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这一报道,目的在于推广“绿色祭典”,这是“网祭”的一个重要标签。网祭的优点在各媒体逐步推出,如:网上扫墓可以避免烧纸钱等带来的火灾隐患;网上扫墓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让常年在外地的人避免来回路上的劳顿;也可以减少高速公路的拥堵;网上扫墓不但环保、低碳,而且更富个性化、艺术化,更能突破传统祭奠方式的局限,增加更多的文化内涵。这些优越性紧密契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的流动性增强,生活空间日新月异,传统农业社会的稳固性发生极大变化。清明节产生于农业社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其信仰仪式及节日风俗经过自我调适在变迁中得以传承[7]。而微信祭拜恰恰弥补了“流动性”,突破了“时空限制”,尤其是空间上的突破。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说:“时间和空间是社会生活‘环境’(environment)。这一观点在某些方面帮助加强了学科的划分。因而时间可能受到历史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空间可能受到地理学家们的关注,而社会科学的其他部分则极大地忽略了这些方面。我认为时间和空间对于社会科学是极为基本的问题。”[8]155随着人文社科领域,尤其是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空间转向⑧,仪式研究中的“空间”面向成为一个重要维度,正如朱狄所说:“神圣空间并非完全靠神庙的围墙建立起来的,它还需要祭礼仪式去加以充实。”[9]84而当互联网、微信等自媒体开始普及以后,这种“物理”空间更是进一步被突破,正如微信祭拜一样,在网络上的虚拟空间成为了“仪式”的存在场域,亨利·列斐伏尔曾经指出:“空间从根本上是一种与人的创造性相关的主观空间,是人的存在方式,它既是构想的又是想象的‘生活空间’。”[10]27-29微信祭拜恰是在网络“构想与虚拟”的“空间”中,通过“祭奠仪式”构建了“仪式空间”。
传统清明节节俗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祭祀祖先、亡人;饮食习俗和娱乐互动;农事祈丰,祭神;折柳等习俗⑨。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俗活动单一化、简单化、均质化。当下节俗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祭奠先人,抒发哀思”,祭祖扫墓成为清明节俗的主体,且它有显著的仪式感。微信通过虚拟祭奠,重构了传统的祭祖扫墓之“仪式空间”。传统社会“祭祖”“祭亡”“扫墓”都有特定的仪式空间,一般而言,这一空间主要包含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传统乡村社会清明祭祀祖先、亡人,都是在清明前后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个体家庭与家族要在特定的日期祭拜⑩,祭拜者都会到坟墓或者祠堂。从仪式空间而言,坟墓或祠堂就是祖灵、神灵居住的区域即精神空间,但是随着城市化变迁,这一空间渐趋被取代,如香港就转换为“道观祖堂”[5],很多城市的祭祀空间则变为公墓等,微信祭拜则转换为“电子纪念馆”“祈福馆”。传统乡村社会,清明节为了祭祀,要制作大量供品,如晋南一带,要制作大量的花馍、纸钱、元宝等,供品的制作空间主要是自己家、客厅、院落等日常活动区域,这些承载供品生产的物质空间,到了微信祭典仪式中,已经基本消失。
清明节传统祭奠仪式中,供品制作、购置以及展示,都是以人、家庭、家族、邻里为单位建构起来的。詹姆斯·凯瑞曾指出,仪式传播“其核心就是将人们以团体或者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11]28。村落、社区恰是传统清明祭祖仪式的社会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一空间在压缩或迁移,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传统村落的家族、邻里关系渐趋淡化,他们构成的社会空间也逐渐消解。微信祭奠中,这一空间在网络上重新构拟起来,朋友圈将散居各地的亲朋好友重新勾连,共同在微信圈随时随地祈福上香,甚至赠送花篮、水果等,各种供品在鼠标点击的瞬间一触即达,这就重新将传统仪式中的“社会空间”建构了起来。也就是说,在微信祭奠仪式中,传统的物质空间消失了,但是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同构并存,在这一空间中,祭奠仪式得以传承与表达。
三、清明节民间叙事的微信表达
在微信时代,清明节俗的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民间叙事表达的重构。传统清明节习俗有各种起源传说,在2008年清明节进入国家假日系统之前,这些起源传说更多以“民间叙事”自在存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时间。当然,从唐代到当下,清明节俗有一个变迁的过程,在民国时期就曾以“植树节”“民族扫墓节”“音乐节”等形式出现[7]33。只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介子推传说几乎成为清明节节俗“标准化”11的口传叙事。随着清明节进入公众假期系统,有关清明节的叙事,从新闻媒体开始发生了转变,以《新闻联播》为例,从话语上而言,主题主要有缅怀革命先烈、节日安保、群众祭典活动、节日风俗、节日服务信息,通过这些话语,一是宣传传统节日文化;二是通过对先烈、英雄的集体悼念塑造民族精神;三是为“假期经济”提供一定服务,当然这也进一步拓展了清明节俗的“活动习俗或延展范围”[12]。
微信时代,国家话语或公共话语会迅速转化到民间(或民众)叙事文本之中。在过去,媒体传播较慢,民间接受公共话语相对滞后,在滞后的这段时期,文化的选择性就较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礼失求助于野”,过去我们常常认为民间文艺是对传统的存续,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民间文艺与主流话语实现了同步。微信中的“清明节”叙事与主流话语系统或者说“国家话语”保持同时同步。在微信中,清明节的叙事表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养生介入清明习俗叙事中。“节令养生之清明”“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均将“清明”视为节气的转换,同时又将清明节令食品加以推广。一般的叙事模式为:
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也是养生保健十分重要的节气之一。那么清明节如何养生?清明节吃什么?清明节养生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2。
朋友圈会出现大量相关养生帖,衣食住行均有涉及。从饮食到出行,各地叙事在朋友圈交替出现。尤其是各地清明节令食品起源传说,可以说是遍布朋友圈,一般而言,不同地域会转送传播自己地域的清明食品及其起源传说,这就使得清明饮食叙事多元化起来。
二是传统文化的推广。据纯真网推出的一篇《清明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素材》13分析,主要涉及清明诗词、清明节的佛教意义、清明节中的寒食节俗等。《光明日报》利用H5技术推出《清明炫融特刊·大美华夏礼仪》,此文主要介绍传统射艺、服饰、音乐知识,“截至4月6日下午1点,该媒体产品在微信朋友圈的阅读量已经突破21.1万次”;微口网、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也相继推出《老祖宗原来是这样过清明的,学着点!》《“小新”版〈清明节日手册〉良心出品》等14,追溯“清明弄柳”“踏青”等习俗及其源起,这就使得清明节俗起源叙事渐趋打破仅仅关注“寒食”“扫墓”等习俗源起叙事的“‘归一性’特点”[7]。
三是英雄先烈的事迹叙述,追思先烈的伟大贡献。在当下微信叙事中,普及范围增强,将过去局限于学校或课堂的知识进一步普及,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先烈的范围,从解放战争的英雄,到抗日英雄,再进一步到了扬中华民族威名的“远征军”等。这一文化叙事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并进一步加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四是对“文明”“安全”“防诈骗”等“当下”叙事的关注。2016年3月30日,在“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关于“清明”,你必须知道的事儿》,这篇帖子涉及了清明的时间、文明祭扫、公共治安、旅行、防诈骗等,尤其是旅行中“高速公路安全事故”以及“诈骗”在微信圈广泛传播,转发率极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