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刘跃进]回归经典,细读文本——文本细读与文学研究推进
  作者:刘跃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15 | 点击数:4653
 

  日前,《文学遗产》和中山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利用会议间歇,我应邀在古籍所做了一次小型学术报告会,题目是《有关唐前文献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重点谈学术观念问题。这个话题源于2014年秋天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一场中美双边对话会。美方学者有柯马丁、宇文所安、艾朗诺、田晓菲、商伟等人。会前,我们有的学者似乎是有备而去的。柯马丁曾提出《离骚》未必是屈原一人所作。一些人想,我们真要看看有什么新观点新资料。那次讨论,双方并没有涉及到《离骚》,只是就先唐文献研究的一些问题展开有趣的对话。也许中方学者的学术准备不足,结果并不理想。我们提交的论文,多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等文献,勾画先秦学术谱系,推断先秦学术文化,没有太多新材料,更没有新观点。美方学者说,这些知识,余嘉锡先生早就在《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中说过。

  这实际上触及到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软肋。客观地说,我们的一些研究基本上还建立在20世纪初叶的观点之上,要么疑古,要么信古,徘徊在两端。这就引起我的反思,于是有了《关于唐前文献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这篇讲演稿,讨论中国早期文献的稳定性和矛盾性问题。

  第一个问题,所谓的稳定性,就是迄今为止,近百年来的出土文献那么多,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同时不可否认,中国的早期文献又有很多矛盾性。特别是唐代以前的文献,这种矛盾性随处可见。读司马迁《史记》,有点像读小说,细节真实到让人不可思议。由此看来,中国早期的文献,历史、文学往往混杂在一起,都有想象的成分。那么文学的想象与历史的想象,有什么不同呢?最近读到《批评家的任务——与特里·伊格尔顿的对话》这本书,再比较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两书都谈到了想象,一个是文学的想象,一个是历史的想象,两者有什么区别?按照他们的观点,文学的想象是通过历史事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展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而历史家的想象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把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出来。历史也好,文学也罢,其主旨都应揭示历史的深邃。

  第二个问题,早期的文献,经历了从口头传说到书诸金石简帛的漫长过程。纸张发明之后,钞本出现,然后到雕版印刷,逐渐形成经典。一切历史,都源于口述。最近我读到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所著的《文化记忆》,又一次触动我的联想。作者从古埃及历史研究中发现了这一有趣的问题,即一种文化形态的建立,通常经过“回忆文化”“记忆文化”“文化认同和政治想象”这三个过程。所谓“回忆文化”,多是当事人的记忆,并不断经历着重构,不仅重构着过去,而且组织着当下和未来的经验。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曾在其《编年史》中提到了最后一批罗马共和国亲历者的故去。八十年是一个边界值,它的一半,即四十年,是一个重要门槛。第一代亲历者陆陆续续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记忆。从口传到写本的转换过程中,那些吟游诗人、祭司、教师、艺术家、官员、学者等充当的重要的角色。他们传述历史,有真实的依据,也有合乎情理的想象。这便与文学发生关系,与第一个问题发生关系,即文学与历史都在一定的真实与想象中开始。

  统一体制建立之后,统治者通过权力的介入,强化“文化认同和政治想象”。站在这样的立场,我特别推荐柯马丁的《秦始皇石刻:早期中国的文本与仪式》。作者强调的是文本与仪式的关系,不是讨论审美价值。其实,这种讨论还可以延伸到西汉初年,乐府的建置,《郊祀歌》的创作,背后都有权力的影子,都在试图控制着历史的叙述。谁掌握了历史的叙述,谁就掌握了未来。因此,我们必须指出,在政治、文化权力介入以后,很多文献被遮蔽,乃至被有意修改,是大量存在的事实。托古改制,谶纬盛行,这是公然的造伪,姑且不说。早期家学、私学为了争夺正统话语权,往往把自己说得高大上,别人都是假的。俄罗斯学者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瓦西里耶夫《中国文学史纲》认为中国的文献,只有《周易》《诗经》《论语》可靠,其他都有汉代以后的痕迹。为什么会这样?不能不考虑西汉初年的“过秦”潮流,把秦朝说得很残暴,才能越发证明汉代取代秦代的合理。一个新政权的建立,通常会对前朝大加挞伐。一部二十四史,都是新朝编订。

  第三个问题,按照上述观点推断,中国早期的历史似乎不可靠,所以引起很多人怀疑。如前所述,中国早期文献的稳定性是客观存在的。此前,我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看到2003年发现的27件青铜器,其中一件记载单氏家族与周天子的关系,与《诗经》、《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多有吻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而今在大兴安岭嘎仙洞中发现了摩崖石刻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从而找到《魏书》所记鲜卑人的历史源头。中国的历史,就其整体而言,就是这么确切不移,尽管中间有很多人为的篡改,但历史依然被清晰地记录下来。

  第四个问题,由上述问题连带出新的话题。譬如原始文献的概念,我们通常认为现存最早的刻本或者钞本就是原始文献,但实际上并非那么简单。假如有一天,真的从地下挖出一部六朝时期的钞本《史记》,一定就比现存的更原始、更可靠吗?未必。我们知道,司马迁的《史记》在两汉是被锁在深宫的。两汉之际,班彪获得一部钞本,王充曾从其问学,有可能看到过,《论衡》中的有关记载,就与后来的《史记》有所不同。东汉末年蔡邕流落江南,读到《论衡》,叹为异书,就是看到了很多新的资料、新的提法。《史记》在广为流传之前是否遭到修改乃至篡改?现在有很多资料证明这种推断并非臆测。所以,哪些是原始文献,就说不定了。


继续浏览:1 | 2 |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戈德斯坦]民间话语转向:叙事、地方性知识和民俗学的新语境
下一条: ·[刘魁立]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
   相关链接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十届年会”进入倒计时·第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学术讨论会:议题与征文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