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浅议徽派雕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记者 曹篁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28 | 点击数:2494
 

  徽州大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在这特殊的地域文化中孕育出的徽州文化各艺术门类里,雕刻文化独树一帜,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徽派雕刻艺术成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徽文化浓厚的积淀分不开的,它是在古徽州雄厚的文化基础上产生、变化、发展起来的,与徽州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成、宗教伦理、文化思想等因素组合成相关矩阵,并在各种因素的交叉作用下,形成徽派雕刻独特的艺术风格。

  明清两代,徽商崛起,刺激了雕刻艺术的蓬勃发展。徽商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官、儒、商三位一体的商业体制和新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雕刻艺术的风貌。

  徽派雕刻艺术创作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它通过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以其独特而精湛的雕刻技巧,生动活泼而雅俗共赏的形式及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并通过以形、光、空间关系组成的视觉形象,揭示了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热情而形象地反映了百姓的思想感情,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徽派雕刻艺术即使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仍然能焕发出无限的艺术青春。

  徽派雕刻最为著名的是砖雕、石雕、木雕这三雕。明清之际是徽州雕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徽州众多的雕刻能手活跃于明清艺林,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举凡金石、碑刻、版画、墨模、竹刻及至建筑雕饰,无不给后人留下丰富而又珍贵的艺术瑰宝。砖雕、石雕、木雕这三朵奇葩显得更加璀璨夺目。砖雕、石雕、木雕这三雕作品遗存范围之广,遍布古徽州府所辖六县,随处可见;时间之久,历经明清两朝达500余年。具有浓郁徽州地方特色的徽雕艺术充分发挥了自身在审美和实用上的独特价值,丰富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至今仍为中外有识之士所盛赞。

  徽派雕刻历史上名人辈出,如李流芳、李希乔、吴元满、方洁、程文在、张立夫等,还有寓居上海嘉定的徽派雕刻创始人(后来称为嘉定雕刻)朱鹤松及其儿子朱小松,孙子朱三松,号称“朱氏三松”,他们精于绘画、书法、雕刻,并广收门徒以至后来均成为清廷宫造办的封氏一族的雕刻大师,对推动中国的雕刻艺术事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徽派雕刻艺术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今天的徽州人如何传承这一雕刻艺术,又如何把徽派雕刻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呢?

  作为一个徽派雕刻艺术的爱好者、践行者,在徽派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上,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探索:

  首先,成立专门的雕刻研究机构,网罗各方徽雕人才。徽州大地孕育了一大批徽派雕刻爱好者,他们受徽派雕刻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发地从事雕刻艺术的操作,或形之于家具物件之上,或形之于把玩物件之上,或形之于建筑门窗之上等,使这些物件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然而个体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把他们都集中起来,让有志于徽雕的同仁一起进行研究、集中开发,不是更有利于徽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吗?于是,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黄山市徽派雕刻研究所”于2001年成立,先后网罗了当地民间艺人及爱好徽雕的徽州青年数十人,专门从事徽派竹、木雕和古典家具的研发生产。研究所发展到今天,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相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徽派雕刻研究所的成立使徽派雕刻艺术形成一种规模产业而与时代经济融合,这也更加推动了徽派雕刻艺术的向前发展。

  其次,技术上实行传、帮、带。要使徽雕得以薪火相传,就必须做好技术上的传、帮、带。不仅要实地考察古徽雕作品,还要努力钻研雕刻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拜请徽雕艺术名人进行讨论研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以期共同提高。如此融会贯通,集大成者,才能在雕刻技艺上有长足的长进。

  再次,作品文化内涵的充实及时代气息的体现。只有富含文化内涵的作品才是属于社会和历史的。作为一个徽州雕刻的传承人,只有细心领悟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并把它形之于作品之上,才能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使其永葆艺术青春。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作者要能接受当代审美理想的感召去努力体现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创造作品的新美,从而弘扬中华风格、中华气派。

  最后,创作上的大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就徽派雕刻艺术而言,也要在努力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它的向前发展。

  如何把徽派雕刻这门艺术继续传承好、发展好,还须在今后的雕刻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弘扬徽州文化、振兴徽州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6年7月26日第3版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民俗大家刘魁立“释”新时代慈孝:不限家庭和形式
下一条: ·华觉明:高屋建瓴,擘画传统工艺振兴蓝图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与重构·[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张梦雅]“绣”的能动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