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述两位学者的看法有如下二个共同点:一是他们所关注的不是过去的传承,而是当下的传承;二是他们所要了解的不是民俗本身,而是通过民俗了解普通人的心态。这些观点在民俗学研究的领域中,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观点,尚且除了非遗、文化产业研究等之外,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的应用,也许会开拓出现代民俗学的另一条路。
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心意
(一)面向人及其心意的学问——现代民俗学
在民俗学的学科发展中,现代民俗学经历了几番波折。从“只见俗不见人”到“当下的日常”、从文本研究转向到语境研究,这些都使得现代民俗学面临着重大改变,同时也迫使民俗学者迎接新的挑战。这并不是“象牙之塔”内部发生的问题,而是伴随现实社会的剧变而带来的学术转型。城镇化导致乡村社会的传统民俗逐渐消失,商业化与市场化也使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变成消费社会,而电视、网络(包括互联网) 等多媒体带来的高度信息化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形式及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方向也要转变,即“从底层民众研究转向日常生活研究,从农民文化研究转向大众文化研究;从民俗文化的传统载体研究转向当代载体研究”[11](P37)。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推动作为“当下之学”的现代民俗学研究?怎样了解和把握“日常生活”?高丙中在《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一文中指出:“民俗就是公民作为群体的日常生活,有待专业工作者去挖掘(调查)、去书写(民族志文体的民俗志)。……民俗学就可以是关于公民日常生活研究的文化科学。”[12](P14)这里的“日常生活”指的是什么?是生活中的理所当然、还是生活中的华彩部分、还是等同于现象学所说的“生活世界”?到底应通过怎样的方法来了解“日常生活”?民俗学原有的田野调查对“日常生活”分析是否有有效性?对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属性来说,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我们没有必要用单一唯一的方法来分析“日常生活”,每个学者用自己的研究视角分析“日常生活”即可。
笔者认为主要依靠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通过面向(民俗载体的)人并了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阐明在他们的日常生活背后的生活观念与心态,就是现代民俗学的目的之一。作为面向人的民俗学与研究心意的学问,日本学者门田岳久指出:“(以前的民俗学)虽然面向他者并倾听其人自身的经验和记忆,但是采访者的关注点不在于受访者本身,而在于乡村和集团共享的作为集体表象的‘民俗’。”[13](P19)他通过反思民俗学“只见俗不见人”的倾向,将民俗学转变为:“描写现代人们的活生生的姿态,精致地把握他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保持与现实社会的羁绊……主要关注以在‘现在、这里’产生出来的文化、社会现象为中心的学问。”
[13](P9)可见,研究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他所说的民俗学的新的研究方向。那么,问题还回到“日 常生活”指的是什么?我们到底要分析日常生活的哪个部分?要整体性地把握,还是要了解某一个特定部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握日常生活中最微妙的部分,即心意与心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