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李银兵 甘代军]危机、建构与反思:民族志科学性探析
  作者:李银兵 甘代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15 | 点击数:6460
 

  综上,修辞、争议及学理问题是引起民族志表述危机的三大缘由。但如果从更深层次探究,它们仅仅是引起危机的表层原因及现实表现而已。究其根源,民族志表述危机的出现有着更为深刻的时代背景、认识论基础及价值诉求。

  首先,在时代背景上。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以往那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民族志书写方式,不但受到第三世界人们的反对,也引起了西方人类学家自身的反省。格尔茨说出了“西方道德和智力自信的动摇”(15)的话语,而萨义德在《东方学》中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科学民族志的书写目的:“它的意图在于理解和在某些例子中控制、操纵,甚至吞并与西方不同的世界。它的discourse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但它在与不同的权力的交换之中存在。作为一种政治知识文化,它的存在与西方的关系比它与东方的关系更大。”(16)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潮流下的多元话语主体影响民族志书写的方式和价值诉求的变革。

  其次,在认识论基础上。民族志书写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和认识活动,其间主体与客体、写作与事实、田野与写作、历史与现实等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而对这些关系本身的梳理,历来就是整个人类认识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环。以往的民族志认识也许过于片面或者简单,如今只是需要在全面把握事实的基础上,更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他者”而已。这本身就是人类学认识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正如格尔茨所说的,有些人类学者过于矫枉过正了。“认识论疑病症”(17)妨碍了人类学者从事更好的民族志写作,甚至出现了“现代认识论的观念于是便转向了对主体表征的澄清和判断”(18)的过激倾向,拉比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也许就是有的学者所说的深刻的西方思想史渊源,而这种渊源就是西方思想史上根深蒂固的怀疑主义传统。(19)

  再次,在民族志的价值诉求上。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人类学界理所当然地应该对“为什么要写民族志、怎么去写民族志及民族志写作的意义何在”等相关问题得到新的认识。因此,建立在新时代基础上的民族志书写价值也得到了人类学家们广泛的关注。作品本身应该为现时代服务,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和活力。可以说,价值诉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这场民族志书写危机的出现。当然,除此之外,也不排除一些人类学家为了哗众取宠,故意夸大和以非常规方式撰写民族志,进而引发民族志危机现象出现的情形。无独有偶,后现代下的“没中心”“无根基”“流浪生活”等理论倾向也是促成民族志写作方式多样化的理由之一。

  通过对于上述民族志危机表象和危机出现缘由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民族志危机的本质来。因为无论是民族志危机表象、还是民族志危机出现的缘由,其背后都存在一个如何去表述异文化、彰显人类学特有功能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民族志危机实质上就是来自文化描述和文化批评上的危机,也就是民族志在达致求真至善上出现的危机。因此,只要这两个问题得以解决,民族志书写危机也就随之会消除,因为文化描述本身就是一个求真的历程,文化批评本身就是一个求善的过程。真善之间,民族志就能做到和谐之美。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民族志的求真至善?“只有通过提高传统人类学的异文化的描述功能,我们才能提高人类学的本文化批评功能。”(20)因此,把描述和批评、学理和实践、实验和创新结合于一体的实验民族志,或许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莆田仙遊紀行
下一条: ·[张勃]书写有态度的民俗志
   相关链接
·[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
·[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
·[温小兴 陈珊]文化抗争、宗族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瑞金谢氏护祠事件的个案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沈昕 莫朝含]地方知识视角下传统村落内源型民俗景观的外植化建构研究·[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特征及其功能
·[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关溪莹]高校非遗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势定位与实践路径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程锐]长征记忆的节日建构
·[陈宇]陈靖姑、妈祖传说的多元主体建构探析·[陈学貌 马洛丹]俄罗斯民间动物故事的空间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