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论纲
  作者:高丙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10 | 点击数:10732
 

   内容提要:我们对于中国民俗学的时间导向经历了“过去”(遗留物)向“当下”(生活文化)的转变,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够的,其实中国民俗学一直是“未来”导向的,就像中国的现代学术的总体时间意识是面向未来的一样。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革命、学术生产都是为了在未来有一个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民俗学不是在这个大局之外,而是恰恰一直在这个大局之内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今天清醒地认识这种历史宿命,继而要把宿命转化为使命,通过学术自觉成全民俗学学科在时间意识上的完整性。

 
  关键词:日常生活;学术自觉;未来意识;民俗学
 
  标题注释:本文的基本内容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的讲座(2016年4月28日)和北京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东京大学岩本科研所主办的中日韩会议(“追问现代社会——媒体与日常生活”,2016年9月3日)上发表过,感谢萧放教授、朱霞教授的讲座安排,感谢鞠熙博士、孙英芳和黄阿鸽同学帮助提供记录文本。感谢张举文教授、张士闪教授等学友指出了原文中的一些问题。

 
  民俗学是关于文化遗留物、关于传统、关于社会记忆的学问——这些论述既是学科的常识,也不断得到新的阐发。似乎“过去”理所当然的是民俗的(本质)属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学界的基本意识是:民俗是过去的,在“现在”只是残存的,注定没有未来。而我在这里要论述的是,民俗在近些年已经在实践中被赋予了“未来”时间,我们可以且应该让“未来”在民俗学里确定一个位置。
 
  民俗学的时间意识长期是以“过去”为中心的,尤其是在文史研究的取向里。虽然在社会科学取向里,民俗学也有“现在”的时间意识,但是其“现在”意识是研究方法上的,也是选择性的,也是一种不完全的“现在”意识。对于民俗学,“未来”确实比较遥远。而我在这里想做的,是要补足民俗学的时间意识,让中国民俗学是一门时间意识健全的学科,既保有充分的历史意识(“过去”),也有完全的当下意识(“现在”),还有逐渐浓厚的未来意识。
 
  我们要完成中国民俗学的这样一种基本观念的转变,既是因为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视,也是我们当前倡导把日常生活作为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的需要。因为我们不是基于文史雅趣,而是基于对当下现实的日常生活的关怀,更是源于对合意的日常生活未来的追求,我们才有建立中国民俗学的完整的时间意识的学术热情。
 
  我们能够推动中国民俗学的这样一种基本意识的健全化,当然是基于学科内在积累的演化,但是更为直接的外部推动力则是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实践,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民俗”不仅在学术意识上是属于“过去”的,而且在日常语言里、在社会意识里都是如此。但是,当大量的民俗项目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体制和社会公众都确认要保证它们的未来传承,“民俗”所内含的除“过去”之外的其他时间,尤其是“未来”时间,就一下子被完整地呈现出来。民俗有未来。这已经是一种中国事实,并同时得到了国家体制和社会人心的确认、承诺和保证。中国民俗学当然不能继续在原先那种片面、割裂的时间意识中沿袭自己的民俗研究。
 
一、日常生活与民俗学
 
  民俗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既是一种经验现象,也是一种新的理论取向。在经验上,民俗从来就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本身就是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这似乎是再明白不过的事实。但是,民俗学的研究一直是按照体裁分类研究民俗事象,长期没有让“日常生活”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进来。民俗学并没有在理论上反映民俗与日常生活的真实联系。
 
  像其他各种学科一样,民俗学也有许多朴素的基本知识。学术的提升,很多时候是从质疑某一常识开始的。民俗学的对象是什么?当然是民俗。如钟敬文先生的权威说法,“民俗学,在性质上是现代学,即以当前传承的民俗事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①又如一些通论所说,“‘民俗学’顾名思义即是以‘民俗’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可是岩本通弥恰恰要问,民俗学就是研究民俗的学问吗?当岩本通弥发出这惊人的一问之后,他自己在日本学术史中返回到柳田国男开创乡土研究的初衷,认为日本民俗学本来就不是以民俗为对象的学问,而是通过民俗进行研究的学问。民俗学固然在做民俗研究,但是不要忘记学科创始人的初衷,研究民俗是为了研究民俗背后的“日常(生活)”②。
 
  民俗学的对象从“民俗”扩大到或转变到民俗背后的“日常生活”,体现了民俗学学科发展的两大成就:其一是民俗学不断与现当代哲学思想相结合,在哲学上超越了关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朴素观念;其二是民俗学向基于实地调查的社会科学的转变。如果设定以“民俗”为对象,我们可以满足于现成的资料;如果设定以民俗背后的日常生活为对象,我们就必须去现实生活中开展科学的调查研究。关于民俗学对象的新说法隐含着民俗学的新定位,新理论,新方法,新伦理,甚至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民俗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2017年第1期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董晓萍]钟敬文建设中国民俗学派的背景与趋势
下一条: ·[李向振]拓展互联网时代民俗学研究视域
   相关链接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
·[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