内容的借鉴。这就造成了中国和日本春节习俗在文化含义上的种种差异。如中国人住过春节时要贴门神、对联、年画、燃花爆竹。除夕夜要请神(灶神、财神、福神、寿星、喜神)、敬祖先(天、地、君、亲、师)、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给压岁钱。大年初一迎喜神,给邻居拜年、春节期间村落社会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迎神赛会、民间文艺表演借此异采纷呈,全民族处在普天同庆的气氛之中。过节的时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相比之下,日本人以另一种方式度过正月节。他们在住所的门前立起门松,门楣上张挂一种用稻草编成的注连绳,据说年神的灵魂就住在这里。门厅(玄关)里供上镜饼、礼请年神。除夕夜称为“除夜”,这一夜最重要的是午夜时听寺庙除夜的钟声,同时做好正月元旦吃的“杂煮”。元且这-天全家人到寺庙或神社参加“初诣礼”等。由此可见、日本人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安排节日活动的。中国人春节期间的信仰观念和举止、无疑被日本民族进行了过滤。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文化上的显著差异,它在传承和传播中有什么规律?_正是比较民俗学所要解决的课题。

  比较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指导思想。民俗的比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民俗学研究中无疑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目前,东亚各国的民俗学家正在扩大民俗研究的视野和领域,各国学者在细致审视本国民俗文化的同时、逐渐认识到东亚地区乃至亚洲地区是一个大的民俗文化圈,即所谓的东亚文化圈。这个民俗文化圈,历史上曾经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巨大影响。因此各国的民俗文化存在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文化上的亲缘关系,是由历史造成的,它仍将沿着自己的轨道向前发展。

  民俗学发展到今天,学者们的共识是应该打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将民俗学的比较研究向前推进。民俗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这种财富既为民众所创造,又为民众所享受。当我们回顾亚洲民俗学在本世纪的发展时就会发现,无论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民俗学,大都萌发于本世纪初,而且都是以乡土文化作为研究的发端。和亚洲各国同时发展起来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相比,民俗学研究始终带有泥土的芳香,始终和民众的生活变迁紧密联系,它永远是一门新鲜的学问、活泼的学问,也永远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学问。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民俗文化会随着这种发展不断去更新和前进,绝不会消失。尽管传统民俗与现代化之间经常发展冲突,但民俗文化会以它的调节功能使传统与现代化之间产生新的平衡。民俗学家是决不会无视这种变化的。现在民俗学家所肩负的任务是如何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同时,通过一种科学的方式保护和保存传统民俗文化。以便使我们的后代能看到我们这一代乃至我们的先祖是怎样生活和思考的。在这一方面,日本民俗学者和韩国民俗学者已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和韩国关于民俗有形文化财和无形文化财的保护,就是学者们艰苦努力的结果。这是民俗学家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随着比较民俗学的发展,这种成功的经验应该在亚洲国家得到推广,以便促进各国民俗文化的保护。比较民俗学在方法论上,需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

  “一国民俗学”的时代已经过去,比较民俗学的时代正在到来。

  1996年8月初稿于北京,
  1997年元月修改于名古屋。

  原载《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一集,民族出版社1997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李向振 赵洪娟]“污名化”与残疾人及残疾人叙事研究——美国民俗学家艾米·舒曼教授访谈录
下一条: ·[孙庆忠]乡村叙事与田野工作的滋味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