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刘跃进]回归经典,细读文本——文本细读与文学研究推进
  作者:刘跃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15 | 点击数:4652
 

  第五个问题,早期文献传播途径不同,同一故事,便有不同记载。比如有关《西京杂记》的作者有多种说法,倪豪士根据毛延寿丑化王昭君这个细节,推断这部书出现在齐梁中后期。类似情形,《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女传》《新序》《说苑》等,故事来源各不相同,故事情节细节都有出入,就有一个互文性问题。即便是同一本书,前后记载也可能矛盾。比如《商君书》《管子》《晏子春秋》《荀子》《韩非子》,很难说一定是个人所著。《复旦学报》2016年第6期刊发了日本学者小南一郎的《〈楚辞〉的时间观念》,他在文章中指出,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中,时间观念往往是循环式的,直至永远。这个时期的人们基本上感觉满足,较少忧虑。进入文明的较高阶段之后,尤其是中央集权统治后,新的直线式时间观念产生。这时的人们开始充满忧虑,时间的背后是悲剧性的本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按照这样的观念看《离骚》,就有三个时间观念: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第一次出发以前的部分。从时间观念来说,这个部分是直线性质的时间里万事不如意,所以他放弃直线性质的时间,向天界作第一次的出发。第二部分记述天界游行的前半段,包括他跟女神们的接触,描写的是主人公在圆形时间里的彷徨。第三部分是第二次出发以后记述新的天上游行,从空间观念来说,是以迈向更宽广的地域为目标进行的彷徨。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新的时间。这个时间超越直线性质的时间和循环的时间,是充满喜悦的绝对性质的时间。所以会有这三种不同的时间观念,从逻辑上来推断,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叙述者造成的。这可能就是一些学者读《离骚》时,可以读出不同作者的原因所在吧?这种文本细读,是很有意义的尝试。这个结论可能不是否定屈原,而是指出一种现象,即早期文献以某人命名,这个人并不一定就是唯一的作者。

  第六个问题,早期文献是口耳相传的,图和画的关系非常密切。图书二字,本身就是“图”和“书”相合而成。可能的事实是,先有图,后有字,然后才有书,才有历史的叙述。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里所说的“象”是卦象、爻象,哲学上讲是物象,卦象、爻象,是一种画面,故文学上讲是形象。“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意—象—言三者的关系,是哲学命题,也是文艺理论常见话题。意是关键,而言可以通过象表达意。但是,言意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图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弥补言的不足。所以图像研究很值得关注。

  第七个问题,学术论争中的中西之争。西方学者通过演绎推理的方式,用细节去重构历史;中国学者通过归纳整理的方式,从整体去印证历史。更重要的是,中国学术界对于秦汉以来的学术传承非常重视,但是又受到制约,将他们的记载当作不容置疑的“凭证”。在他们记载的基础上研究历史。西方学者首先是批评,从否定开始;中国学者首先是尊崇,从理解开始。理解是因为相信,所以才有同情的理解。西方学者没有狭隘的专业意识,遇到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中国学者则有着强烈的专业情怀。西方学者重在探索的乐趣,而中国学者则更重在实用主义,故而学位体、项目体盛行。

  第八个问题,理论思考和文献考订孰重孰轻的问题。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认为,史料不是史学,史学是要建筑一座大厦,而史料则是建筑这座大厦的砖瓦;建筑材料无论多少,都是为建筑物服务的。史实的堆积和史料的考订,充其极也只是一部流水账,要了解这部流水账的意义,则有赖于思想。只有通过思想,历史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只有透过物质的遗迹步入精神生活的堂奥,才能产生珍贵的史学。这个观点是对的,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材料的整理,还要关注材料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思想意识、历史规律。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有详尽的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也需要从理论上阐释清楚。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文本的细读开始。这就回到了最初设计的讨论主题。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回归经典,细读文本。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7年第2期 “本期话题”栏目,引用请参考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戈德斯坦]民间话语转向:叙事、地方性知识和民俗学的新语境
下一条: ·[刘魁立]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
   相关链接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十届年会”进入倒计时·第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学术讨论会:议题与征文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