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鸡年话鸡:光明吉祥之禽 有德勇武之鸡
  作者:侯仰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1-29 | 点击数:3447
 

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

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

峨冠装瑞璧,利爪削黄金。
 
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
 
  唐朝人徐寅的这首诗精当地描述了鸡的形象、特点和价值,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的伙伴——鸡的深情。
 
  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养鸡,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发现了家鸡的骨骼,长江流域的屈家岭遗址出土了陶鸡,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华夏大地鸡的饲养已经普遍。
 
  有关鸡的成语很多,如闻鸡起舞、牝鸡司晨、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鸡犬不宁、呆若木鸡、杀鸡取卵、杀鸡儆猴、金鸡独立、鸡飞狗跳、鸡犬相闻、鸡零狗碎、鸡飞蛋打、小肚鸡肠、鸡犬升天、手无缚鸡之力、鸡毛蒜皮、杀鸡吓猴、偷鸡摸狗、杀鸡焉用牛刀;古人诗词歌赋中也有大量对鸡的描写;至于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已经把有无鸡叫作为有无人烟的代称,充分说明了鸡与人的亲密关系。
 
  大圣鸣金辞旧岁,雄鸡唱晓庆新春。又一个鸡年来到了。在民间文化中,鸡有说不完的话题,是民俗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有德之禽
 
  早在先秦时期,鸡就以其形象和特点赢得世人尊重,成为有德之禽。
 
  《尔雅翼》《韩诗外传》都赞美鸡有文、武、勇、仁、信五种美好的品德。雄鸡头戴高高的、火红的鸡冠,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是为文德;鸡脚后面有突出的足趾,是天生的进攻武器,是为武德;在强敌面前,鸡敢于一拼,是为勇敢;鸡找到食物后不独自占有,会呼唤同伴一同啄食,母鸡对子女更是关爱有加,是为仁爱;雄鸡每天准时报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即使在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依然啼叫不止,所以《说文解字》说鸡是“知时畜也”,鸡是大自然的闹钟,是为守信。
 
  光明之禽
 
  在中国人的阴阳观中,公鸡是阳性。公鸡司晨报晓,黑夜随着它的啼鸣而离去,太阳随着它的啼鸣而来临,由此公鸡成为送走黑暗、迎接光明的光明之禽。在没有钟表的年代,雄鸡打鸣是人类的重要时间依据。先秦时代,各国的边界关隘闻鸡叫而打开,《史记》中就记载了孟尝君门客学鸡叫赚开城门的故事。秦昭王礼聘齐国贵族孟尝君为相,后听信谗言欲杀之,孟尝君仓皇逃走。到函谷关,还是半夜,关门紧闭。孟尝君担心天亮后秦王派兵追来,十分着急,幸好手下的门客学了几声鸡叫,引得远近村落的公鸡纷纷叫起来,关吏打开城门,孟尝君趁“鸡”逃走。
 
  在民间传说中,公鸡和太阳有着天生的姻缘关系。传说很久以前,太阳、月亮和公鸡是三兄弟,太阳是老大,月亮是老二,公鸡是三弟。大哥太阳性格阳光、豁达、包容,对二弟三弟都非常关爱。二哥月亮个性安静内向、不喜热闹,偏好独处。小弟弟公鸡个性活泼、闹腾、好动,终日都是活蹦乱跳,没有消停的时候。小弟弟公鸡最喜欢大哥太阳,因为太阳总是满足他的要求,带着他到处玩耍。弟兄三个个性虽然不同,但是一起在天上自由自在的生活,非常愉快。
 
  后来,公鸡被月亮失手推到了人间,再也回不到天上去了,很想念太阳哥哥,每天天不亮就大声叫唤:“哥哥喽!哥哥喽!”太阳一听到公鸡的叫声,就赶快出来了。月亮由于内疚,羞于见到太阳和公鸡,从此只在晚上,公鸡和人们都睡觉的时候,才偷偷地出来,远远地注视着熟睡的小弟弟公鸡……
 
  而在浙江定海,流传着这样一则神话,很久以前,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仙界有三姐妹,心地善良,很想为人类做点好事,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把大姐封为太阳神,二姐封为月亮神,小妹妹因为太小,暂时没有封。受封后的两姐妹为了更好地帮助人类,一刻也不歇息,整天挂在天上。人们分不出白天和黑夜,生产和生活陷入混乱。小妹看了,很同情人类,就请求玉帝封自己为鸡神,每天五更定时为两个姐姐啼叫,太阳神和月亮神就按照鸡神的提醒,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吉祥之禽
 
