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重视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
  作者:卓新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02 | 点击数:3398
 

  不可因文“化”“钱显”而走向文化浅显、文化流俗的嬗变

  文化信仰指对相关文化的崇敬、敬仰,对其文化神圣性的信守、执著。钱穆曾指出,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文化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也只有这样,“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在中华文化信仰中,其内蕴的精神力量即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而中华文化信仰在外延上的包容涵括则体现在其海纳百川、宽和共融的文化气势上。“大一统”民族共在的奥秘,就在于那种“多元通和”的气魄,从而使中华文化成为开放包容、和谐共生、宽容中和的“和合文化”。这种“和合”性就具有牟钟鉴所言“多源性的综合,多样性的交渗”。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全球治理的无序和国际力量的失衡,使不少人希望能借助于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文化信仰来达成全球平衡、世界和谐的文化共识。在多元的世界中,人们已有经济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尝试,虽不太成功却也稍有成效。于是,日本学者西川博史提出,全球化的人类应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拥有“共同体价值观”,并通过逐渐培育这种相互理解的共同价值观来建立一种“文化共同体”。这种发展应该就是典型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在今天的中华文化重建中,我们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由此出现的时髦话语“文化产业”却也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文化产业”不能因其产业化而导致文化物化、物质化、俗化、商业化的趋势。过去“教育产业”、“体育产业”在其“化”的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应是“文化产业”的前车之鉴,决不可因文“化”“钱显”而走向文化浅显、文化流俗的嬗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应是文化精神的回归与弘扬,使我们重树文化信仰、重有文化敬畏,从而让我们的文化之魂留在我们的精神家园;其次则应关注文化事业,以更大的投入来加强我们的文化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功能建设,通过完善文化硬件和软件来使我们的城乡社会既有现代气息、时代风貌,也能保持其古色古香、淳朴民风,有其独特的文化味,体现其文化气势和文化品位,让民众更有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比翼双飞。只有在上述前提及条件下,我们的文化产业才可能健康发展,取得积极的回报。

  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万花筒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层面,任何社会或国家都不可能长久地彻底消除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可以被新的信仰崇拜所取代,但人类本身的信仰并不能被完全消灭。正是在信仰意义上,伊利亚德才称宗教为“人类学常数”。

  中华文化在其长达五千年的历程中显然有着宗教的身影,“上古冲话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童年时代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正是华夏先民与恶劣环境、与自然灾害斗争的伟力写照,蕴涵并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此后,在儒、佛、道三教的历史中,宗教信仰得以集中和凸显。“敬天”、“法祖”、“仁爱”、“礼治”、“德政”等乃宗教、伦理、律法的有机共梅,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离开儒、佛、道则会被契空,缺失关键内容。这三教各有特色、相互补充。按照楼宇烈的描述,在“治世”上,儒教提供了“拿得起”的担待,以“儒”修身,志在齐国、平天下,曾为“立国之本”;在“治心”上,佛教提供了“放得下”的台阶,以“佛”理心,去除各种欲望、杂念,曾为“破恶之方”;在“治身”上,道教提供了“看得开”的平台,以“道”养生,望穿时空、道法自然,曾为“兴善之术”。这三教在中国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一度沉寂,但现在又已走出其“尘封”的历史,正在迎来其当代复兴。除此之外,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还包括了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摩尼教、巴哈伊教以及众多的民间宗教或民间信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万花筒。而从世界视野来看,宗教信仰则更是构成了人类信仰的一大类别。

  如上所说,信仰还可包括哲学信仰、科学信仰等方面,所以,不可能以一种信仰来涵括整个人类的精神生活。从具体宗教信仰来看,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信仰”。在人类文明尤其是其精神思想的发展中,宗教信仰占有很大比重。宗教信仰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和重要象征,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协调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稳定、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中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过程才是一种真正的、真实的实现

  信仰在政治、文化、民族、宗教等层面本身的多样性,说明在其共在上必须体现包容精神。其实,在信仰追求中,过程才是一种真正的、真实的实现,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把握、欣赏或警惕这一过程,把研究、解决信仰问题的重点也放在这一现实过程之中,而不能放在说不清、纠缠不完的未来或彼岸上。人在来去之间的过程是可以知道的,这才是真正重要、而且非常重要的;只有从其来与去之间的过程中,才能回答、解释“人是什么”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关注信仰、关注宗教信仰问题,关键就在于对信仰者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参与的关注、研究、重视。信仰说到底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即有没有信仰文化、其内涵和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其实,中国有着久远、深厚的信仰文化,在扫尽历史的百年尘埃后早应露出“信仰中国”的本真面目。无论是追求政治者因其神圣性而执著,还是宗教徒因“神道设教”而崇敬,都显示出“神州”的本色。中华民族的信仰情结有其与众不同之处。由于现实关切容易成为其关切的焦点,因此使中国各层面的信仰有着特别的趋同性、共构性,人们不太强调此岸、彼岸的截然区分,神人之间也不像在“亚伯拉罕传统宗教”中那样有着无限分离的距离。尽管这容易造成其挤在同一层面而彼此不容的悲剧,却也使这种信仰理解有着对我们的直接贴近感和亲切感。中国的信仰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本来在一些宗教中不敢想象的人性本真之神圣追求成为可以实现的理想。中国的圣人崇拜比不少宗教中的圣徒崇拜多了一些人文的内容、社会的蕴涵。在中国宗教信仰的神明体系中,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会被“神化”而成为真神;同理,中国政治信仰中的人物及其思想、学说、理想,也可以高达宗教崇敬的程度。信仰既是超越人之自我,同样也是提拔、升华人之自我。所以,中国的信仰特色颇值得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报2012-4-12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井上圓了]妖怪學為何在日本是一門正經的大學問?
下一条: ·[朱光磊]观音形象在汉地女身化的途径与原由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与重构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
·[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