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花儿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西北人民历经千百年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鲜活而广泛地存活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间,是有着无穷生命力的活态的精神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功能。同时,花儿是地处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多元、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地方性知识,彰显着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花儿的强大传承倾注着以苏平为代表的西北各民族民众和艺术家、歌手的血脉情感和巨大付出,特别是在花儿艺术走向世界方面,被社会普遍誉为“花儿皇后”的苏平独树一帜,贡献很大。因此把苏平的花儿演唱艺术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放到一起研讨,更富有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的整体性意义。
我对音乐艺术完全是外行,仅仅就苏平的花儿演唱艺术在花儿这一优秀的人类非遗文化的传承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谈一点看法,权当是抛砖引玉。
众所周知,苏平作为著名的花儿演唱艺术家,长期潜心于花儿艺术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实践,不仅牢牢地根植于西北花儿文化的泥土之中,而且在唱法上大胆创新、融会贯通各民族民歌特色,大大丰富了花儿的内涵,提升了花儿的影响。她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而且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演出,赢得了极高的评价。她为弘扬花儿演唱艺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的演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原生态唱法,所以她演唱的花儿也被一些人简单地概括为“洋花儿”、“打扮过的花儿”,个别人觉得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泥土传承不太一样。
新世纪以来,在人类非遗文化保护的国际语境中,我国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蔚然成风,花儿的保护传承也不例外。河湟流域的六个花儿会以及宁夏花儿、新疆花儿等都进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来花儿还整体地进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谓成绩斐然,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具有如此巨大影响的花儿究竟如何保护传承,和国内众多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一样,存在着诸多实际的操作性问题,如花儿保护传承中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个核心如何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非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才能被梳理和提升起来,非遗保护传承中应该坚持怎样的伦理原则,等等。
我曾经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自以为是地提出过16 个字的原则:“敬畏传统、尊重发展、保持本真、适度利用。”而让我颇感欣慰的是,2015 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IGC)第十届常会审议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公布了12 项伦理原则,其中的一些提法跟我的提法贴近,这引起了我的关注。而以这些伦理原则来关照苏平的花儿演唱艺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的关系,不仅解疑释惑,而且富有启迪意义。
比如第八条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和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本真性和排外性不应构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和障碍。”第十一条强调:“文化多样性及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应得到充分尊重。”我认为这切中了当前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一些误区、偏见。我们应该尊重非遗文化的自然发展,用动态性和活态性来看待非遗文化的发展,要尊重已经得到社区、群体乃至个人认同的文化现象,尊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不能以固定不变的本真性和极端情绪的排他性来对待非遗文化,从而成为非遗保护传承中的问题和障碍。
概而言之,我们就是要转变观念,在敬畏传统和保持本真的基础上尊重发展创新,在活态发展中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花儿是典型的活态的非遗文化,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丰富发展着的。这个活态性既表现在历时的历史演变上,也表现在共时的多元演变上,还表现在不同层次的发展趋向上。如果否认这一点,非要说这个是本真的,那个不是本真的,那么你说的本真究竟是什么时空里的本真?标准是什么?明朝的还是清朝的?或者是民国时期的,还是改革开放之前的?是河州的还是西宁的?新疆宁夏的算不算本真性的花儿?等等。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本真性,也没有唯我独真的唯一性,只要是区域民众或部分群体认可的,就应该受到尊重。正如刘魁立先生所言:文化事象在变化,不可能完全不变,不能以某一时间或空间来看是否本真,非遗的本真要看它的基质本真性。在我看来,花儿的基质本真性除了花儿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如音乐旋律、歌词韵律以及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文化语境),更关键的是花儿的文化精神。只要符合这些基本条件,演唱的就是本真的西北花儿,苏平演唱的花儿就是如此。
是不是具有本真性的花儿,还要看是否得到老百姓认可,是否受老百姓欢迎,认可的欢迎的就是好花儿、好歌手。苏平演唱的花儿不仅得到了甘青等地区老百姓的普遍认可,而且还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不仅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和欢迎,还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认可和好评。所以在作为非遗文化代表作的花儿的保护传承中,苏平所演唱的花儿就更具有本真性,她以传统为体,以发展为用,使拘囿于区域的花儿更加鲜艳,在更广阔的世界里绚丽夺目。这是一种动态与活态中创新发展的保护传承,是一种具有历史性和现代性的本真艺术,值得我们尊重和点赞。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