  由于“鸡”与“吉”同音,寓意为吉祥,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创日神话中,鸡是上天最先创造的。《太平御览》记载,天地初开,以一日做鸡,七日做人。为什么人类的神话不把自己作为上天最先创造的物种反而把一个小小的家禽编排为第一呢?神话学家认为,创日神话表达的实际是从混沌到有序、从黑暗到光明的主题,是以初民日常经验中的东方日出、白昼取代黑夜的自然现象为蓝本的。正因为此,古人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忌杀鸡、吃鸡。
 
  鸡及其图像在节日生活、人生礼仪等诸多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辟恶驱邪的功能和象征意义。民间传说,鬼最怕听到鸡叫、看见亮光。小时候在农村,没有电,夜晚一片黑暗,有时候就怕鬼。但每次听到鸡叫,心里立时安然起来,知道天快亮了,鬼怪要跑了。大人们经常告诉孩子:晚上走夜路,最好带上火柴,如果遇见鬼,就划火柴或学鸡叫,就可以把鬼吓跑。
 
  过年用鸡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习俗。早在汉代应劭《风俗通义》中就记载,除夕要将一只公鸡挂在门上,所谓“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这种习俗后来演变为用鸡的图像来替代。晋人王嘉《拾遗记》中就提到当时的人们“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唐人也有“元日贴画鸡于朱户”的记载。直到今天,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张贴带有鸡图案的剪纸或年画。
 
  鸡除了用在门户上,还是过年期间的重要祭品。祭神祀祖是重要的年节习俗活动,人们用丰富的祭品表达对神灵、祖先的感恩之情,并希望在新的一年继续得到神灵祖先的佑护,鸡则是不可或缺的祭品。有些地方,人们上供的祭品,或五牲或四牲或三牲,都包括鸡,且往往使用全鸡。
 
  鸡不仅用于祭品,也是重要的食品。尤其是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更讲究一定要有全鸡。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曾有过二月初一吃太阳鸡糕的传统,而在河南淮阳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三月三吃鸡蛋”的民谚,认为吃鸡蛋才能人丁兴旺。
 
  勇武之禽
 
  平凡而不懦弱,在强敌面前敢于拼命一搏,这就是鸡的勇武之气。我国春秋时期已经发现了鸡勇武的特性,把鸡看成好斗的勇士。孔子的弟子子路勇猛无比,常常戴着一顶雄鸡冠,以显示自己勇力过人。人们还利用鸡勇武的特性,形成了斗鸡的习俗。战国时期,斗鸡已进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战国策》说齐国的都城临淄非常富足,老百姓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
 
  因为斗鸡,春秋时期还发生了一起改变鲁国历史的重大事件。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卿大夫季平子与郈昭伯斗鸡,季平子给鸡套上护甲,郈昭伯给鸡套上金属爪子,两家因此发生争斗。鲁昭公攻伐季氏,季氏和叔孙氏、孟氏三家共同攻打鲁昭公,鲁昭公出逃,后来死于外地。这个故事说明春秋时期贵族已经把斗鸡看得很重并有了作弊的手段。此后,斗鸡之风愈演愈烈,相应地也出现大量描写斗鸡勇武的诗句。如“丹鸡被华彩,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长翅掠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备勾喙,电击复还翔。”把鸡的勇武描写的淋漓尽致。
 
文章原载微信公众号《文化记忆工作室》2017-01-27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商小琦】

上一条: ·过年时的祭祀与摆供
下一条: ·生殖崇拜到阳鸟瑞禽:金鸡怎成"文武勇仁信"化身
   相关链接
·[王渭清]"非遗"保护视野中的宝鸡民间歌谣·[孟令法]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
·[刘惠萍]世俗化的神圣叙事·[郜冬萍 周磊]清明节中的游艺
·[王渭清]宝鸡民间生活故事管窥·[施立学]长白山满族医药文化
·漫谈中国文化中的“鸡”·感受文物里的“鸡”文化
·典藏中的鸡文化:一唱雄鸡天下白·百鸡图:民间剪纸里的吉祥符号
·鸡年,你要懂点鸡文化·鸡年说鸡:从“五德之禽”到“家常便肉”
·丁酉话鸡: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生殖崇拜到阳鸟瑞禽:金鸡怎成"文武勇仁信"化身
·鸡年说鸡·新春话鸡 | 你知道吗?老祖宗曾把鸡当宠物养
·[侯仰军]鸡每日打鸣,原来是为了他们…·丁酉|吉(鸡)运亨通 事事顺遂
·[张自然]年画中鸡形象之文化内涵探源·[许多多]民间文献中的语音线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