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郭于华]女性如何记忆和思考遭遇的苦难
  作者:郭于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24 | 点击数:5294
 

  新中国女性相对男性感觉解放了,只要大家都受苦,她也可以忍受

  这是什么意义上的解放?即使她们自己说有解放的感觉,我依然不认为这是一种解放,这只是解放的幻象。

  秦晖老师曾经有一个说法,他说新中国妇女的解放并不是妇女地位的提高,而是男人下降到和妇女同样的地位。这个概括比较精辟。大家都知道中国根本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不仅仅是说男人的问题还是女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权利的问题。

  当事人讲确实解放了,因为这有很多改变,比如说过去女的不能随便出来跟别人交往,就是传统时期,帝国时代也好,民国时代也好,说没事出来满村乱窜的不是什么好女人,好女人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土改之后,农村里面要开很多会,老组织她们开会。一开会的时候全都得参加,尤其是刚刚土改那会儿,很多时候很多女的出来开会,还到外村开会,女性社会交往的空间会空前扩大,包括跟男性的交往也增加了,这跟传统时代很不一样。在外村开会,有的时候回来晚了,男人还送她们回来。在这个过程中,她们确实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能不能用“解放”来概括,这是可以去探讨的,有这个感觉不一定是解放,只是不像原来那样封闭了,比原来的活动空间大了,比原来的交往面大了,跟男人交往比原来自由了。这是不是意味着解放?可能还得再看。

  比如说这个村子中,原来这个女人也不用名字,比如这个人在娘家叫李红珍,但是她嫁到这个村之后,就变成了谁谁谁的婆姨,没有人叫她名字。在陕北,没结婚的叫女子,结婚了的叫婆姨,有了孩子之后就说谁谁谁的娘的,不是骂人,他们那儿就那么说,谁谁谁姐的,谁谁谁哥的。所以女人在村子里要不就是谁谁谁的婆姨,要不就是谁谁谁的娘的,很少用她们的名字。在集体化的时候必须用名字了,要计工分,要分配,所以你叫李红珍就叫李红珍、叫张秀莲就叫张秀莲。这个时候她们也有一种感觉,说你看有人叫我名字了,我是我自己,我是有名字的人,我不再是谁谁谁的附属品、谁谁谁的家属。这可能也带来一些解放的感觉,这都可以理解。但是这是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解放?这个要谨慎看待。

  再有,相对来说会有一种公平感。很多人在访谈的时候,问她那会儿怎么受得了,那么痛苦怎么忍受,她会说大家都一样,大家都是同样的,又不是我一个人受苦,大家都一样,在一起还能穷开心。这个时候她觉得可以忍受。

  个人作为历史主体消失,比如礼仪小姐是被培训的对象

  最后,我想说一说关于普通人的历史权利和历史责任。我们说普通人在追寻历史的真相,在进行历史反思当中是既有权利,也有责任的。很多人,包括我们的访谈对象都会说,你问我们这些事干什么?没有意思。他们说没有意思,而且还会说没有意义。言外之意就是说我这样的生存太可怜了,太卑微了,怎么可能成为有用的历史,或者成为你们关注的东西。他们自己就会这样说。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的历史是有价值的,是有力量的,是有分量的,而且也有这样讲述自己历史的权利。你会发现如果有人认真地倾听他们,去跟他们进行这样的交流,他们是有愿望来讲述的,不是像开始那样不太愿意讲述。很多农民妇女不识字,如果没有人倾听,她们也没有能力来记忆自己的历史。但是有能力的这些人,比如我们,其实也有一种责任--应该去关注和讲述我们自己的记忆、我们自己的历史。因为人是历史的主体,但是在这儿,主体在今天还是一个消失的状态。有很多东西我们都是非常被动的,我们一直是一个“被”的大国。

  有张照片大家肯定熟悉,拍的是北京奥运会之前礼仪小姐的培训场面。礼仪小姐要有标准化的微笑,上面露四颗牙,下面露四颗牙,所以必须叼着筷子来练习微笑。为什么要这样培训呢?我们的民族已经到了连微笑都要去训练的地步吗?从中可以知道主体是处在这样一种“被”的状态。

  宿命论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苦难的社会根源

  我们为什么说苦难有一种力量?苦难有没有力量,取决于它能不能进入历史,也就是说它能不能被讲述出来,能不能被记录下来,能不能被我们思考。如果说苦难进入不了历史,尤其是普通人的苦难,真的被当成无足轻重,就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就难以说它具有力量。苦难只有进入了历史,它才能够具有历史的力量。同时,我们要揭示出苦难的社会根源,不仅仅把这些苦难归结到个体身上,它背后应该有社会根源。如果我们挖出了其社会根源,了解了苦难是因为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或者制度而造成的,苦难就不仅仅是个体的经历和感受,还会具有一种社会性的力量,成为一个公共的话题。

  同时,我们还需要去除一些先赋性的,或者说是宿命论的迷障。很多讲述者在讲述当中经常会说“我就命苦”“都这样”,还常说“农民嘛”“就这样吧”“我认命吧”“这是我的宿命”,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揭示苦难的社会根源,苦难就不再是宿命,就会具有颠覆性的力量、重构的力量、解放的力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概括地说: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历史,每个人的苦难都具有历史的重量,每个人的记忆都弥足珍贵,每个人的历史都不应该被遗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凤凰网大学问 2014年12月4日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杨同卫]城镇化中乡村记忆的保护与保存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周波 李扬]家谱中的女性书写变化与社会结构固化·[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
·[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
·[张凤霞]饮食 性别 权力:饮食中的女性声音·[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严曼华]边远人群的记忆书写:论通行叙事的在地转化策略与动力机制·[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孙敏]传统重塑:官民互渗与国家在场·[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林玲]炎帝神话的族源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梁爽]消失的女性:人痘术宋代起源传说考·[黄秀双]宗族记忆的重构
·[董秀团]白族大本曲中的反常规女性形象·[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
·[程锐]长征记忆的节日建构·[陈小锋]女客、娘家与神灵:抑制农村女性地位的三元结构
·[陈冠豪]当代显性鬼传说“影子记忆”的“箭垛”组合现象·[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